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的苏轼,是大宋朝“学霸”中的翘楚:
22岁参加殿试,高中榜眼,进士及第;
25岁制科大考,中了第三名“超等拔擢”,由于前两名为虚设,第三名就是事实上的第一名;
26岁,苏轼获授大理寺评事、凤翔府签判(相当于状元的待遇),自带光环走马上任。
但是,刚进入职场不久,苏轼就屡屡犯错,顶撞上司、消极怠工,讥讽上司,结果被朝廷下令申斥、处罚。
本文带你一探究竟:职场小白苏轼,到底做错了什么?前程似锦的青年才俊,为何会在官途刚起步就栽跟头?现在的职场新人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
苏轼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份差事,是秦凤路凤翔府签判,职责是监督地方行政事务,虽无任何实权,但手握朱笔一只,所有公文告示都需经他签判署名后,方能生效。
签判的顶头上司是知府。苏轼的第一位领导,是温和宽厚的好好先生,他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两年后,原领导调离,换了一位新领导陈希亮。
陈希亮为人耿直,不善钻营,处事严肃刻板,平日里不苟言笑,即使对身为世交的苏轼也不假辞色。这种风格与苏轼一贯的做派大相径庭,苏轼很不适应。心里有了不满情绪,很快就开始屡屡捅娄子。
“我写的公文,哪里会有问题?” 错误一 骄矜浮躁、眼高手低
苏轼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撰写公文并提交领导审批。前任领导对苏轼的数百封文书一概“笑纳”,从未有过指任何指摘。
但陈希亮上任不久,就对苏轼呈上来的公文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指其空洞无物、废话连篇。苏轼重写、修改数遍,仍未能达到陈希亮的要求。而且,苏轼自以为精彩绝妙之处,被陈希亮要求悉数删去。
苏轼自忖,前任领导从没有驳回过我的公文,为何这位领导总找我的麻烦?况且,以我的才学,连文坛领袖欧阳修都赞赏有加,读书人把我的作品奉为科考范本,陈希亮哪有资格批评我的文章?
苏轼以前被人捧惯了,根本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在被三番五次“刁难”后,他终于爆发,当面顶撞陈希亮,拒绝再做修改。
自此之后,苏轼依旧不以为然,我行我素,陈希亮对苏轼的脸色愈加冷淡。
喝醉贻误公事,却谎称生病 错误二:一遇挫折就颓唐惰怠
每天面对黑脸、爱“找茬儿”的领导,苏轼心里厌烦得很,无形之中就把这种态度带到了工作中。
按惯例,中元节祭祀是一项重要活动,府衙的大小官员都要出席。这年中元节的前一天晚上,苏轼在家里喝高了,酩酊大醉,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去上班。在凤翔府的官吏中,只有苏轼没去参加祭祀行礼。
— 陈希亮:“昨日中元节祭礼,你为何未至?”
— 苏轼:“下官偶然风寒,无法前来。”
— 陈希亮:“昨日染了风寒,今日就行动如常,我看你分明是故意不来!”
— 苏轼:“下官确实染病,今日已愈。”
— 陈希亮:“别人都说你是贤才,我看不过是个庸才!这样还能成大事?”
— 苏轼:“在下区区一个判官,能办什么大事!”
陈希亮眼见苏轼不服管教,即刻上奏弹劾。朝廷认定苏轼有过,处以责罚,这让苏轼对陈希亮更加看不顺眼。
凌虚台,我要报复! 错误三:恃才傲物、不分轻重
自从在陈希亮那里领受处分后,苏轼对这个严厉、冷酷的领导由恼生恨,总想找机会“报复”一下。
陈希亮在自家后园建了一座高台,取名为“凌虚台”,想请苏轼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也想借此改善两人剑拔弩张的关系。
苏轼心想,这不是个难得的机会么?写文章本就是他的强项,正要借此好好发泄心里郁积的怨气,于是当着众位官吏的面,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凌虚台记》。
在这篇四百余字的文章里,苏轼捭阖纵横,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 “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 犀利的矛头直指陈希亮。众人看罢面面相觑,陈希亮气得面色发黑。苏轼觉得畅快淋漓,只管扬长而去。
初入仕途的苏轼,志高意满,以为身边还会环绕着掌声和喝彩,没想到碰上了“冷面克星”陈希亮。对苏轼的工作要求严苛,容不得半点纰漏。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强烈挫败感,使青年才俊的自尊心受到沉重打击。
然而,苏轼并没有好好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反而心生不满和怨气,认为领导是嫉妒自己的才华,故意刁难、打压。一旦形成这样的“执念”,苏轼的行为就“脱轨”了,对待工作散漫松懈,以示对领导的抗议。
苏轼犯的一个最大错误,是当着同僚的面,讥讽、中伤上司,只顾自己痛快泄愤,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以及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苏轼一生中写下很多名篇佳作,唯独《凌虚台记》,暴露了苏轼年轻气盛、自负骄矜的一面。
第一,当领导要求修改提交的文件时,苏轼应该认真听取领导的意见,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坦率、诚恳地沟通自己的看法。不应该拿前领导作护身符,更不应该生硬对抗。
举个例子,如果上司把你的设计文案、或者项目计划退回来,你首先需要思考哪里出了问题,怎么进一步完善,而不是以“我在新概念作文大赛获过奖”、“我在大学时得了全国建模比赛第一名”等等来搪塞,这些对当前工作没有任何用处,毕竟你不能拿获奖作文或是建模作品向领导交差。
第二,即使你对领导的处理方式有异议,应该以适当、合理的方式提出来,而不能以此为由,在工作上散漫懈怠。这不仅是对领导、对整个团队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领导被授权管理整个部门,他有权对每个人的工作提出要求,团队成员也有义务按照领导的要求行动。
在足球场上,如果球员不听从教练的战术部署,会立刻被替换下场。在战场上,如果士兵不服从上级的命令指挥,各自为战,还能打仗么?
