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 C++98/03,C++11则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变化,其中包含了约140个新特性,以及对C++03标准中 约600个缺陷的修正,这使得C++11更像是从C++98/03中孕育出的一种新语言。相比较而言, C++11能更好地用于系统开发和库开发、语法更加泛华和简单化、更加稳定和安全,不仅功能更 强大,而且能提升程序员的开发效率
在C++98中,标准允许使用大括号{}对数组或者结构体元素进行统一的列表初始值设定,例如:
struct Point
{
int _x;
int _y;
};
int main()
{
int array1[] = { 1, 2, 3, 4, 5 };
int array2[5] = { 0 };
Point p = { 1, 2 };
return 0;
}
C++11扩大了用大括号括起的列表(初始化列表)的使用范围,使其可用于所有的内置类型和用户自定义的类型,使用初始化列表时,可添加等号(=),也可不添加,例如:
struct Point
{
int _x;
int _y;
};
int main()
{
int x1 = 1;
int x2{ 2 };
int array1[]{ 1, 2, 3, 4, 5 };
int array2[5]{ 0 };
Point p{ 1, 2 };
// C++11中列表初始化也可以适用于new表达式中
int* pa = new int[4]{ 0 };
return 0;
}
创建对象时也可以使用列表初始化方式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例如:
class Date
{
public:
Date(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_year(year)
,_month(month)
,_day(day)
{
cout << "Date(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endl;
}
private:
int _year;
int _month;
int _day;
};
int main()
{
// C++11支持的列表初始化,这里会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
Date d2{ 2022, 1, 2 };
Date d3 = { 2022, 1, 3 };
return 0;
}
对于在容器中插入一些值,例如在vector中插入值时,用到了push_back,但是要插入多个值时,需要用多个push_back,这样也太繁琐了。所以C++11中,就可以对vector等容器一次性赋值,就类似于数组的初始化,比如:vector< int > a = {1,2,3,4,5}。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跟initializer_list有关
从上图可以看出,vector的构造函数中有一个initializer_list,所以它到底是什么呢?
严格来说,initializer_list在C++里面是一个容器,是原生支持的一个容器
在上图中,将{10, 20, 30}就认为它的类型是initializer_list。除此之外,initializer_list还支持迭代器等功能。
int main()
{
initializer_list<string> lt = { "hello", "feng", "lei" };
for (auto item : lt)
{
cout << item << " ";
}
cout << endl;
}
不仅vector支持用{ }初始化,其他STL容器也支持,就是因为它们都提供了支持initializer_list的构造函数。除此之外,initializer_list也可以作为operator=的参数,这样就可以用大括号赋值。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initializer_list,请点击-》initializer_list
c++11提供了多种简化声明的方式,尤其是在使用模板时
在C++98中auto是一个存储类型的说明符,表明变量是局部自动存储类型,但是局部域中定义局部的变量默认就是自动存储类型,所以auto就没什么价值了。C++11中废弃auto原来的用法,将其用于实现自动类型推导。这样要求必须进行显示初始化,让编译器将定义对象的类型设置为初始化值的类型
int main()
{
int i = 10;
auto p = &i;
auto pf = strcpy;
cout << typeid(p).name() << endl;
cout << typeid(pf).name() << endl;
map<string, string> dict = { { "sort", "排序" }, { "insert", "插入" } };
//map::iterator it = dict.begin();
auto it = dict.begin();//等价于上面的写法
return 0;
}
当变量的类型太长或者不知道变量是什么类型,用auto关键字就便捷很多。
关键字decltype将变量的类型声明为表达式指定的类型
// decltype的一些使用使用场景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void F(T1 t1, T2 t2)
{
decltype(t1 * t2) ret;
cout << typeid(ret).name() << endl;
}
int main()
{
const int x = 1;
double y = 2.2;
decltype(x * y) ret;
decltype(&y) p;
cout << typeid(ret).name() << endl; // ret的类型是double
cout << typeid(p).name() << endl; p的类型是int*
F(1, 'a');
return 0;
}
看到这里,大多数人都会认为decltype和auto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以下场景只有decltype能做到,例如:decltype推导的类型可以作为容量里面的参数
int main()
{
map<string, string> m = { { "insert", "插入" }, { "sort", "排序" } };
auto it = m.begin();
//vector v;//错误
vector<decltype(it)> v;//正确
return 0;
}
由于C++中NULL被定义成字面量0,这样就可能回带来一些问题,因为0既能指针常量,又能表示整形常量。所以出于清晰和安全的角度考虑,C++11中新增了nullptr,用于表示空指针
#ifndef NULL
#ifdef __cplusplus
#define NULL 0
#else
#define NULL ((void *)0)
#endif
#endif
给出一个容器,如果想要遍历其中的数据,需要用迭代器进行遍历,例如:
int main()
{
vector<char> v = { 'h', 'e', 'l', 'l', 'o' };
for (vector<char>::iterator it = v.begin(); it != v.end(); ++it)
{
cout << *(it) << " ";
}
cout << endl;
}
C++11中推出了范围for,可以简化上述代码:
int main()
{
vector<char> v = { 'h', 'e', 'l', 'l', 'o' };
for (auto it : v)
{
cout << it << " ";
}
cout << endl;
}
其实for的底层原理还是用使用到了迭代器,跟第一种遍历毫无差别,只是换了种写法,使代码看起来更简介。
传统的C++语法中就有引用的语法,而C++11中新增了的右值引用语法特性。无论左值引用还是右值引用,都是给对象取别名。
什么是左值?什么是左值引用?
