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全心理
01
“听话”、细心、认真,
多少人的优点是被逼出来的
征得来访者同意后,咨询师张沛超讲过一个案例:
有一位女士最近特别容易觉得困,甚至自己主持会议,都会直接睡着。
寻医无果后,她听朋友的建议来做心理咨询。
她是金融公司的中层干部,工作干练、收入体面,在职场上非常受欢迎;平时瑜伽、烘焙、旅游一样不落下,生活也过得非常充实。
在普通人看来,这样的人生令人艳羡,似乎没有来咨询室的理由。
就连她自己都觉得:“我是不是不该来,是不是浪费钱了”。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慢慢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一直被忽视的疲倦和冲突——
她是一个表面看上去淡定从容,内心却总是紧张兮兮的人:
腰带扣不上,会沉思是不是吃多了;
旅游时没法放松,整天盯着工作群;
孩子有一点不对劲,她内心就翻江倒海。
像有一个焦虑的、总是强迫自己优秀的内在小孩,不断地叩问她:
这样做,是最好的吗?
这样做,有意义吗?
是不是,哪里又做错了?
她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的她在不停地看书、复习、考试,仿佛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梦里的人生就像一张无止境的答卷,握着笔的灵魂长出了厚厚的茧,把她裹得连呼吸都有点困难。
这种不敢“懈怠”的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在她的回忆里,小时候最经常看见的,就是父母紧锁的眉头。
父母总是很忙很忙,没有时间关注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 “这次考了多少分啊?” “看什么电视,有时间不如多看点书。”
这样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向她传递着:
一定要努力学习
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
只有优秀才会被爱
而且,外部的反馈也不断地加强这种信念:
当她考出好成绩、乖乖自己吃饭、帮忙做家务时,就会得到鼓励:
父母会给她关注和拥抱,眼里充满了疼爱和肯定。
而当她“偷懒”、做些有趣的事时,就会被打压:
比如当她想把小人书里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时,却被粗暴地打断,让她赶紧睡觉;
比如当她想心急地抱回一只受伤的小猫时,却被父亲抢走,直接扔掉;
比如当她拿到绘画比赛的一等奖兴冲冲地赶回家时,父母一眼都不看她。
父母的爱太容易消失,而且这份爱充满了条件和苛责。
在往后的人生里,她慢慢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她“听话”、细心、认真、成绩好、孝顺父母,是非常标准的“好女孩”。
童年的成长经历,还让她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特别麻木。
小时候,她说自己想要一条碎花裙子,却因为没有考到第一名而被父母拒绝。
不小心摔倒,妈妈不是第一时间安抚她,而是说:“这么不小心,都叫你走路要带眼!”
在学校被欺负,委屈地找爸爸,却被一句“你不惹人家,人家怎么会打你”,瞬间堵死。
从来没有人好好地接纳她的感受和情绪。
长大后,她总是腼腆拘谨,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愿望,不敢肆意地笑,也不能放纵地哭。
02
不自在的人生,该如何改变呢?
张沛超跟她说:“回去之后,尝试记下你内心的念头,例如去买点无用的小玩意、想去个平时不会去的地方,无论是什么,都写下来。
写下来之后,不用给任何人看。然后这些罗列起来,找一件你觉得最没意义的事,想办法去实现。”
一个星期后,她说:“我花了500块钱,打车从深圳的北边坐到南边,又从南边坐回北边,一路对着车窗哈气,哈了又擦,擦了又哈。”
说着说着,这位女士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她的内在小孩,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允许和解放,她的情绪能量被唤醒。
很快,她不再莫名地发困,也不再攻击自己、责怪自己,她放弃学习烘焙,因为以前并不是真心想学,转头学习怎么设计裙子。
她说:“现在感觉工作生活都自在轻松了很多,没有以前那么累了。”
在咨询室里,张沛超老师每天都要面对带着各种各样问题的来访者,他们可能是深陷关系的困局,可能是走不出童年的阴霾,可能是处理不好跟孩子的关系。
“太多人有很好的社会功能,但他们自己不舒服,因为他们的自体在蜷缩着。”张沛超说。
压抑,是很多人生活的底色,让人没法自在地生活,总是疲于应对内心的冲突。
面对这样的状况,张沛超老师一直推崇「反向操作」——觉察自己的固有模式,然后把自己转向相反的方向,让问题开始松动。
就像给厚厚的茧敲开一个小裂缝,光、热、空气就会自然地跑进去,改变就会慢慢发生。
这样充满哲思的疗愈过程,背后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不断地自我觉察:
回归过去,去理解共情受伤的内在小孩,去理解共情父母有缺陷的爱;
回归自己,去细致品味自己的情绪和欲望,让情绪自由流动,让欲望顺畅表达;
回归家庭,去理解共情整个家族的能量、情感与艰辛,从深处汲取能量和祝福;
这时候,那些曾经让我们困扰的固有模式,就会转化成一面透亮的镜子,让我们从中照见真实的自己,最终跳脱出去,成为自己。
如何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走出固有的模式?
如何让情绪和欲望流动起来,让自己更有活力?
如何减少内心的冲突、不再自我攻击,活得更自在一些?
这个课题是那么地吸引人,让我们萌发了研发课程的念头。
主讲这门课的第一人选,当然就是张沛超老师。
武志红老师曾说:“张沛超老师是国内心理咨询界的天才,而他本身就是一个很自在的人,这份自在比他的学识更让人觉得醒目。”
但是刚拿到课程的样稿时,我却读得非常痛苦,差点有了放弃的念头。
张老师学识之广阔,对心理问题、中国传统的理解之深,令人叹服,又令人畏怯。
硬着头皮读下去,突然读到:“我对这个课程的定位是凉茶,而不是鸡汤,不用大口喝,而是要仔细品尝。虽然苦口,但喝完能够身心舒畅。”
茅塞顿开。
读到第8讲「从行动转向好奇」时,我收获了对自己焦虑行为的觉察,不再“妄动”,而是能够先看看自己的内在感受;
读到第11讲「家庭权力斗争的实质」时,我意识到与伴侣的冲突,本质上是两种传统的冲突,顿时释然;
读到第38讲「在欲望中收获自在」时,我明白自律不是戒掉欲望,而是能够更好地倾听欲望、活出自己。
……
这就像去做按摩一样,按摩师会把你身上平时觉察不到的痛点都找到,按摩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却是浑身舒坦。
心灵的成长也莫不如是,找到病灶、按摩痛点,最后让你经络通畅,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