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春藤 0-8岁孩子的入学准备课

2 听力理解力的培养

你好,很高兴与你相聚在未来春藤,我是Wendy博士。

我相信,你一定知道,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能够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

但是,“听力理解力”和“阅读理解力”这两个概念,你可能就很陌生了。

我为什么把理解力放到这个系列课程的第一个部分来讲呢?

因为,理解能力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可是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你不信?我带你一同还原一下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如果我是班主任,进教室之后我会说什么呢?在教室基本安静之后,开场白一般都是这样的: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咱们现在开始上课啦。请你把语文课本拿出来,翻到第6页。我们今天学习第一单元第二课,请大家注意听讲。”

短短几句话,你数一数,我发出了几个需要孩子们完成的指令?

对,别看就这几句话,一共有3个指令:

第一,把语文书拿出来;

第二,语文书翻到第6页;

第三,注意力集中到老师那里,准备认真听讲。

那么,你来猜一猜,就刚才我发出的这几句话的指令,全班假设有40个小朋友,有多少孩子能够在老师几句话说完之后,完全按照老师的指令落成行动呢?

我听到过很多答案,大部分爸爸妈妈都会觉得这些话听起来太简单了,至少一大半的小朋友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你去采访一下小学老师,我相信你会得到一个低的吓人的数字。

有很多老师会告诉你,能够完全把指令做到位的孩子,有20%就不错了。

其余大部分的小朋友呢?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部分执行老师的指令,可能拿出书了没有翻到第6页,可能翻到了第6页但是依然处于神游状态。问题在于,如果老师发出的指令都没有办法执行,那么老师上课的内容,这些小朋友又能真的听懂多少?

更加可怕的是,这还只是一节课的开场白!这一天的听课效率,能有多少?你家孩子可能漏掉了多少?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的听课效率不停地在打折。如果每天漏掉了10%,那么小学一年级这一年会漏掉多少?小学六年下来,相比于听力理解力好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又会漏掉了多少?

你可能听过“一年级差生”这个概念,这些才刚刚开始上小学的孩子,怎么有的就会变成班级里垫底儿了?原因就是听力理解能力比较弱。如果刚刚进入小学就落后了,那么在12年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马拉松中,又会如何?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刚刚上小学,40个小朋友有的就能跟随老师的指令和授课能容,有的就不能呢?

因为看起来异常简单的8个字“跟随指令、听懂内容”却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跟随指令、听懂内容这8个字的前提,是孩子听到了老师的指令,即捕捉到了重要信息。这一点,实际上是注意力是否集中造成的,不是理解力的问题,这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我们放到学习习惯的4课中去讲。

那么,听到了指令,孩子会不会就做呀?这就是理解力的问题了。理解力培养的第一要务,就是积累。比如听力理解力,孩子到底有多少听力积累?我来给你算一笔账。

从孩子出生到6周岁上学,一共是多少天?365乘以6,一共是2190天。换句话说,在孩子还没有进入小学之前的这2190天,决定了孩子上小学之后的水平

有些爸爸妈妈会在这2190天高效陪伴孩子,假设他们每天会跟孩子说话20000个字——你不要觉得20000个字很多,按照正常语速一分钟讲200个字,20000个字只需要1小时40分钟就说完了。

假设爸爸妈妈跟孩子说话降低语速,我们就算是2小时讲完,每人分工一下也就1小时。2190天,每天20000个字,也就是这个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已经积累了4380万字的听力输入量,这还没算孩子在除了爸爸妈妈的其它场合下听到的内容。

但是还有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经常跟孩子讲话,每天可能只说2000个字。这样的孩子,在小学之前,积累了第一种孩子的十分之一,也就是438万字。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面对上学前积累了4380万字听力输入量的孩子,和只有438万字输入量的孩子,无论老师是谁,都没有办法把这样的两种孩子教成一种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高中学习成绩出问题,是初中时期欠下的债;初中成绩出问题,是小学时期欠下的债。小学成绩出问题,是0-6岁欠下的债。为了不欠这一系列的债,0-6岁就要先把听力理解力培养起来。

那么,你该怎么做呢?其实也很简单。

1. 在孩子越小的时候,多跟孩子说话

我所指的说话,绝不是“叨叨”。叨叨就是无意义的重复性语言,比如“你怎么又不好好吃饭”“你怎么又不听话”“你小心一点”,也许听到这里你会笑出声来,但是这才是我见过的绝大部分的家长给孩子最经常的语言输入。这样的语言输入,对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培养没有太多的作用。

