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愿成为突破知识迷雾的灯塔

今天阅读郝老师的文章《不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

这篇文章谈由细节语文课的教学谈起,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真正的思考,教学没有搭建真实的支架,因此无法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的问题。而这背后,其实是教师自身解读文本能力,乃至于思维层次的限制,更深刻地说,是源于对学生发展的理解。


一方面,是教师自身思维层次的局限。

郝老师提出,“学生难以真实思考,根源是教师缺乏文本解读能力,提不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简单参照教学参考书或其他资料的解读,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真正困惑显得捉襟见肘,也只能照本宣科。”

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的现有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和判断有误的。把学生的发展,当做照本宣科地传授资料,信息,实际上是严重低估学生能力——这种纯信息的传递,实际上学生可以借助自学完成,而教师竟然在课堂上大费周章地讲授,恰恰低估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而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就只能局限于此。

按照思维层次的理解,思维分为高阶思维和低阶思维,记忆,理解,运用是低阶思维,而高阶思维则包含分析,评价,创造。由此看出,所谓学生缺乏真正的思考,实际上指的是学生停留在低阶思维水平,而缺乏高阶思维的发展。而高阶思维的培养,又和教师自身思维层次息息相关——满足于表层文本的记忆,基本的理解,模仿式的应用,这样的教师教学,不正是是低阶教学吗?

或者说,教师理解的学习,究竟是低阶还是高阶的呢?


另一方面,教师怎么理解学生接受能力?

郝老师的观点一语中的:“‘给学生不能教太深的知识’,这句话隐藏的潜台词是:教师理解的深,只是担心学生接受不了。而真相是,许多教师本身就没有透彻领悟。教师通透了,学生就容易明白。”

如果教师以“学生听不懂,不会理解”为由,在教学中始终徘徊在低层次,至少是现有水平的教学,学生的能力怎么可能提升?这里就涉及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我的理解的是,“跳一跳能够着”的就是最近发展区。而学生愿意不愿意跳?怎么跳?则在于教师的引导。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通过有价值的提问、核心知识的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开辟一个新的认知领域,使得一个仿佛原本不存在的领域全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课堂可能没有笑料,但却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思维挑战和乐趣,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步提升。这就是为什么,在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中的课堂实例时,我会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思维体操”———师生围绕在一个真实的问题,展开真实的疑问和探究,这样的课堂之后,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成长。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引导学生突破知识迷雾的灯塔,而不是限制生长的是天花板。


怎样的教师可能成为灯塔?

郝老师认为,教师本人突破学科界限,研究不同学科,大有裨益。这也是为什么,在新网师,我可能没有学习到具体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论,但是对于儿童人格和心理的认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的教学与课堂。

这些看似“无用之用”的学习,本身却能铸就大用!


反思自己的教学,的确也存在着思维深度广度不足的情况。作为语言学科,对于单词,短语,句型等等具体语言知识的记忆是基础,但是在基础之后呢?很多人的做法是“拓宽基础”——约更多的单词,短语,句型,即便如此,不是仍然停留在低阶的思维水平?我所在的民办中学中,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普遍,积重难返,而我想要渗透高阶思维的努力和意图,也并不受看好。

但我想,与其把原因归结为环境的抑制,不如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灌输少一些,思考多一些,填鸭少一些,创造多一些……

而这样的改变的前提是,我也在改造自己的思维层次!向新网师的深处漫溯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唯愿成为突破知识迷雾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