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中秋

图片发自App

小时候过中秋,是在我们的秋假里,那时农村孩子的假期都在农忙里。

六月的麦子熟了,半月的假期帮家里收麦,开学用捡来的麦粒完成勤工俭学的任务。

八月的秋收到来,孩子们迎来四十天的长假,没有出门旅行的机会,有的只有地里的摸爬滚打。钻到玉米地里,顾不上玉米杆上的叶子把胳膊剌,摘棉花,腰痛的直不起,抱怨一句,换来的是一句“小孩子,腰牙还没长,哪来的腰痛”。那时候的地头真长,害得我们跑出庄稼地望了有望,倒着、正着顺着垄干活,就盼着父母到头回过头接我们的活。

那时候看不到书里写的秋日美景,无心体会累累硕果的模样。刨花生、割谷子或高粱,地瓜、芝麻,农作物呼啦啦,齐刷刷的成熟,来不及等你歇停一下劳累的脚步。浇地、翻土、种上小麦,秋收才接近尾声。

小时候过中秋,我们用月饼和甜梨,摆上香案祭拜月亮,可我们的心记挂的只有案上那香甜的味道。

小时候没有农民工,也没有进城,一家人都忙着抢收一年的收成,自然,也悟不出中秋的团圆之意。

而过秋,到秋假,小孩子有父母的庇护,自然体味不出秋收的意义,因为劳累,成为心中无法忘记的痛苦记忆。

怀揣对城里孩子假期的向往,我们努力攀登,终于,将农村将田野将劳作抛下。不知什么时候起,农村的孩子也不再把假期放在农忙季节里,紧跟着城里孩子的节奏,也成了寒暑假。

不再在乎小孩子带来的秋收帮衬,应该感谢农业机械化,收割机一过,玉米、小麦便可拉回家;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减少,自然农作物种植趋于简单化,高粱,谷子,棉花的种植几近绝迹,秋收玉米夏收麦,机械够了。

我想,生在这个时候的农村娃,终于可以欣赏秋色秋景,弄懂八月十五祭奠的是啥,为何记挂。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时候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