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正确的产品?

软件开发分为两个阶段:弄清楚要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定义正确的产品);开发该产品(正确地开发产品)。

产品经理需要在产品探索阶段分析各种创意、广泛收集用户需求、了解如何应用新技术、拿出产品原型并加以测试,从全局视角思考产品方向,兼顾短期需求和长期规划。

总而言之,就是探索出兼具功能性和设计性的产品。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chp12. 产品探索

寥寥数语,清晰地概括了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然而实践起来,却远不像字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容易。如何才能定义正确的产品,似乎是一个宽泛到难以诠释的话题。

我之前曾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在一次目标研讨会上,leader将整个产品组的季度首要目标定为:保障公司六十余名研发每天八小时的工作量。由此,产品经理们不得不每天加班加点输出,唯恐让任何开发感到无事可做。

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管理层似乎不再关注产品本身的价值,却比较关心是否有开发人员工作不饱和,产品经理应当如何让开发人员的工作变得饱和,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开发人员即使每天连轴转,产出的却也只是一些上线即遭停摆的项目。暂且不说这给公司经营带来的损失,对于每一名参与开发的工程师而言也是一次次的打击。

每个人都明白,定义正确的产品真的至关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初创型的公司,往往没有时间、没有资金更没有合适的方法,去耐心地探索究竟该做什么或者创意是否值得尝试,那些看似鲁莽的决定其实却也是无奈之举。

在软件行业,虽然大家都知道定义产品很难,但是我们仍然会像制定建筑施工计划一样,为探索产品设定期限。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探索产品的过程不可预测,管理层担心花几个月研究解决方案却做不出产品,而如果按计划进入开发阶段,至少有事可做;

其次,开发人员是紧缺资源,开发团队无事可做会让管理层疯狂。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chp12. 产品探索

针对这样的情况,《启示录》给出了建议:公司应当在确定有价值、可用的、可行的产品解决方案后,再全面转入研发阶段,在此之前不需要招聘大量的开发人员,甚至可以让已有的开发人员参与探索产品。

又是一个道理我都懂的例子,但现实情况是辨别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有用、什么是可行的过程,也许都不过是老板的灵光一闪。产品试验失败后,公司累积的开发人员便亟需新的产品,便出现了上文中提到的场景——为了不让开发人员赋闲而制定产品方案。事后诸葛亮地说一句,如果当初的公司在发现既定的发展方向有误时,不是急于去不断地尝试新思路不断地试错,而是静下来重新定义产品,评估所谓的产品机会,是否结局会有所不同?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定义正确的产品呢?作为一枚入行不久的初阶产品,也为此感到非常的困惑,《启示录》里面给出的一个评估产品机会的清单,感觉比较有参考价值:

如何评估产品机会

1.  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2. 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

3. 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4. 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5. 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6. 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7. 时机合适吗?(市场时机)

8. 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9. 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10. 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chp11.评估产品机会

目前还没有具体实践过上述方法论,虽然给出了九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具体每个方向去到怎么样的程度才能确定一个idea或一款产品值得继续,如何判定,也是一个难题。好在初级产品狗似乎暂时不用考虑如此艰深的问题,绝大多数涉及的是执行层面的工作,期待未来有机会能够将上述方法论付诸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定义正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