左值是一个表示数据的表达式(如变量名或解引用的指针),我们可以获取它的地址,可以对它赋值,左值可以在赋值符号的左边,也可以在赋值符号的右边
。定义时const修饰符后的左值,不能给他赋值,但是可以取它的地址。左值引用就是给左值的引用,给左值取别名
int main()
{
// 以下的p、b、c、*p都是左值,都能被取地址
int* p = new int(0);
int b = 1;
const int c = 2;
// 以下几个是对上面左值的左值引用
int*& rp = p;
int& rb = b;
const int& rc = c;
int& pvalue = *p;
return 0;
}
什么是右值?什么是右值引用?
右值也是一个表示数据的表达式,如:字面常量、表达式返回值,传值返回函数的返回值(这个不能是左值引用返回)等等。右值可以出现在赋值符号的右边,但是不能出现在赋值符号的左边,右值不能取地址
。右值引用就是对右值的引用,给右值取别名
int main()
{
double x = 1.1, y = 2.2;
// 以下几个都是常见的右值
10;
x + y;
fmin(x, y);
// 以下几个都是对右值的右值引用
int&& rr1 = 10;
double&& rr2 = x + y;
double&& rr3 = fmin(x, y);
// 以下编译会报错:error C2106: “=”: 左操作数必须为左值
//10 = 1;
//x + y = 1;
//fmin(x, y) = 1;
return 0;
}
总的来说,可以取地址的对象就是左值,不取地址的对象就是右值
注意:给右值取别名后,会导致右值被存储到特定位置,且可以取到该位置的地址(可以理解为对右值取别名之后,这个别名就变为了左值),也就是说例如:不能取字面量10的地址,但是rr1引用后,可以对rr1取地址,也可以修改rr1。如果不想rr1被修改,可以用const int&& rr1 去引用
左值引用能否引用右值?
答案:不能直接引用,但const左值引用可以引用右值
int main()
{
double x = 1.1, y = 2.2;
10;
x + y;
fmin(x, y);
//引用前必须加上const, 否则会报错
const int& r = 10;
const double& r1 = x + y;
const double& r2 = fmin(x, y);
return 0;
}
右值引用能否引用左值?
答案:不能直接引用,但是右值引用可以引用move以后的左值
int main()
{
// 以下的p、b、c、*p都是左值
int* p = new int(0);
int b = 1;
const int c = 2;
//右值引用引用左值
int* && rr1 = move(p);
int && rr2 = move(*p);
int && rr3 = move(b);
const int && rr4 = move(c);
return 0;
}
左值引用
:
右值引用
:
3. 右值引用只能右值,不能引用左值。
4. 但是右值引用可以move以后的左值。
前面我们可以看到左值引用既可以引用左值和又可以引用右值,那为什么C++11还要提出右值引用呢?是不是化蛇添足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左值引用的短板,右值引用是如何补齐这个短板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段代码:
//拷贝构造
string(const string& s)
:_str(nullptr)
{
cout<<"string(const string& s)--深拷贝"<<endl;
string tmp(s._str)
swap(tmp);
}
string operator+(char ch)
{
string tmp(*this);
push_back(ch);
return tmp;
}
s = str + '!'
