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学习 005] 一个总觉得自己不受待见的初中男生

文|丹思心舞

【个案情况】

本次团督的个案是14岁初中男生,在家受到父亲的暴力、母亲的忽视、与父母关系紧张并对父亲的暴力有反抗,在学校跟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总是表现出既好表现、求关注,又会制造出冲突,且否定自己,总是觉得不受待见。

【咨询理论/技术/方法】

老师主要以自体和客体为核心概念指导了动力学评估,并更细致地了解了案主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方面做了诊断假设。其他老师也有提出家庭系统治疗的视角。我也回顾起儿子跟我在巴西读初中时有过的类似表现,当时一位美国心理老师与学校的一些做法。

我的体会是,针对青春期少年,诊断上要谨慎,以避免贴标签、强化孩子的自我否定,可以从家庭、学校等多角度,做综合分析和干预。

【个案概念化】

首先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理解这个个案。13-18岁青少年阶段,自体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自我同一性,厘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身体的显著变化,对性别身份的探索,等等。这个时期,创伤、家庭冲突、丧失会造成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中断。

所以,从发展规律上说,孩子在这个年龄更加求关注、求认同是正常现象,他们也需要一定的空间去完成自我探索,具体在个案里我们主要分析哪些因素会干扰、阻碍这个案主同一性的发展,导致一些偏态,针对性地在家庭、学校环境上进行调整和支持,建立稳定性,支持孩子在人际互动行为和认知上健康发展。

在这个个案中,父亲是自恋型人格,把妻子和儿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儿子经常打骂,妻子的态度跟丈夫形成了联盟,是对丈夫自恋的满足。儿子在依恋关系的不满足和对暴力的反抗中一方面也形成了自恋,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自觉和自省想做改变。

另外,回顾这个孩子的发展,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异常,比如是不是有ADHD多动症,还有是不是有一些创伤没有暴露出来,有没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没有及时处理,这是可以进一步探索的。

【自我成长】

我有一个15岁的儿子,在前几年跟随我在巴西工作时,在国际学校上学,在学校也一度很孤独,他重视朋友关系,喜欢撩别人、求关注,遭人讨厌后也感觉自己不受人待见,也出现过在学校组织的旅行中,因为听到同学说自己坏话而暴怒、自伤。

从发展规律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证明自己是个大人了,会更多地跟父母“划清界限”,需要新的归属感;他们也需要从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中求得认同。重视人际关系、求关注、求认同是正常的。同时,如果这个阶段,父母不能在一个恰当的距离内给一个稳定的陪伴和支持,是会发生一些问题。

当时我受办公室政治影响,处在一个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非常压抑,而孩子父亲缺乏耐心抱持我的状态,经常火上添油、激化情绪,虽然我们都算克制,孩子那段时间还是受到了忽略和负面影响。当时也带孩子见了心理老师,做了一些干预。但是,我能理解,孩子本身的情况是阶段性的异常表现,如果当时我们父母能在一个稳定的情绪状态下多陪陪他,一些小情绪不一定会发展到很激烈,这在我辞职回国后陪伴孩子这一年多来,有了更多的体会。孩子在青春期总有“作”的时候,父母有一个稳定的核心自体,成为支持孩子内化、理解和安抚自体的中和结构,是多么重要。

【咨询建议】

对比国内和欧美的学校环境,我能感觉到国内的学校会比较重视集体氛围的稳定,不会去特别关注个别孩子的异常,对来自个体对集体的干扰比较不能容忍,所以有了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晾起这个孩子的情况(孩子趴在窗子上偷看那一班同学和老师,真是让我心疼)。而我儿子出一些状况的时候,虽然当时班主任处理经验也不足,但是学校校长、级长、心理老师会跟家长一起协商一个支持计划,在学校里安排了不少小活动让我儿子体会到了跟小集体和学校其他班级的联结,最终带着不舍和感激离开的巴西。

建议作为学校心理老师,可以尝试下对于学校的支持环境也尽量做一些工作,虽然这个比较有难度,但是做教育工作的,领导也好,老师也好,应该对儿童的成长规律有理解,对每个孩子都给以爱的抱持,这对于营造健康的集体氛围也是很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案学习 005] 一个总觉得自己不受待见的初中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