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你不可以过平凡甚至平庸的一生?

2020年12月的末尾,遇见皮克斯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像是收到一份来自过去的礼物,许多事得以开解;像是收到一份来自未来的启迪,许多事得以有所领悟。也许是影片名字的原因,来看这部电影的人很少。大概,在这样的时代里,关注心灵是件奢侈的事,比起叩问内心,让内心随着悬疑刺激的剧情而兴奋或者在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里把自己代入其中收获快感,要更容易且更吸引人一些。庆幸的是,我是一个愿意去关注内心的人,所以也总是容易在一些作品里格外动情。

一直觉得,写作和创作电影的人,其实都是孤独的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应该是不爱在惯常的生活里有太多言语表达的。或者说,即使有过表达,也不容易被理解接受,所以积攒了有生之年的思想与情感,凝聚在一部部作品中,让偶尔捡拾到的人,对别人的生命体验有一知半解。阅读到的人,也许会理解,也许会误解。会误解,也许是经历的缺乏,也许是无知却傲慢,也许是不够有同理心抑或是缺乏胸襟去接纳。所以我常常希望自己,可以缺乏经历,但要保持好奇;可以对许多事无知,但警惕傲慢与偏见;可以不认同许多观点,但要尝试去找寻存在的合理性,尝试去尊重这世界的多元。

就像这部电影里主人公乔纳的经历,充满了创作者新奇的想象,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离世的亡魂有该去的地方,出生之前的灵魂要经过“灵魂进修班”的培训,寻找到自己的“火花”才能拥有“地球通行证”,那些尚在世间的人,他们的灵魂也会因忘我或迷失而脱离人世……

在这没有故事只有情节的剧情里,在这飘渺的想象之境里,许多情节甚至轻飘飘的一句话,都触及了心灵的思考。这些思考关于生,关于死,关于生活,关于孤独,关于热爱,关于追逐,关于放弃,关于他人,关于自己,关于……

关于丨生死

心怀爵士乐演出梦想的乔纳,却屈从于现实与家庭的压力在他并不喜欢的中学里教书度日,当拿到母亲最期待他拿到的“铁饭碗”,接过享受一系列福利待遇的正式教师聘书,他的内心毫无波澜。而当得知有机会与他最喜欢的乐队一起演出时,他喜不自胜,在喧闹的街头手舞足蹈,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奔赴将要来临的可以实现多年梦想的夜晚。可却不小心坠入深井,游离在生死边缘,开启了一段灵魂之旅。他来到一处地方,所有的人都排着队等待去往往生后的灵魂该去的地方。他大声吼叫着,疾速奔逃。他的心灵,几乎已被爵士乐占满。此刻奔逃,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最想做的事情!我必须要赶在演出前回去!旁边的其他灵魂对他抱以同情:“哦,你一定走得很突然吧?”

这是影片带给我最初的触动。当有一天,生命走到尽头,无论你有多少牵挂与遗憾,都是来不及完成来不及告别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并没有多少人为死亡而做准备,谁都知道它随时可能来,但很少觉得会轮到自己。而在所有为死亡而做的准备里,我最喜欢的是,有生之年的大部分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当那一刻来临,至少不会在某个不知名的彼岸,悔恨这一生还从未有过某种“抵达”。

关于丨孤独

小的时候觉得孤独是因为孤单,长大后明白,在喧闹的时刻一样会孤独,而且是更深的孤独。一个老师在对着讲台下满座却无动于衷的学生时,是孤独的;一个走在异乡节日的街头看人头攒动万家灯火的外来人,是孤独的;一个面对着陪伴自己身边的家人或是伴侣听他们喋喋不休但却失去表达自己的欲望的人,是孤独的;一个躺在病床上熬过苦痛的一夜又一夜等待呼吸停止的人是孤独的,一个不被理解尊重的艺术创作者是孤独的,一个喜悦痛苦无人聆听分享的人是孤独的……

在无垠的宇宙和时光里,在熙攘的匆忙人群里,在无尽的等待与找寻里,在与生活与世界的艰难对抗艰难成长里,孤独一直都是,人生常态。所以和自我很好地相处,是多么重要,所以找到自己的“火花”,是多么重要。

关于丨火花

乔纳一路奔逃,意外地来到一个叫“灵魂进修班”的地方,成为了“二十二”号灵魂的导师。在生之彼岸,所有的灵魂都要找寻到自己的“火花”,有了火花,才能获得去往地球的通行证。二十二是一个厌世的灵魂,无数的导师用尽各种方式都无法帮他找到自己的火花,他被无数否定的声音包围,也渐渐习惯与麻木。用厌世来掩饰,内心的不安沮丧。