在合理的表达个人意见后,如果没有被采纳,就要不折不扣地按上级指示做事。在任何组织当中,个人都应以集体的利益为重。
苏轼的上述错误,可以概括为一个问题:没有及时转换自己的心态,带着书生的行为模式进入了职场。
具体而言,为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软着陆”,职场新人需要处理好三类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
与自己的关系:找准位置
不论你毕业于哪一所名牌大学、或是在学校里如何叱咤风云,到了公司、单位以后,就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我以前学习很牛、表现很突出,在新环境就一样能驾轻就熟。过去与现在、未来之间,没有天然的等号。
进入职场,你与公司之间是基于合同的劳动雇佣关系。公司的义务是按时足额发放薪水,而你的责任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岗位职责。
所以,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分工,工作内容是什么,哪些需要自己独立完成,哪些要与别人协作,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决定的,什么是必须汇报请示的——所有这些给你框定了一个“行动空间”、也就是你的“位置”,不要擅自逾越。
在遇到不清楚、不确定的情况时,要第一时间提出来——尤其是对于新人,多问少错,不问就可能出大错。切勿自作主张想当然,“这么做差不多吧?” “应该没问题吧?” “领导是这个意思吧?”
华为曾经有一名北大毕业的新员工,刚进公司不久,就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历数华为的弊端和改进办法。他以为能得到肯定和嘉奖,但任正非的批复是,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马云也说过,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谁写谁走人。
与领导的关系:保持一致,充分尊重、合理表达、高效执行
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指令。领导是整个团队的带头人,你要充分理解他的意图和目标,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优质、高效地交付工作成果。只有所有人都齐头并进,这个团队才能取得成功。
与领导保持一致,是指在整体方向上,不能出现偏差(领导指东、你往西),而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你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为了达成工作目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各自的利弊是什么、哪一个最有效。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给新人的建议是,当领导给你布置任务A,你不能只做A,而要给他A+B,即不仅完成要求的任务,而且提前想到了下一步或者其它环节B,这就体现出你的独特增加值。
遇到陈希亮式的领导,对职场新人而言,其实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更快的成长通道。他给你指出不足和问题,你才有改善提高的机会。而且,正是他对你寄予希望,才会指出你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宝剑锋从磨砺出。不要因为领导言辞严厉就心生怨气。要有意识的提高抗压能力、耐受力,主动离开自己的“安全区”、“舒适区”,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这会为你不断拓展成长和进步的空间。
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里,初涉社会的安迪,进入一家著名时尚杂志,成为主编的第二助理。这位主编待人尖刻冷酷,对所有事情都极度挑剔。安迪努力工作、小心谨慎,但还是经常被主编责骂,她深感委屈和沮丧。后来经人指点,安迪调整心态,改进了工作方式,逐渐适应了主编的节奏和风格,最终得到了主编的认可和赞赏。
与同事的关系:合作互助
职场是一种不同于学校的学习环境。新手初来乍到,要做好随时向别人请教的准备。因此,保持谦逊很重要。另外,手脚勤快一些,即使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如果别人有需要,要及时伸出援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别人会由此增加对你的好感和信任。
在小说《杜拉拉升职记》里,拉拉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500强企业里站稳脚跟,她总结说,
良好的同事关系,会让你在工作中更有愉悦感和成就感,这是一种无形的福利,不是收入能涵盖得了的。
尽管每个人职责有分工,但在团队目标面前,人人有责。工作主动、积极进取的人,就是在给自己创造机会。
更进一步来说,岗位职责是对你的基本要求,但不是你的”上限”。如果你依其画个红圈,只完成圈里面的任务,对于圈外的事情不关心、不了解、不学习,无疑是画地为牢,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
所以,你不妨在工作范围之外,主动承担一些其它工作,不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职能领域,还能拓展在公司里的人脉,为将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初涉职场,主要的任务是积累岗位之识、学习工作之法、训练专业之能,尽早适应并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尽快在心态、知识、能力三方面,完成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转换,处理好与自己、与领导、与同事的三重关系,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像苏轼一样犯错,不要怕。错误是前进的铺路石。知错就改,虚心接受批评,这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后记:苏轼与陈希亮的幼子陈季常是挚友。在《凌虚台记》一事后,苏轼从陈季常处得知,陈希亮之所以对他“百般刁难”,是担心他少年得志失了本心,所以有意要磨炼他的性子。苏轼这才醒悟到自己的错误,立即登门赔罪,并写了一首《凌虚台诗》赠送陈希亮,以示自己的悔过之心。】
欢迎关注@夸父的行囊,与我结伴同行,一路走,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