当str调用operator+()时,会拷贝一份临时对象tmp,当函数返回时,又会将临时对象tmp进行拷贝,然后将tmp进行销毁。但是我们发现,在返回时,没有必要用tmp再构造一份对象,然后又将tmp销毁,这样大大耗费了资源。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你销毁的时候将你的资源进行转移。所以,可以通过右值引用来完成移动构造,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string(string&& s)
:_str(nullptr)
{
this->swap(s);
cout<<"string(string&& s)--资源转移"<<endl;
}
虽然添加了移动构造,但问题又来了:在return tmp时,编译器如何知道去调用移动构造,而不是拷贝构造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弄明白右值的类型
C++11将右值分为了两种:
第一种叫纯右值:比如10, x+y
第二种叫将亡值:比如返回自定义类型的值,如临时对象tmp,因为出了作用域,它就将被销毁
当返回tmp时,编译器会认为它是右值中的将亡值,就会实行最佳匹配原则,去调用移动构造,转移资源,而不会调用拷贝构造,提高了效率
除了移动构造之外,还有移动赋值,也是用来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
cout << "string& operator=(string&& s) -- 移动赋值" << endl;
swap(s);
return *this;
}
C++11中STL中的容器都是增加了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以提高性能
虽然移动赋值和移动构造大大提升了性能,但是有时也是"非常危险"的,例如以下场景:
将s通过move转为右值后,移动赋值给s1,s的ptr竟然变为nullptr,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移动赋值的本质其实就是资源转移,将s的资源转移到了s1,所以s的ptr自然而然的变为nullptr。所以在使用移动语义时需要这些细节,否则可能会给程序带来严重的后果。
之前听说过一句话,“右值引用延长了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句话其实是不太对的,因为右值引用匹配上移动构造或者移动赋值,只是将资源从将亡值上转移到了非将亡值,并没有延长将亡值的生命周期。
模板中的&&不代表右值引用,而是万能引用,其既能接收左值又能接收右值。模板的万能引用只是提供了能够接收同时接收左值引用和右值引用的能力,但是引用类型的唯一作用就是限制了接收的类型,后续使用中都退化成了左值,我们希望能够在传递过程中保持它的左值或者右值的属性, 就需要用到的完美转发。
先看以下一段代码:
void Fun(int &x)
{
cout << "左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左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int &&x)
{
cout << "右值引用" << endl;
}
void Fun(const int &&x)
{
cout << "const 右值引用" << endl;
}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PerfectForward(T&& t)
{
Fun(t);
}
int main()
{
PerfectForward(10); // 右值
int a;
PerfectForward(a); // 左值
PerfectForward(std::move(a)); // 右值
const int b = 8;
PerfectForward(b); // const 左值
PerfectForward(std::move(b)); // const 右值
return 0;
}
这段代码的本意是通过万能引用,左值去调用左值引用,右值去调用右值引用。但实际上无论是左值还是右值都调用了左值引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前面也已经说到过,因为在对一个数据进行右值引用后,也会变为左值。
对此,C++11提供了完美转发来保证右值引用后的属性保持不变。
只需要Fun(t) 改为 Fun(std::forward(t)) 即可。
在C++98中,如果想要对一个数据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排序,可以使用std::sort方法。如果待排序元素为自定义类型,需要用户定义排序时的比较规则。随着C++语法的发展,人们开始觉得上面的写法太复杂了,每次为了实现一个algorithm算法,都要重新去写一个类,如果每次比较的逻辑不一样,还要去实现多个类,特别是相同类的命名,这些都给编程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C++11语法中出现了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语法格式:[capture-list] (parameters) mutable -> return-type { statement }
lambda表达式各部分说明:
注意: 在lambda函数定义中,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类型都是可选部分,而捕捉列表和函数体可以为空。因此C++11中最简单的lambda函数为:[]{}; 该lambda函数不能做任何事情
栗子1,实现两个数相加求和:
int main()
{
auto add = [](int a, int b)->int{return a + b; };
//[](int a, int b){return a + b;};
cout << add(1, 2) << endl;
return 0;
}
栗子2,实现对水果价格按照升序排序:
int main()
{
Goods gds[] = { { "苹果", 2.1 }, { "香蕉", 3 }, { "橙子", 2.2 }, { "菠萝", 1.5 }, { "哈密瓜", 4 } };
sort(gds, gds + sizeof(gds) / sizeof(gds[0]),
[](const Goods& left, const Goods& right)->bool{return left._price < right._price; });
//[](const Goods& left, const Goods& right){return left._price < right._price;}
for (auto& item : gds)
{
cout << item._name << ":" << item._price << endl;
}
return 0;
}
通过捕捉列表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int main()
{
int a = 10, b = 20;
auto swap = [&a, &b]()mutable
{
int c = a;
a = b;
b = c;
};
swap();
