红林主人《金刚经》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第七章

就社会而论,微尘是个体,世界是集体。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分与合的关系,分与合主要是讲内心的分与合。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其实就是分。在企业团队管理中,要达到的目的是凝聚众人的力量,实质是要凝聚人心的力量,人人用心做事,则事事必成。失败的实事告诉我们,失败的原因绝大多数是不用心做事,心不齐则力不聚,事则不成。企业管理要有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管理者的用心,管理者不用心,团队成员自然不用心。制度只是格,成事还在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有极其深厚的内涵,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一即是一切,是化整为零的看待事物,是说世界由微尘组成,就像我们搭积木,一块加一块最后形成一个整体,这是微观;一切即是一,是化零为整的看待事物,微尘组成世界,就像我们站在月亮上看地球,它就是一个球体,这是宏观。微尘,则微观;世界,则宏观。切不可用宏观观微尘,用微观观世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大多数人都作不到,都是用自己的观念来观察事物,这就是自以为是。

一,也是世界分离之前的最初状态,是一个平衡平台,就像是一块田地,引申为自然界。在这块田地上各种生物和谐共生,生生不息,这块田地孕育了万物,助其圆满。所以中国古代圣贤对“一”有深刻的理解。老子曰:“诚全而归之。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得一而万事备。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抱一”:是指执守于一个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则,通过这样来框范天下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则。“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总是执着地追求一个方面,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理论准则.

“抱一以为天下式”,应该就是悟得“一”所包涵的道理,也就明月了天下事物发展的形式。道德经里的这一段说的是,曲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多,得与惑的相互转化相对应人的福与祸,喜与悲都如出一撤。既然世间万物万事因果皆相互转化变幻无穷,“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高尚的智者从不理会这事物间的转化,不为这变化中的得失所动,始终坚持自然的道理,坚守道的真谛。“一”就是“道”,抱住道以应对天下变化的万事万物。

能量的作用产生规律,规律造就万物成万相。能量在内,物相在外,能量与物相之间的关系,尤如法身与应身的关系。在本品中,佛祖如来恐须菩提执见未泯,不能真正明了般若真谛,设计了微尘与世界的之喻来破除执见。应身不离于法身,犹如微尘不离于世界。世界喻法身,微尘喻为应身,世界碎为微尘,即法身分为应身。微尘聚为世界,即应身归于法身。应身非异,应身亦是法身之体,法身非一,法身能起应身之用。微尘非世界,而微尘实是世界之体。世界非微尘,而世界由微尘起。佛云世界碎为微尘者,就是说法身分而为应身。法身本如虚空,则应身更非实有。世界本如镜花,则微尘亦同水月。微尘既非实有,世界亦非实有也。实有者只唯一合相,即为能量。但能量,亦不可住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主人《金刚经》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