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读书笔记记录部分为【序言-----第一幕/第一章:寿命】
文中文字均为为个人读书笔记,不代表任何。
序言--致读者
我们总会认为社会应该属于年轻人的世界。人类的生命长度远比其他动物长,而我们却从未弄清楚衰老有何使命?它意欲何为?我们喜欢自我思维囚固,喜欢单向的去解释一些事情,例如生物学上的解释只存在描述躯体,而心理学却试图去理解生物学,这两者似乎理性到忘记了人类的思维灵魂,让自己处于老无所用的状态。我想到了身边大部分老人的年迈状态。序言还提出了人们对于衰老的解释和理解是不同的,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混淆一些概念来迷惑自己。这边提到一个点说的是我们自己太容易陷入到年龄歧视的圈套中,我想到去年我听过的一个课叫:找到你的核心竞争力,讲师是一位美籍华人,在31岁便当选洛杉矶副市长,她叫陈愉。她提出UAF的公式,是指利他的,有激情的,不求回报的。这与性格的力量的概念特别的靠近。另外,她提到她的人生导师年纪已经非常大了,还在事业一线上奋斗,提到要和重孙一起创业的梦想。
序言--作者的话
文中金句:乌龟的步伐决定了速度。而我们正是伏在它们的背上前进的。探索是缓慢的思考,而思考是更缓慢的写作:老人们是“不知所云”和“思维故障”的内省,因为我们已经无法跟上惯常思维的速度了。
序言--关于本书
文中金句:一则序言是在尝试陈列出这座迷宫的平面图,但是,它缺无法表示出其中曲折迂回的小路和转角、漆黑一片的甬道,也无法描绘出通透的光线冲破黑暗的那一刻。
第一幕 活着 第一章 寿命
在19世纪以前,死亡是与青春联系一起的。那时候的老者是当地社会准则的守护者,在族群集会中能一言千钧的人。直到人口学的进步改变了这些观念,平均寿命的统计被解读为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当数据分析到了一个顶峰的时候,人口学的手伸的越长了,数据统计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力量,数据成了命运。然而,人均寿命曲线也带来的持久的影响力,僵硬的统计学表明,人活的越长,还能活的日子将越长,从而带来了统计学层面的观点---你将永生,正是这些僵硬并且没有生命的数据,却带来了持久的影响力。当然,活着不仅仅意味着这些统计学数据的意义,应该是每个人得以有自己的性格的那种与众不同的存在。作者提出了本书的观点:是性格的观念提供了这种持久的内核,这个造就了那个如一的你。
哲学家的术语“同一性”是用来描述我们对自己性格的体验,要做到这个其实是不容易的。当柏拉图提出了“同一”与“差异”的基本观念时,哲学家们就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同一性”?应该如何去发挥作用。书中引用了羊毛原则的例子,补过的羊毛袜子,只是材质变化了,形式如一,袜子看上去还是袜子,但是实际上材质不同了。在深入引用人类变化的例子,让我们更深层理解性格的观念,它是处在思维灵魂层面的,你一直都是如一的你,但随着时间推移,你的内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看外在上去还是那个如一的你。所以如果形式存在更久,我们便应该去思考这个材质更替而形式原则不变之谜。简言之,替换的材质(内在的变化)比形式(外在的变化)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独特的,特定的,每个人对世界的反应是不同的,会用一种特定的风格来打理我们的生活。但很多描述性的语言至多指出人们的单一化的同一性,忽略了他们的独特的差异性,再一次提到了“同一”与“差异”的观念。
这种语言的概念太抽象了,如果没有加以深入去思考,我们的思维很容易进入晕厥的状态。
为什么在物质组织中这么强调形式,一是反驳唯物主义,我们并不是基本生物遗传冲动的结果,提到了顶尖认知科学家将心理学还原为工程学以此残忍地践踏了形式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活下去最首要的因素是健康,那“健康”的首要含义是“创造”,他依赖于一种尽管可见但却能让每个造物呈现出可见的自我风格的力量”。这里再一次强调思维灵魂的力量。二是讨论心理学问题是保持一种心理学的视角,生命是会被心里层面的诸多困惑所扰。我理解为就是心态问题,这个生物化学和大脑生理学都提供不了什么慰籍。
对于这种古老、艰难又根本的问题,作者借鉴了古老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躯体和灵魂的形式的概念。他是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和欧洲第一位大生物学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和科学家,这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柏拉图61岁的时候,去柏拉图的学院进修了20年,柏拉图沉迷那些永恒的形式,很少注意自然界的变化,而亚里士多德对大自然循环变化更感兴趣,他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和一年都是透光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柏拉图想在所有变化无常的事物中找出永恒和不变的之物,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提到灵魂行动的产物是“真善美”,品质是最终的基础结构,讲目的和外形赋予在躯体上所经历的一切。这些都是在强调性格中的力量。精神具有令人惊叹的形容词藏量,正是通过这些典藏一一付诸生命,悠长的生命才具有了塑造灵魂的功能。一直在强调性格是什么产生的,我认为性格是思维的产物。性格持久的原因常常被我们误解,比方“我没有办法改变,我就是这样”之类的话语,我们会把这种性格作为一种承载负担的结构,直接误解为负担。书中列举了瑞士银行家的笑话,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字面意思,这个故事解释了每个人身上与生俱来的生命力都盼望着摧毁其他人的生命力,读到这里的时候,让我深深体会到古往今来这些君王之间的争斗。是硬撑还是放手,这种拿捏其实非常考验老年人。有些误解会认为老年人不肯放手是在“坚持自身存在的努力”。世人都认为老人应该放手,人老了就应该“怀有慈悲之心”。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贪婪和吝啬会在晚年造访很多人。因此,很多社会开始对老人展开杀戮。这种杀戮很多时候是体现在人们内心对于觉得老无所用的一些举止上,让老年别的丑陋不堪的并不是老本身,二是对性格的遗弃。
我们应该怎么样让我们老有所用呢?我们其实只是没有给老年人提供用武之地而已。不要将他们安置在某一个社区,比如退休社区。要时长让河水流过石头,制造属于自己的存在感,这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个性。抹杀本是无价的老年犹如压抑看似无为的青春,令人叹息。我们应该去探索文化,将“老朽”华为神奇,想想看哪些年迈的画家,作家和诗人。他们作为性格的见证者,他们超越了生命本身的宽度,活出性格真正内在的力量。
书中提到贝子的例子,解释了性格是如何决定晚年的命运,而非晚年决定了性格。苏格拉底和年老的人对话中,强调了性格与年老是无关的。文中列举的高中生和年轻女性所遭遇的事情,这些都与年老无关,是性格的原型力量在指引着。而这些并不会随着年老而衰弱,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就像瑞士银行家的故事一样。
前面讲了这么多关于年老与性格之间的关系,现在来谈谈怎么保存性格的完好,怎么样更持久?用了一个讽刺对比的方式,用人的野心引出人们对于信任神话的力量,古时候核心神话的形象是鹰,它最终的死亡属于自杀,唯一让它坠落的便是自己的衰老。反面例子是活出令人惊叹的的伟人他们的寿命却并不长久,比如肖邦。
人类终有一死,这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向后,向下,向外去延展我们的生命。好奇是人类最伟大的驱动之一,带着探寻的好奇去延展我们的生命,将寿命从时间的胶囊中解放出来。这才是永恒的持久,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