cout << "a:" << a << " " << "b:" << b << endl;
return 0;
}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无名函数,该函数无法直接调
用,如果想要直接调用,可借助auto将其赋值给一个变量。
捕获列表说明:
捕捉列表描述了上下文中那些数据可以被lambda使用,以及使用的方式是传值还是传引用
注意:
总的来说,lambda表达式就是一个仿函数,底层被处理成为一个lambda_uuid的一个仿函数类
强制生成默认函数的关键字default
:
C++11可以让你更好的控制要使用的默认函数。假设你要使用某个默认的函数,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函数没有默认生成。比如:我们提供了拷贝构造,就不会生成默认的拷贝构造,那么我们可以使用default关键字显示指定拷贝构造生成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 = default;
Person(const char* name, int age = 0)//显示的写了构造函数,编译器就不会生成默认的构造函数
:_name(name)
, _age(age)
{}
private:
string _name;
int _age;
};
int main()
{
Person s1("fl",10);//调用显示的拷贝构造
Person s2;//调用default生成的默认拷贝构造
return 0;
}
禁止生成默认函数的关键字delete
:
如果能想要限制某些默认函数的生成,在C++98中,是该函数设置成private,并且只声明补丁已,这样只要其他人想要调用就会报错。在C++11中更简单,只需在该函数声明加上=delete即可,该语法指示编译器不生成对应函数的默认版本,称=delete修饰的函数为删除函数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
{}
Person(const Person& p) = delete;
private:
string _name;
int _age;
};
int main()
{
Person s2;
Person s3 = s2;//调用delete删除的拷贝构造,报错
return 0;
}
C++11 新增了两个: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重载。
针对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重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如下:
对于内置类型成员会执行逐成员按字节拷贝,自定义类型成员,则需要看这个成员是否实现移动构造,如果实现了就调用移动构造,没有实现就调用拷贝构造
。对于内置类型成员会执行逐成员按字节拷贝,自定义类型成员,则需要看这个成员是否实现移动赋值,如果实现了就调用移动赋值,没有实现就调用拷贝赋值。(默认移动赋值跟上面移动构造完全类似)
C++11的新特性可变参数模板能够创建可以接受可变参数的函数模板和类模板,相比
C++98/03,类模版和函数模版中只能含固定数量的模版参数
下面就是一个基本可变参数的函数模板:
// Args是一个模板参数包,args是一个函数形参参数包
// 声明一个参数包Args...args,这个参数包中可以包含0到任意个模板参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获取参数包中参数的个数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cout << sizeof...(args) << endl;
cout << sizeof...(Args) << endl;
}
上面的参数args前面有省略号,所以它就是一个可变模版参数,我们把带省略号的参数称为“参数包”,它里面包含了0到N(N>=0)个模版参数。我们无法直接获取参数包args中的每个参数的,只能通过展开参数包的方式来获取参数包中的每个参数,这是使用可变模版参数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即如何展开可变模版参数。由于语法不支持使用args[i]这样方式获取可变参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取参数包的值。
void showlist()
{
cout << "end" << endl;
}
//解析并打印参数包中每个参数的类型及值
//传三个参数,val获取一个,剩下的在参数包args中,递归下去,知道参数为0为止,最后将调用showlist()
template<class T,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T val, Args... args)
{
cout << typeid(val).name() << ":" << val << endl;
showlist(args...);
}
int main()
{
showlist("fl", 2, string("hehe"));
return 0;
}
template <class T>
void PrintArg(T val)
{
cout << typeid(T).name() << ":" << val;
}
//展开函数
//这种展开参数包的方式,不需要通过递归终止函数,是直接在expand函数体中展开的, printarg
//不是一个递归终止函数,只是一个处理参数包中每一个参数的函数。这种就地展开参数包的方式
//实现的关键是逗号表达式。我们知道逗号表达式会按顺序执行逗号前面的表达式,
//expand函数中的逗号表达式:(printarg(args), 0),也是按照这个执行顺序,先执行
//printarg(args),再得到逗号表达式的结果0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int arr[] = { (PrintArg(args), 0)... };
cout << endl;
}
int main()
{
ShowList(1);
ShowList(1, 'A');
ShowList(1, 'A', string("fl"));
return 0;
}
//也可以写成这样
template <class T>
int PrintArg(T val)
{
cout << typeid(T).name() << ":" << val;
return 0;
}
//展开函数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ShowList(Args... args)
{
int arr[] = { PrintArg(args)... };
cout << endl;
}
int main()
{
ShowList(1);
ShowList(1, 'A');
ShowList(1, 'A', string("fl"));
return 0;
}
function包装器 也叫作适配器。C++中的function本质是一个类模板,也是一个包装器。
ret = func(x);
上面func可能是什么呢?那么func可能是函数名?函数指针?函数对象(仿函数对象)?也有可能是lamber表达式对象?所以这些都是可调用的类型!如此丰富的类型,可能会导致模板的效率低下!