火花是什么呢?是纷繁世间的万事万物里,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欣喜,是脚下蔓延出的纵横交错里忽然有的方向,是枯燥黯淡日子里的热爱与热情,是区别于“生存”的“生活”。也或许,火花并没有标准的定义与答案,乔纳以为是目标,因为他觉得生活没有目标就没有意义,但二十二没有目标,却找到火花拿到了通行证。二十二的火花,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也许是美食,他在品尝美食的时候体验过了从未有过的味蕾享受,那些冒着热气香气的食物让他流连人世;也许是风景,某一个瞬间突然留意到镀了夕阳金色的树叶悠然飘落时,他怦然心动;也许是倾听,倾听乔纳的母亲、朋友、学生的叙述时,他冷漠的眼神里突然有了温情……

谁说你一定要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知道什么叫成就感呢?谁说你一定要有追逐的目标,才体会得到努力的意义呢?谁说你一定要擅长一件事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才叫热爱呢?谁说,我们所有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一定要不凡,要有所谓的目的和意义呢?

在《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里,周轶君在芬兰的一间画室里忽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落泪。在那间教室里,老师叫自己的学生,随意去作画,随意去借画笔表达自己,不需要擅长,不需要“画得好看”或“还原度高”,没有竞争没有对比,画画只是一种自由表达的方式而已。一位年近半百的妇人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也在随意涂鸦,她热爱画画,画画不是她的职业和梦想,只是她多年来的习惯与兴趣。突然落泪的周轶君说:“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这个不可能做到那个。面前的这位女士告诉我,她从来没有学习过画画,也没有擅长画画,但她喜欢画也画了很多年。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这真的很宝贵。现在我才明白,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是什么意思了。”

我们的教育中,充斥了太多目的,却常常忘了生活本身,忘了教会孩子懂得自己和悦纳自我。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从小就被教育了太多你不可以这样你不可以那样,你是女孩子要有点女孩子的样子不可以调皮贪玩,你是小孩子不可以质疑大人的教导,你连考试都考不好画什么画跳什么舞有什么资格发展兴趣爱好。没有人教过我们,你可以做自己,你可以大胆对不喜欢不情愿的事情说不,你可以不必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你可以不必优秀,不必出众。谁说你不能过平凡甚至平庸的一生呢?那些激励人心的句子写着: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可是,如果你资质平庸,却抱怨生活不公无法出众,又会错失多少风景?有没有一种可能的人生,平凡乃至平庸,但你依然热爱:从小到大,你不是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学生,没有几个老师关注欣赏你,但你会为自己从六十分进步到了七十分开心好久,在你的同桌在为差一分就满分了而闷闷不乐的时候;工作以后,你不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经常被领导批评没有上进心做得不够好,你为此而沮丧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加班的时候吃到了好吃的甜品,又瞬间觉得人间值得;你谈恋爱了,那个人不高不帅不是“霸道总裁”不是众多女孩子私下里暗恋和幻想的白马王子,他有好多缺点,你有时候有点失望,怎么学生时代成绩平平,谈个恋爱也不能让别人“刮目相看”,但他能包容你的坏脾气你的小性子能尊重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又有一些瞬间你觉得,就是他了;你第一次做父母,你发现和你的孩子同龄的小朋友竟然已经读完了四大名著,而且他们好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你的孩子做不出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有点丧气又心急,但看到孩子真诚善良对许多事好奇又热情,又觉得,成功之上另有一重境界叫做幸福。你这一生都不出众,但你常常是努力的,乐观的,常常捕捉得到很多风景,常常遇到很可爱的人,常常被说拥有有趣的灵魂,常常找得到自己的小火花。没有成为被期待的别人,但找到了平凡快乐的自己。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值得过呢?

