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软件工程师30岁的人生总结(一)——研发人员30岁后转管理的问题

:
  不知道从该何时起,就听到了这样的说法。最早说的是30岁,后来变成了35、40岁。早些年,我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其实很简单,我认为那就是人工程师不努力,混不上去了,就只能管管事,敲敲边鼓,最后就变成了项目经理。那时我认识的大部分项目经理都是这样的,只是有些真的就只是勉强为之,有的则更有能力一些。但是,无一例外,如果可以,他们都希望能在技术的路上走得更远。而他们的技术水平,也都停留在了相对初级的水平,面对新的技术架构,面对新的业务思路,也基本就只有个经验丰富一项优势。但是,最近发生了这么两件事。
  我认识了一个真正让我信服的项目经理,樊总(不方便提全称,以此指代吧。)入职的时候,他是我的项目经理,我因为是他的高级研发,后来职位变成了架构师,所以当时和他走得很近。后来,公司变化快,看着他为了组建团队一顿一顿得请团队吃饭,有什么苦自己咽,为了团队跟领导使拌拍桌子。用自己的战略眼光和踏实的行为,一步一步赢得了团队的信任和尊重。其他团队换了又走走了又换,而他这里则一步一步得形成了老人带新人的良性循环。那时我才认识到,原来,这才是管理团队。很感谢他,让我看到这些。
  其实,那个时候我只是认可这个项目经理而已,虽然他后来职位升了不少,但在我心里,他的角色还是项目经理。或许是因为,我对更高的角色还没有实际的认知吧。不过,后来的经历,让我对他的敬佩更加深了几分——我带团队了。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架构师的身份参与团队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我的工作是研究事情应该怎么样,然后跟项目经理商量,事情需要怎么办,通过其他的团队直接管理者调动资源,而我本人,是没有权限调动人的。其实,这总是导致我被架空。不过,最近的一份工作经历,我开始作为人员的第一负责人了。开始的时候,我按照我曾经的设想对人员进行了管理。开始,其实效果不错,但是潜伏的毛病也很多。开始,其实我只管一个研发,加上我,我们总共两个人做研发。我又是做代码审查,又是审核设计细节。这就导致,大量的细节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让我难以抬头做事。而同时,这个同事其实并不是很机灵,跟他说的话他并不能总是很快得理解到位,也难以达到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基本只能我说什么他做什么。这就导致我很累。但是,因为工作还能做起走,所以当时的我其实感觉还是蛮好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团队合作方式比别人敏捷,效率比别人高。
  后来,因为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原因,陆续又来了一个后端,一个前端,一个测试和一个移动端。人员结构复杂了,工作量也上去了。我并不擅长所有的事情,也无法把控每个细节了。加上,在长远目标上和领导沟通其实并不是很通畅,至少领导心里想的东西和我心里想的东西还不是一个东西。现在想来,其实这就是我能力不足的表现,而当时局中的我,则认为是各方面资源不到位。
  后来,我发现,需求评审和整理需求文档,并以需求文档为输入的产品研发,可以让上下对于目标的理解更加一致。也可以更加早得把一些问题暴露出来。研发规范和协作流程,可以让研发人员更加明确公司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从而让其明确的形成日常约束,我们才好总是去聊那些重要的事。明白了这些事的我,更加塌下心来搞管理,学习和人沟通,也更加佩服樊总对人员管理的能力。而我发现,我也可以更加实际得站在更高层面去思考问题了。再返回头来看,我可以带队伍了,我摸到了使用团队解决问题的门槛。由此,再回过头来看待研发人员转行的事。或许,他们把混不下去退到管理岗,和工作需要承担更多管理沟通职责的人混成了一滩。其实,我觉得这个现象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到了时候,你上不去,就只能下来。因为,你上不去,就做不了更高的事情,而后来者可以性价比更高得做你现在做的事情。
  那,这种局面又是怎么造成的呢?没有持续学习。那为什么又是这个年龄才会爆发的呢?因为,这个职业并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晋升通道。到了高阶后,能否通往下一阶段就只能靠你自己的悟性了。而前面,学校会逼着你学习;刚入行,为了胜任工作,工作会逼着你学习;为了达成自己最初的目标,大多数是你的直属领导的程度,你会向他学习。但是,当你和你的这个目标接近的时候,你会被拖进去。因为,你会遇见新的问题,新的局面,然后没有人能帮你,能不能度过去,就看你的造化了。而能度过去,则需要你的持续积累,而不只是临时抱佛脚。当然了,知道了再去学,也就是晚些通过而已,总比觉得不可能而绕道的强。
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只有强者才有权力自由得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名软件工程师30岁的人生总结(一)——研发人员30岁后转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