为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
double operator()(double d)
{
return d / 3;
}
};
int main()
{
// 函数名
cout << useF(f, 11.11) << endl;
// 函数对象
cout << useF(Functor(), 11.11) << endl;
// lamber表达式
cout << useF([](double d)->double{ return d / 4; }, 11.11) << endl;
return 0;
}
通过上面的程序验证,我们会发现useF函数模板实例化了三份
包装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
double operator()(double d)
{
return d / 3;
}
};
int main()
{
// 函数名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1 = f;
cout << useF(func1, 11.11) << endl;
// 函数对象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2 = Functor();
cout << useF(func2, 11.11) << endl;
// lamber表达式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3 = [](double d)->double{ return d / 4; };
cout << useF(func3, 11.11) << endl;
return 0;
}
bind是一个函数模板,它就像一个函数包装器(适配器),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一般而言,我们用它可以把一个原本接收N个参数的函数fn,通过绑定一些参数,返回一个接收M个(M可以大于N,但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参数的新函数。同时,使用bind函数还可以实现参数顺序调整等操作。
可以将bind函数看作是一个通用的函数适配器,它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 调用bind的一般形式:auto newCallable =bind(callable,arg_list);其中,newCallable本身是一个可调用对象,arg_list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参数列表,对应给定的callable的参数。当我们调用newCallable时,newCallable会调用callable,并传给它arg_list中的参数。
arg_list中的参数可能包含形如_n的名字,其中n是一个整数,这些参数是“占位符”,表示newCallable的参数,它们占据了传递给newCallable的参数的“位置”。数值n表示生成的可调用对象中参数的位置:_1为newCallable的第一个参数,_2为第二个参数,以此类推。
int Plus(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class Sub
{
public:
int sub(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int main()
{
//表示绑定函数plus 参数分别由调用 func1 的第一,二个参数指定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1 = std::bind(Plus, placeholders::_1, placeholders::_2);
//auto func1 = std::bind(Plus, placeholders::_1, placeholders::_2);
//func2的类型为 function 与func1类型一样
//表示绑定函数plus,第一个参数为1,第二个参数为2
auto func2 = std::bind(Plus, 1, 2);
cout << func1(1, 2) << endl;
cout << func2() << endl;
//绑定成员函数
Sub s;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3 = std::bind(&Sub::sub, s, placeholders::_1, placeholders::_2);
// 参数调换顺序
std::function<int(int, int)> func4 = std::bind(&Sub::sub, s, placeholders::_2, placeholders::_1);
cout << func3(1, 2) << endl;
cout << func4(1, 2) << endl;
return 0;
}
C++11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支持了线程,使得C++在并行编程时不需要依赖第三方库,而且在原子操作中还引入了原子类的概念。要使用标准库中的
线程,必须包含< thread >头文件。点击—》C++11线程类
函数名 | 功能 |
---|---|
thread() | 构造一个线程对象,没有关联任何线程函数,即没有启动任何线程 |
thread(fn,args1, args2,…) | 构造一个线程对象,并关联线程函数fn,args1,args2,…为线程函数的线程 |
get_id() | 获取线程id |