关于丨目标

乔纳自从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爵士乐演奏现场后,就有了人生的目标和追逐。可迫于许多现实,他未能如愿。能和喜欢的乐队一起有一场演出,是他幻想了无数次的情景,是他生活里最大的期盼。在乔纳的世界里,他觉得平凡平庸没有目标的生活不值得过,所以即使已经意外“离世”,他最牵挂的也还是想赶回去实现一场演出的梦想。阴差阳错,几经周折,当梦想终于实现,他却被片刻“抵达”后的无尽落寞所包围,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才恍然忆起,在这次心灵奇旅中,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倾听妈妈讲述当年的故事也终于有勇气对她袒露心声,自己好像一直都误解了她,从未真正去关心过她;他第一次发现多年的好友曾经曲折的经历,多年来他总爱和朋友倾吐他对爵士乐的热爱和追求,从未主动关心朋友的热爱是什么;他知道自己的脑海中有一个姑娘的名字,但他从未有所行动从未表达过。他也没有像二十二一样对着食物垂涎三尺,没有驻足在街头欣赏过人间晚晴,没有耐心去欣赏自己的学生。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所有的精力和专注都给了爵士乐,执着到忘我,忘我到几近迷失。在那个想象的世界里,“忘我之境”和“迷失之境”,一念之差。进入“忘我之境”的灵魂沉浸在美好轻灵的世界,进入“迷失之境”的灵魂忧心焦虑负重前行,口中念念有词的那些目标都是人世里的偏执,告诉自己一定要达到,却因太过在意而渐渐迷失。

没有活在当下过,又谈何未来。

关于丨自我

许多人是不爱自己,不满意自己的,甚至很难接纳自己。

为什么我总是自我封闭,我想要交朋友,但又恐惧让别人了解我,那些外向的人怎么可以那样自然地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谈,我真没用,就是学不会;为什么我总是懦弱胆怯,放在眼前的机会,常常因为犹疑而错失,追悔莫及却依然在下一次机会来临时畏缩不前;为什么我好像生来理性淡漠,那些容易感动流泪的人,我也好想像他们一样啊!可我就是永远一副板着脸的面孔,也因此被误解被远离被孤立……

性格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宿命,关于性格的讨论也从未停息。有人认为性格天成不可更改,有人认为性格可塑由环境影响甚至决定。在这部影片里,每个灵魂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在“灵魂进修班”里被培训了特定的性格。有的灵魂去了开朗乐观学习室,有的灵魂被安排去了冷漠刻薄自习室,有的灵魂被赋予孤僻的性格,有的灵魂也许学习过了集体主义,有的灵魂修完了细心谨慎课程的学分,有的灵魂拿到了粗心大意考核的优秀。

这样的假想和观点很有趣,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接受了人生来就具有各自特定的性格这一设定,或许我们能更容易接纳自己一些,也更容易理解原谅别人一些。有时候人们会热衷于改变自己或对方,却无法在接受的基础上,磨合与和解,与自我,与他人。

关于丨导师

电影结束放映时,出现了一行字幕:献给我们生命中的那些导师。

身为教师,我在面对很多问题时都很容易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思考。当看到二十二逃避内心的真实,游走于迷失之境,他的耳边充斥着一个又一个导师否定的声音:你找不到你的火花的,你这样的灵魂不配降生世上,我喜爱我所教过的所有学生我喜爱芸芸众生但我讨厌你,你没救了,我放弃……好像我的耳边也回响起了很多声音,指责,不满,怀疑,否定,对结果的失败预期。优秀坚强如周轶君,都会在忆起被否定的往事时心痛落泪,又何尝是惯受打击鲜少成绩的我们。

所以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去欣赏和鼓励我所遇到的学生。他们有些成绩平平,但会是我心里我的文章里耀眼的主角;他们有些解不出简单的勾股定理,我会说:“哇!你一定是因为理科太强大了,你的思维适合攻克难题,简单的问题你反而容易想得太复杂才解不出来的,你再用简单的方法尝试一遍?”;他们有些没有拿到过作文的高分,但我会细心去看每一行字,挑选出里面的文采和创意赞叹不已;他们会和我分享喜欢的篮球明星、说唱歌手,足球比赛的视频,课间画的动漫人物、加入的社团、看过的电影和小说,我都认真倾听,向他们请教学习。也许成为不了别人生命中伟大的导师,点亮他们的人生,但我希望我与他们在暗夜里同行过,告诉过他们,不用等待被谁点亮人生,你自己就闪闪发光啊!你要做点亮自己人生的人啊!

写在最后

写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写给自己,与君共勉:来路漫长,诸多艰难,但你有过自己的火花,你渺小但也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且追逐靠近,你有过失望失败但依旧热忱,你郁郁伤怀过但也在学着拥有自愈的能力,你知道自己平凡也和自己的平凡和平共处着,你平凡但也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灿烂;前路漫长,愿你有好故事可以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说你不可以过平凡甚至平庸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