那么你应该跟孩子说什么呢?作为爸爸和妈妈,要发挥各自的长项,妈妈们多说描绘性的语言,爸爸们多说解释性的语言。什么叫做描绘性的语言?就是给出丰富细节的语言。

比如,1岁多的宝宝抓起了一块海绵玩具(这个年龄避免给孩子买过于坚硬、有棱角的玩具),妈妈就可以跟宝宝说,“宝宝,你喜欢这块玩具呀?这是一块什么颜色的玩具?对,它是蓝色的,而且是天蓝色,跟天空的颜色一样。”此时手可以指天空。“你今天穿的上衣也是蓝色的对不对?”此时手可以指宝宝的上衣。“这块海绵玩具是个三角形的,哈哈,咱们家现在不太容易找到三角形的东西。”

在这样的一段话里,跟颜色和形状相关的关键词反复出现,能够极大地刺激宝宝的听觉系统,让宝宝能够更快地理解妈妈的话,积累起不同的词汇。

爸爸们大都有理工科的头脑,善于充当百科全书的角色,给宝宝讲原理性的东西。3、4岁的小朋友对万事万物越来越好奇,经常会问为什么。“蚂蚁为什么会搬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当然啦,多说话是一方面,亲子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爸爸妈妈很快会被宝宝的为什么问得张口结舌,需要书籍回答宝宝的问题。另外,在上小学之后,老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并不都是口语,而会有大量书面语存在。仅仅说话还是不够,亲子阅读必须跟上。

2. 孩子逐渐长大,多给孩子机会说话(产生沟通和交流,能够给予反馈)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表达欲望越来越强烈。听和说是不分家,孩子在自己表达的时候,说出来的东西会通过听觉系统反馈回大脑,对大脑施加第二次刺激。

因此,孩子从2岁多开始能够表达出越来越多东西的时候,除了继续保持经常跟孩子说话、亲子阅读之外,还要更多留出时间,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每次跟孩子说了什么,用鼓励而温暖的眼神看着孩子,让孩子把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

双向的说话,才能被称作交流,能够产生结果的交流才能被称作沟通(有沟还要有通嘛)。且在跟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让孩子有表达的机会,也才能让爸爸妈妈给孩子更多的反馈,而反馈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保障。

3. 带孩子走出去,到博物馆、天文馆去,增加词汇量和词汇的丰富度

在一个环境中能够接触到的词汇类型毕竟是有限的,很多词汇需要在特殊环境中才会被用到。比如,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恒星、行星、彗星,这样的词汇在家中基本没有场景会被提及和使用,却能够在天文馆中有机会让孩子反复听到和使用。

北京有60多个博物馆,上海的博物馆密集度也很高,如果你住在北京或者上海天然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你住在其它城市,也要尽可能开发一下居住地及周边城市地区里这样的资源,带着孩子尽可能多去。

曾经去过大量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的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不仅仅是自然课学着轻松,就是语文课中的大量文章也是自己知道的一些内容,学起来必然轻松得多。对于不同老师上课的讲授,接受起来容易得多。

内容就是这些,我给你总结一下:

1. 理解力是决定你孩子学业表现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听力理解力和阅读理解力。

2. 很多上小学的孩子之所以会比其他孩子学得慢,很有可能是理解力出了问题。

要提高理解力,有三个方法:

1) 在孩子越小的时候,多跟孩子说话,妈妈多说描述性的语言,爸爸多说解释性的语言。

2) 孩子逐渐长大,多给孩子机会说话,要能产生沟通和交流,你要给他反馈

3) 带孩子走出去,到博物馆、天文馆,去丰富可理解词汇

听了今天的课,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听力理解能力很重要?那你要从今天开始,按照今天讲的方法做起来。随时欢迎你把做的过程中的小故事分享出来,也随时欢迎你在留言区提问。

那么,听力理解能力培养起来,是不是就完成任务了?当然不是,只能听懂、不能读懂,那不就是文盲了嘛!所以,听力理解力是基础,决定了孩子进入小学前两年的表现;

那么,阅读理解能力决定了什么呢?又该如何培养?且听下回分解。

感谢你的收看,这里是未来春藤。那么,咱们下次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春藤 0-8岁孩子的入学准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