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节日引发的“灾难”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又是一年的七夕情人节,许多年轻的朋友打算趁此机会潇洒走ー回,逛商场买礼品来送恋人,这种少则几百多则数千元的甜蜜消费,在不少人看来再也正常不过。小编归纳出情人节消费趋向于三种:一是将其娱乐化,二是将其商品化,三是将其荒诞化。显而易见,情人节商品化是最鲜明的特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在情人节上消费力远胜其他国家。无论是传统的七夕情人节还是西方情人节,虽然时间有差异,但是都会对消费起拉动作用。情人节已经成一种文化资本和创造出的符号,这个节日给商品赋予浪漫的意义,而商人们人为地建立起一种商品与浪漫之间人为的关联,目的是让人们想到浪漫,就想到商品,想到消费,形成商品与浪漫之间的等式。“爱ta就给ta买买买”已经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口头禅。

小徐是一个小职员,三年前交了个女友,每年都会在一起过各种节日。无论是“2·14”情人节的玫瑰和烛光晚餐,还是七夕的旅游度假,年底还有圣诞晚餐和礼物,过节的花费逐年上涨。之前情人节小徐为了不输给段子里“别人家的男朋友”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刷光了花呗白条的额度斥重金给女友买了奢侈品牌的商品作礼物,又按照惯例去吃了顿高档西餐,当然玫瑰也是必不可少的。屈指一算,小徐这个节日至少花了五位数。看着女友惊喜又感动的神情,小徐觉得物超所值。于是尝到甜头的小徐如法炮制,每个节日都准备了不菲的礼品。日积月累,分期后的账单越积越多,小徐完全没意识到之后自己的生活会因此被彻底打乱、。

原来,小徐之前为了通勤方便贷了款加上工作以来的积蓄买了部车。原本的工资在每月还完贷后,日常开销只能勉强维持。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小徐所在公司的经营计划,公司的降薪对小徐简直是毁灭性打击。现在又加上了之前欠下的巨额账单,这让小徐十分的茫然与无助。

小徐抹不开面子和父母开口,又不想赔掉车子在家人朋友面前没面子,只能通过以贷还贷的方式惊险的”走在逾期的边缘“。终于,一次奖金的取消成了压倒小徐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催收的电话也从礼貌提醒变成了言语不善的警告。每天感受着同事不善的目光,看着满屏的未接来电,小徐终于支撑不住,和家人坦白,卖掉新车又用掉大笔父母的养老金才还清了贷款。


七夕原本是有一个浪漫的日子,情人节原本是个甜蜜的节日。但是随着广告的增多和攀比心理的增加,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浮夸、铺张浪费、不切实际的消费层出不穷。简单、温馨地过情人节无可厚非,营造点浪漫气氛也属正常。而一旦被潮流牵着鼻子走,反而会失去情人节的温馨味道。对待情人节,年轻人的消费观应该趋向更加理性、务实,逐步从追求花哨的形式,转而追求温馨的内涵,如果你的情人节变成“情人劫”,或许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爱情如何不被“消费”绑架,怎样躲避和化解“情人劫”,这是一道值得年轻人思考的课题。

快来和小编分享,今年你的情人节是怎么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节日引发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