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系列讲座12

        2022年6月6日,今天是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第12天。

        上午,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福佑路小学业务副校长,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中国教师教育网国培计划受聘专家史丽作《指向语言实践的阅读教学设计(上)》专题讲座。

        史老师先从《将相和》案例谈阅读课的设计。语文教学出了什么问题?老师只关注课文内容,没有语文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

        “无论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搞一阵。”

        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定义。语文教什么?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讲座主要围绕下面四个内容展开:一、处理好课文与语文的关系;二、处理好理解与实践的关系;三、处理好单篇与单元的关系;四、处理好阅读与积累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课文和语言的关系

        以《将相和》为例,这是阅读策略单元,要培养速读能力。课后习题也指向了课前导语,也有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学设计的前后变化,实现了从“教语文”到“学语文”的转变。学语文,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统编教材编写思路。双线组元:一是人文主题,二是语文要素。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看阅读教学如何结合语文要素来进行。阅读教学要有语用意识,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现“教课文”到“教阅读”乃至“教语文”的转身。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第二、处理好理解与实践的关系

      结合文本,让学生去理解实践,如词、句的仿说练习。吕叔湘论实践的重要性“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第三、处理好单篇与单元的关系

       单篇与单元的关系就好比建筑材料与房子的关系。一篇篇课文就好比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砖头。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是指怎么把这些钢筋水泥砖头盖成我们想要的小别墅。

       单元整体教学关注的不是一篇篇课文,而是聚焦单元主题下的学习任务,完成教学目标。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先关注单元篇章页,明白阅读要求及习作要求。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交流平台里梳理了观察的方法,习作例文又一次展示观察的方法,学生在写习作时就会有话可写。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就是一种课程。以习作单元为例:精读课文,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方法写作形成单元学习成果

         统编教材以单元为一个小整体,导语、课文、交流平台、习作紧紧围绕着语文要素进行学习和训练。教学中阅读理解为表达输出铺垫,表达训练联系相关阅读来完成,实现读写用一体。单元是楼房,单篇是套房。现在的教学把一篇一篇的单篇,以“语文要素”为建材,把它建成楼房。也就是第1篇课文是一层,第2篇课文就是二层,第3篇课文就是三层,语文能力是进阶的,所以我们提出单元的教学活动应该是进阶式的语文活动。

        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单元名称与课时,即为何要花几课时学习此单元?二是单元目标,即期望学会什么?三是评价任务,即何以知道已经学会了?四是学习过程,即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五是作业与检测,即你真的学会了吗?从“单元”整体的视角设计课型,改变了学习方式,看到了素养目标,看到了“人”。

        第四、处理好阅读与积累的关系

       六年级学生不同水平作文用词量调查资料显示:低水平作文少于85个,中等水平作文超过150个,高水平作文超过230个。词汇丰富程度决定了一个人语文能力生长的空间和高度。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叶圣陶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吕叔湘

         语言和思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读出来是表层,这是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看不见、听不着的里层是思维的发展。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如果养成读书习惯,那么不管社会风气如何,此人终身都会喜欢读书;反之,就一辈子不喜欢读书。阅读学专家研究,读书习惯养成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小学和初中年龄阶段基本可以决定一个人一辈子是否喜欢读书。

       怎样培养读书习惯呢?每天至少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鼓励读自己喜欢的书;定期进行读书交流;定期进行好书推荐分享;将读书作为语文评价的指标。

       史老师上午的讲座依托部编教材、结合具体的课例,让我们明白阅读课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相长,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勤于思考教学改进的方法,才能让课堂更有效果!

        下午2:30,史丽老师就开始了《指向语言实践的阅读教学设计(下)》专题讲座。史老师下午重点讲了习作教学的指导及评价。

        作文尖子生升入高年级,学习成绩大多优秀,约占2/3。《教育文摘》资料显示90%初中、高中的尖子生们,都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史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几个新闻中的例子:2016年重庆女孩沈帆,虽然整体成绩不拔尖,但因为作文写得好,在第18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获得一等奖后,包括北大、复旦、浙大等在内的14所高校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为了招揽人才,北大更降60分录取,复旦则抛出“过一本线便录取”的诱人条件。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当年上海高考满分是660分,她以高考成绩613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于2019级清华理科实验班据统计。从高考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后,数十所重点高校争相录取作文尖子生。韩寒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还有就是郭敬明,因一篇作文被上海大学破格录取。从新闻中不难看出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作文,语言的基础、进步的关键,得作文者得天下。

       史老师和大家分享了现在学生的作文状况。作文里出现假话、套话,认为写作文太难。不仅学生觉得作文难,老师也觉得教作文难。写作并不同于习作。习作是写作的开始、起步阶段。

      课标对于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1到9年级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第一学段: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三学段:习作,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一到九年级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写作性质:学词——写句——片段练习。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习作。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史老师以“写秋天”为例,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要求。低段,只鼓励学生写几句关于秋天的话,主要在字词语句的正确通顺上做要求;中段,要求写一段话,可简单写一写秋天的景色见闻和简单的感受。高段,则要求分段表述,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通过写景或写事,写出自己的在秋天的丰富见闻和独特感受。

         统编教材在设计上特别重视“写作”。起步阶段就清晰、正式地设计了“口语交际”“写话”这两个版块,同时在多篇阅读教材的“课后练习”中,提示教师要注重从读学写,要进行“读写结合”的统整式教学。统编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作为“放大了的”习作课,更有可能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为小学阶段写作目标的落实提供更加阔达的空间,更加鲜活的资源。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需要把握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价值定位,用好、用活习作单元文本,最大化地实现“编者意图”,服务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习作单元有什么呢?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都具有典范性,典范性就应该成为习作单元教学的最大资源,或是教材的立意,或是谋篇布局,或是遣词造句,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体验经典文本的表达特点,寻找语言样式,学习作家的独特表达方式,上一个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经典的课文、贴近生活的写作例文、丰富的写作话题,阅读与习作融为一体,既有可以感知的内容,也有可以落实的途径,既有写作技能的训练,也有习作策略的传递。习作单元,从要素出发。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习作单元应该是落实这一建议的重要载体。拉长教学过程,让阅读教学“走进去”,直至融为一体,互为补充,这是习作单元教学的应然样态。

       习作评价怎么评?常见习作评语:层次清晰,语句流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比喻贴切,用词生动。神态描绘生动传神。段落分明,过渡自然。习作评价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史老师建议:1.理解——评价的前提。2.引导——提升的通道。3.激励——发展的动力。

       于永正老师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希望。写的多不怕,写着写着就会了,练着练着就找着路了。”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写作文时,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教学评一体化,教要和评相吻合,评又与学相匹配。评价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引导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作文进步的秘密1.小问题,改过来。2.放大“这个好”。3.赏识。有赏识,才愿写。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听了史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一线老师明白了:老师要有智慧,引导学生热爱习作,激发兴趣,写起来,练起来,一定会让孩子们越来越有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044 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系列讲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