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在外,五天了,也不知道家里那个小鬼头在做啥。
晚上,回到宾馆,妻子发来一段视频。画面里,女儿站在小板凳上,手拿麦克风,正神情严肃地背诵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很长。先容我贴上全文: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
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
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小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人董遇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为了维持生计,董遇和哥哥不得不外出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虽然生活艰辛,但每次出门干活,董遇总会带上一本书,只要一有空闲,便拿出来学习诵读。尽管他的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每日坚持,从未懈怠。
后来,董遇根据自己对《春秋左氏传》的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这本书,还为《老子》一书做了注释。董遇的才情一下子引起了轰动,不少读书人慕名前来,向他求学。董遇却对人家说:“先回去把书读上百遍吧,只要读上很多遍,其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请教他的人又说:“您说的有道理,但我苦于没有时间读书。”董遇便告诉他们,读书应当用‘三余’时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即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不必下地劳动,这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
总会听到有人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但其实只要自己肯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有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
在此也呼吁您行动起来,活到老学到老,工作之余,别忘了去纸墨香气中给心灵放个假,用知识充实被掏空的大脑,随时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没错,就是这篇700多字的文章,对孩子来说,充满了生疏的名称,晦涩的词语。不到五岁的女儿,把它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背的时候,她好像用尽了所有力气,全身紧绷,满脸通红,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但终究,她全部背了下来。
我看着画面,起初很欣慰。可是慢慢地,我皱起了眉。
晚上,孩子睡了。我和妻子开始一场争论。
“怎么样,女儿很棒吧。”电话那头,妻子的声音明显带着得意。
我问,“这谁教她的?”
“当然是我。幼儿园老师觉得她口才好,推荐她参加讲故事比赛,下周还要录像,送到电视台评选。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准备。”
“孩子比赛,不应该讲点孩子的故事吗?这里面这么多文言,典故,还什么三八理论,孩子能懂吗?她这么死记硬背,像个机器人,不怕挫伤了她的积极性?”
我感到不快,是因为这个情景触发了我童年的回忆。我小时候,也是班里的尖子生,每当学校有什么典礼,纪念日,领导视察之类的活动,我总是作为学生代表,站在操场高高的讲台上,抹着鲜红的嘴唇,系着崭新的红领巾,背诵着我一句也不懂的稿子。那些稿子无一例外,都是家长或老师写的。背的过程非常痛苦,更痛苦的是,我根本不知道我说了些啥。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对“献辞”这个词没什么好印象。
而且,这还造成一个结果。后来我写作文,总是没来由的想起这些稿子,总想往“祖国”和“人民”上靠。结尾通常是这样的:“这次春游活动很开心,感谢伟大的祖国母亲!”直到高中看了点闲书,才慢慢把这个毛病改过来。
刚才女儿艰难背诵的情景,一下引起了我的隐忧。我担心她像我一样,年幼的心智被成年人的词汇占领。我担心她从此以为,表演就是枯燥的背诵。我担心她会觉得,孩子的乐趣和大人的追求总是针锋相对。反正,要让孩子待在孩子的园地里,不要说些莫名其妙的“大人话”!
我说,换个故事吧,这个不合适。
妻子很不解,问怎么不合适。
我说,小孩子,你让她讲个小马过河、曹冲称象之类的,不都挺好。
妻子说,这个故事也挺好,多有意义,再说,已经准备这么久了,临时换来不及。
我急了,说,你真是不了解孩子,总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小孩子知道什么是意义!
妻子也急了,说,你知道什么,这个故事是她自己选的,她说不想再被当做小孩,这次想像个演员一样表演。我提前跟她说了困难,她愿意去尝试。她还说,她想上真正的舞台。你出门在外,了解多少?
挂了电话,拉开窗帘,望着陌生城市的车水马龙。我知道,作为一个习惯反思的父亲,我又该反思了。
女儿喜欢表演,从小时候起,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全家人聚拢在一起,看她爬上小板凳,开始讲故事、演话剧。每次演完,总能博得家人的一片掌声。可最近,她经常问我,怎样才能上真正的舞台。我想,随着慢慢长大,她已经明白,家里的那个小小空间,那一方小板凳,并不是真正的舞台,台下那些随时奉上笑脸的亲人,也不是真正的观众。她渴望突破,渴望进步,渴望站在更高更宽广的地方,因此,她才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汗流浃背地背下一篇自己并不太懂的文章。
而我,因为有看似相同的经历,就以为可以代替她感受,可以替她作出安排。其实不是这样的。我的感受,带着先入为主的情绪,没有看到动因的不同。同样是背诵不懂的文字,我是受制于成年人的安排,而她,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是为了开拓能力的原野。还有什么,能比愿意追寻梦想而付出努力,更可贵呢。
还有一点。我们,我是指我,很多时候以为自己看过一些书,学过一点知识,就觉得自己很懂孩子,很懂教育,可以借由自己脑中的经验和认识,去指导孩子,干预孩子,去替她做出安排。可如果这样,我们又和那些完全没有知识的人,有什么分别。没有人可以代替别人走路,在每一个路口都需要有人告诉,和完全不会走路,又有什么分别。
我们,真得比孩子聪明么。
比赛那天,我送她到门口,没有陪她进去。我想,经过这次,她已经收获很多。不管结果如何,当摄影灯亮起的时候,她就已经登上了真正的舞台。
写于2018年12月
图片来自Unsplash,Sergei Gavril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