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上好一堂语文课 2022-06-14 06:30 发表于江苏
翟老师的这堂课,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点评。
第一个关键词是“时间”。
我关注了几处活动所用的时间,第一处是老师的课堂导入。学生通读材料、教师板书、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莎莉文老师的材料等,一共用了5分钟的时间。当然,了解作者是需要的,但是花5分钟的时间来作为课文的导入学习,时间显得略多了。
第二处,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PPT出示默读的层级,再让不同的学生来判断自己的默读层级。虽然这里只用了一分钟,但这个活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与下面的活动没有关联。没有关联的活动,哪怕只用了一分钟也是多余的。
第三处,老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划出叙事中插“我”的内心感受的句子,再进行展示和交流。这个活动不错,但是让学生默读课文和圈画的时间一共只有2分钟。所以,时间太短了。在自读课上,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占有更多的时间。
第四处,老师让学生又回到课文去发现作者的情感,感受她学习的苦和乐。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在阅读,在分享,老师在评价。这个活动一共用了11分钟,是这节课的亮点。老师真正做到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由表达,真正体现了自读课的课型特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个关键词是“活动”。
本堂课的第一个活动是资料穿插,总体上是可以的,只是时间需要调整一下。
第二个活动是完成填写思维导图。这个活动的指向是“感知性默读”,也就是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就完成思维导图的要求来说,它不纯粹是一个整体感知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深层次的内容理解、深层次的情感分析。所以,建议这个活动要降低难度。
第一个层级,先解决“谁在做什么”的问题,这是最基层的感知。
接下来第二层级的三个方框,我建议老师可以先填上中间的一个方框,让学生填两边的方框。这样就降低了难度。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上分步骤地出示思维导图。随着课堂活动的推进,让学生分步来完成它。如此一来,思维导图就成了整个课堂活动的一个架构。
第三个活动,是对作者的情感梳理、圈画、批注,我等会儿再细说。
第四个活动,是用一个词语替换课文题目“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生命”一词。看起来,这是一次比读活动。老师的用意是,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是,我发现学生活动只用了一分半钟就结束了。而且,老师还说了,可到第11小节中去寻找。于是,什么“光明”“希望”“自由”啊,学生一找就找到了。“一问就答,一答就对”,我把这种没有思维提升的活动称为是缺乏活动空间的活动。
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再作进一步的活动提升。比如,前面老师让学生交流了“我”的内心感受,这时就可以在文中找一处叙事的内容,让学生以海伦·凯勒的口吻,写几句内心的独白。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谁写得更好。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往前走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个关键词是“聚焦”。
刚才我说了,本堂课我最欣赏的是那个11分钟的活动。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阅读、感受、圈画、表达,从整体上来说这个活动的确很好,但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个问题,老师把作者的内心感受仅仅预设为“苦与乐”,是不是窄化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只说“苦与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第二个问题,这样的活动是放得出去,收不回来。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句子,能说出作者的内心感受,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老师把问题放出去以后没有收回来,也就是没有聚焦。课堂上有散点式的阅读分享,没有聚焦式的集中研讨。这也是很多老师课堂上常见的问题。
在自读课上,我们既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由分享,也要善于把问题收回来,组织聚焦式的研读。那么,我们该怎样来聚焦呢?
可以设计一个问题:在这么多的情感中,你觉得作者最想表达的是哪一种情感?这里很显然,是“感激”。然后,让学生再来读课文,问他们在哪些句子中读到了“感激”之情。于是,他们就会发现,有直抒胸臆的“感激”,也有凝聚于细节描写中的“感激”,也有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出来的“感激”。这样,我们就聚焦到“感激”这种情感上了。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圈画特别有“感激”意味的词句或段落,连读,提炼出抒情的方式。
总之,不管你在课堂上怎么带着学生自由行走,一定要有聚焦的意识,聚焦,就是选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