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上的细节

想了几个题目,都不满意。有《苍穹里的星》,言其细节有时会很亮;《活生生的细节》,说明细节的生命力;《心底相片上的细节》,表明印象很深的细节;突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诗“灵台无计逃神矢”,好了,就用《灵台之细节》为题目吧。反正就是写留在灵魂深处的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的细节。 

《辞海》中,关于“细节”的注释是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写是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的;细节描写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 

以小见大,可以给人具体、形象的印象。大事件给人以大震动,可以触及人的灵魂。但是小,即“细节”,有时可以牢牢地镌刻在你的心灵,永生难忘。 

翻开灵台记录簿,“细节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我。 

《楓》是一篇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位运输兵,车上总插着一片枫叶。红红的,似火苗,似战士满腔的热血,他连续运输,总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有一次突然遭到敌人的埋伏,他不幸中弹了,但此刻他拿起枫叶,鲜血将枫叶染得更红。对枫叶这个细节的描写,使我记住了英勇的志愿军战士。 

电影《列宁在1919》。影片中有一个工人,他总爱用一把小梳子梳头,总是面带笑容。当他一梳头,就有对付敌人的方法了,难题就解开了。似乎有点像《三国演义》中写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位工人是一举梳子,一梳头,计上心来。难忘啊!俄国革命时期的好工人。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最后,华大妈在夏瑜的坟上,发现了“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其实华大妈看见的是一个花圈,这是人们在悼念为革命、为人民献出生命的人的一点表示。这是一个细节,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细节。他是作者对牺牲者的哀悼,是在沉重、黑暗的气氛中,涂上的一点亮色,是向沉睡的人们指出的点点希望。虽然广大人民尚未觉醒,但是先知先觉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小小的花圈,预示着革命会有后来人。 

《乔家大院》中,乔致庸的岳父陆大可,被称为“天下第一抠”。他为了一粒玉米,竟趴到桌子底下去掏。这一细节描写,过目难忘。这直接写了爱惜粮食的美德。我联想到一位瑞士的富人到饭馆吃饭,因为一粒芝麻掉进桌子缝内,他竟用力敲桌子,把别的顾客吓了一跳。小芝麻粒终于迸出来,他吃掉了,非常得意。《乔家大院》中对陆大可的“抠”的描写,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他以此来反衬陆大可顾全大局,大力支持姑爷的大事业,用资金救急,完成“汇通天下”的大改革。他对自己抠到家了:花2两银子买薄皮棺材,用一两银子买寿衣……实际上,他眼光远大,亏待自己,成全姑爷的大事业,这样的老人,非常可爱! 

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有一个细节:农村孩子何建成和何建国,同时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都想上,然而家里很穷,只能供一个上。因此父亲就让他们俩抓阄。阄是二儿子建国做的,他搞了个小动作,即把两个阄都写上“不上”,并且让哥哥先抓。因此哥哥抓着“不上”,拿起锄头就下地了。建国没有抓,父亲也未看阄,因此建国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城里,并且结婚。但是建国始终忘不了哥哥下地的眼神,内心始终受到谴责。以致他以后对父亲、哥哥百依百顺,总想给予哥哥补偿。引起一系列的城乡两个家庭的矛盾,何建国和妻子顾小西的矛盾,最后他们直至离婚。“抓阄”这个细节,起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细节看起来小,有时却决定了人的命运,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这个细节是个关键、是个基础,也是整个连续剧的谜底。更深层的意思是农村还穷。在已经离婚的情况下,小西到建国的单位找他,他才把这个谜底告诉小西一个人。别人都没有告诉。由此可见离婚了,但是心中还有对方,还信任对方,所以最后他们和好如初。 

最近播出的《情系西西里》,更有趣味。这是反映中国和意大利人结婚、矛盾、离婚又复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细节,即邵杰的母亲为了接回生气而离开中国的儿媳妇丽迪亚和孙子雅各布,她只身去意大利。到达意大利海关,要求检查旅客的皮带、鞋子。邵杰的妈妈苏绣文觉得检查过几次了,不愿意再接受检查,海关负责人请出中国翻译,翻译说明老人无问题,希望放行。海关同意了。苏被放行。住进饭店后,苏脱下鞋子,从鞋子内部顶端拿出折叠的不像样子的100元人民币。此细节极其耐人寻味。包含许多内容。可以说明意大利海关要求是正确的。主要是表现中国公民的侥幸心理,不被查出好像沾了多大便宜似的;另外说明中国人刚刚走出国门,小心谨慎,也十分小气。还有一个百姓对人民币不够尊重,怎么能随便把印有领袖头像的人民币置于鞋子内呢?太不像话了。这是违反关于人民币的规定的。 

黄宗英在《上了年纪的禅思》一书中,深情地述说了作家、翻译家、评论家的傅雷先生,“他一生事无巨细都要求自己做得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直至1966年9月3日为了维护人的尊严,人格永恒的美,他以自己和爱妻的生命一笔一画纤微精细地描绘了摄魂夺魄的一分种――傅雷宅舍的地板上,铺着铺被,以免被蹬倒板凳弄出响惊醒邻居,夫人已经倒在地上,傅雷凛然笔挺的身躯正被从窗架吊着的绳套里放脱下来,晨光晕润画面一角;没织完的天蓝绒绒团团和琴弦般的线丝丝。”这凄美、壮烈的一幕,定格在我的脑海。特别是临终前,还怕惊醒邻居,这是怎样的心啊!铺上铺被,减少动静,这一细节太感人了,太难忘了。这一切,就是一个有高度修养的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他真的不该离去。他的心太善良了。 

4月24日听广播中讲:一个外交官,在欧洲工作多年,深感人家素质高。德国一个女人,遇到红灯时,街上没有人和车,她也没有闯红灯。她想的是,楼上如果有孩子看到闯红灯,会留下不良印象。因此她坚持红灯时不走。看看人家想得多远啊!不图自己一时的快乐,而是考虑对后代的影响。在国外,汽车司机一定考虑行人的安全。行人一定要过斑马线。各自遵守自己的规距。中国,北京,人们只顾自己。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总之细节很值得琢磨。细节是象征;细节是标志;细节是谜底;细节是揭露;细节可以使人小中见大;细节可以令人过目不忘。多少年后,仍然活动在脑海中的,活动在灵台上。因为它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心了。我们记住细节,也是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内涵。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台上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