jionable() | 线程是否还在执行,joinable代表的是一个正在执行中的线程 |
jion() | 该函数调用后会阻塞住线程,当该线程结束后,主线程继续执行 |
detach() | 在创建线程对象后马上调用,用于把被创建线程与线程对象分离开,分离的线程变为后台线程,创建的线程的"死活"就与主线程无关 |
注意
:
线程函数的参数是以值拷贝的方式拷贝到线程栈空间中的,因此:即使线程参数为引用类型,在线程中修改后也不能修改外部实参,因为其实际引用的是线程栈中的拷贝,而不是外部实参
void ThreadFunc1(int& x)
{
x += 10;
}
void ThreadFunc2(int* x)
{
*x += 10;
}
int main()
{
int a = 10;
// 在线程函数中对a修改,不会影响外部实参,因为:线程函数参数虽然是引用方式,但其实际
//引用的是线程栈中的拷贝
thread t1(ThreadFunc1, a);
t1.join();
cout << a << endl;
// 如果想要通过形参改变外部实参时,必须借助std::ref()函数
thread t2(ThreadFunc1, std::ref(a));
t2.join();
cout << a << endl;
// 地址的拷贝
thread t3(ThreadFunc2, &a);
t3.join();
cout << a << endl;
return 0;
}
注意:如果是类成员函数作为线程参数时,必须将this作为线程函数参数
多线程最主要的问题是共享数据带来的问题(即线程安全)。如果共享数据都是只读的,那么没问题,因为只读操作不会影响到数据,更不会涉及对数据的修改,所以所有线程都会获得同样的数据。但是,当一个或多个线程要修改共享数据时,就会产生很多潜在的麻烦。比如: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sum = 0;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sum;
}
});
thread t2([&]{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sum;
}
});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C++98中传统的解决方式:可以对共享修改的数据可以加锁保护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sum = 0;
mutex mtx;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通过加锁来保证原子性
mtx.lock();
++sum;
mtx.unlock();
}
});
thread t2([&]{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mtx.lock();
++sum;
mtx.unlock();
}
});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虽然加锁可以解决,但是加锁有一个缺陷就是:只要一个线程在对sum++时,其他线程就会被阻塞,会影响程序运行的效率,而且锁如果控制不好,还容易造成死锁。
因此C++11中引入了原子操作。所谓原子操作:即不可被中断的一个或一系列操作,C++11引入的原子操作类型,使得线程间数据的同步变得非常高效。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atomic<int> sum = 0;
cout << "Before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thread t1([&]{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sum;
}
});
thread t2([&]{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sum;
}
});
t1.join();
t2.join();
cout << "After joining,sum = " << sum << std::endl;
return 0;
}
在C++11中,程序员不需要对原子类型变量进行加锁解锁操作,线程能够对原子类型变量互斥的访问
更为普遍的,程序员可以使用atomic类模板,定义出需要的任意原子类型
atmoic t; // 声明一个类型为T的原子类型变量t
注意:原子类型通常属于"资源型"数据,多个线程只能访问单个原子类型的拷贝,因此在C++11中,原子类型只能从其模板参数中进行构造,不允许原子类型进行拷贝构造、移动构造以及operator=等,为了防止意外,标准库已经将atmoic模板类中的拷贝构造、移动构造、赋值运算符重载默认删除掉了。
#include
int main()
{
atomic<int> a1(0);
atomic<int> a2(a1); // 编译失败
atomic<int> a2(0);
a2 = a1; // 编译失败
return 0;
}
除此之外,由于锁控制不好时,可能会造成死锁,最常见的比如在锁中间代码返回,或者在锁的范围内抛异常。因此:C++11采用RAII的方式对锁进行了封装,即lock_guard和unique_lock
1.std::mutex
C++11提供的最基本的互斥量,该类的对象之间不能拷贝,也不能进行移动。mutex最常用的三个函数:
函数名 | 函数功能 |
---|---|
lock() | 上锁:锁住互斥量 |
unlock() | 解锁:释放对互斥量的所有权 |
try_lock() | 尝试锁住互斥量,如果互斥量被其他线程占有,则当前线程也不会被阻塞 |
注意,线程函数调用lock()时,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线程函数调用try_lock()时,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2.std::recursive_mutex
其允许同一个线程对互斥量多次上锁(即递归上锁),来获得对互斥量对象的多层所有权,释放互斥量时需要调用与该锁层次深度相同次数的 unlock(),
除此之外,std::recursive_mutex 的特性和 std::mutex 大致相同
3.std::timed_mutex
比 std::mutex 多了两个成员函数,try_lock_for(),try_lock_until()
try_lock_for()
接受一个时间范围,表示在这一段时间范围之内线程如果没有获得锁则被阻塞住(与std::mutex 的 try_lock() 不同,try_lock 如果被调用时没有获得锁则直接返回false),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则该线程可以获得对互斥量的锁,如果超时(即在指定时间内还是没有获得锁),则返回 false。
try_lock_until()
接受一个时间点作为参数,在指定时间点未到来之前线程如果没有获得锁则被阻塞住,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则该线程可以获得对互斥量的锁,如果超时(即在指定时间内还是没有获得锁),则返回 false
4.std::recursive_timed_mutex
std::lock_gurad 是 C++11 中定义的模板类。定义如下:
template<class _Mutex>
class lock_guard
{
public:
// 在构造lock_gard时,_Mtx还没有被上锁
explicit lock_guard(_Mutex& _Mtx)
: _MyMutex(_Mtx)
{
_MyMutex.lock();
}
// 在构造lock_gard时,_Mtx已经被上锁,此处不需要再上锁
lock_guard(_Mutex& _Mtx, adopt_lock_t)
: _MyMutex(_Mtx)
{}
~lock_guard() _NOEXCEPT
{
_MyMutex.unlock();
}
lock_guard(const lock_guard&) = delete;
lock_guard& operator=(const lock_guard&) = delete;
private:
_Mutex& _MyMutex;
};
通过上述代码可以看到,lock_guard类模板主要是通过RAII的方式,对其管理的互斥量进行了封装,在需要加锁的地方,只需要用上述介绍的任意互斥体实例化一个lock_guard,调用构造函数成功上锁,出作用域前,lock_guard对象要被销毁,调用析构函数自动解锁,可以有效避免死锁问题。
lock_guard的缺陷:太单一,用户没有办法对该锁进行控制,因此C++11又提供了
unique_lock
与lock_gard类似,**unique_lock类模板也是采用RAII的方式对锁进行了封装,并且也是以独占所有权的方式管理mutex对象的上锁和解锁操作,即其对象之间不能发生拷贝。**在构造(或移动(move)赋值)时,unique_lock 对象需要传递一个 Mutex 对象作为它的参数,新创建的unique_lock 对象负责传入的 Mutex 对象的上锁和解锁操作。使用以上类型互斥量实例化unique_lock的对象时,自动调用构造函数上锁,unique_lock对象销毁时自动调用析构函数解锁,可以很方便的防止死锁问题
与lock_guard不同的是,unique_lock更加的灵活,提供了更多的成员函数
上锁/解锁操作
:lock、try_lock、try_lock_for、try_lock_until和unlock修改操作
:移动赋值、交换(swap:与另一个unique_lock对象互换所管理的互斥量所有权)、释放(release:返回它所管理的互斥量对象的指针,并释放所有权)获取属性
:owns_lock(返回当前对象是否上了锁)、operator bool()(与owns_lock()的功能相同)、mutex(返回当前unique_lock所管理的互斥量的指针)。#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用互斥锁和条件变量实现交替打印数据
int main()
{
int n = 100;
int i = 0;
condition_variable cv;
mutex mtx;
bool flag = false;
//打印奇数
thread t1([&]{
while (i < n)
{
//加锁
unique_lock<mutex> lock(mtx);
//flag是false时会一直处于阻塞状态,直到flag变为true
cv.wait(lock, [&]{return !flag; });
cout << std::this_thread::get_id() << "->" << i << endl;
++i;
//防止该线程在自己的时间片内多次成功竞争锁,多次打印
flag = true;
//唤醒其他线程(一个)
cv.notify_one();
}
});
//打印偶数
thread t2([&]{
while (i < n)
{
unique_lock<mutex> lock(mtx);
cv.wait(lock, [&]{return flag; });
cout << std::this_thread::get_id() << "->" << i << endl;
++i;
flag = false;
cv.notify_one();
}
});
t1.join();
t2.joi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