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不忘初心
刚开始的时候我在烦恼为什么要写个人总结???平时该发生的事情还解决的也解决,后来才明白工作总结更深层次的含义。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一种书面文体.它所要解决和回答的中心问题,不是某一时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工作总结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工作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寻找出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错误,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一是总(过去的工作),二是结(工作的经验,教训,规律)
一、五月份工作反思:1、孩子保育方面的反思,我们班家长不止一次的提出保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还是发生了很多不够细致的方面,通过高园的分析,首先面对事情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存在问题。没有重视也没有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法,合理的做法,班级孩子稳定了,老师的状态还处于孩子比较混乱时期,孩子不稳定的出现小细节问题,家长还能理解,但是孩子入园已经将近两三个月了,如果还是出现任何细节问题就不是孩子的问题,是老师不够细心,没有照顾到位。也是我管理上的失误,以及和搭档之间没有沟通到位,导致班级工作存在纰漏,经过相互沟通交流,孩子不仅要在离园时检查仪容仪表,一日活动中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面容、衣服、裤子、鞋子。要做到发现孩子有不干净的地方及时处理,解决,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说出问题才去解决。2、课程方面的引入班级日常、做到两组公共课每天进行,让两组真正融到一起。美工陶艺课没有进行,班级常规秩序(每个时间点,在教室不乱跑,有序排队)这个努力朝向,现在和孩子讲课程的时候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和他们上课时也掌握一定技巧。音乐游戏带他们玩了很多,孩子特别喜欢 ,老师应该多一些创新,带孩子做不同的事情。(绘画、音乐、律动)3、与孩子之间的对话,孩子稳定了,老师与孩子对话应该是客观的、积极的、主动的。我们班孩子太过自我了,对于老师的概念没有深刻认识,和他们相处方式太过随意,孩子跟你虽然很亲但是缺少对老师的尊重、认可,在组织任何活动前,应该把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
二、阅读、听书:《指南》每个领域都有孩子自身发展的能力要求,会让老师有把尺,把握好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学的过程有清晰的目标。《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同时,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三、搭档沟通:有事不怕事,事事常沟通,情绪在沟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情绪稳定其实是一项非常高级而难得的能力。心理学家把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叫做“情绪智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建设性地表达情绪,清晰诚实地对待自己当下的心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说出来,也不一定非要有所行动。你可以理性地去思考,探究自己产生这样情绪的过程本身,让自己知道,你在恼怒什么,或者为了什么事情沾沾自喜,然后,用口语化的表达精准地阐明你的情绪。同时,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分享感觉也至关重要。
要避免产生一些由完美主义、对他人赞同的极度渴望、对不良情况的侥幸心理、对因果关系的强行链接、 对生活失去信心以及对灾难预期的过度担心等情况所导致的负面内言。以更具逻辑的情境分析取代任何非语言思考,往往能减少无益的情绪,从而能更有自信更有效率地沟通。
四、学会求助:当别人分配一个工作任务的时候,会把它看得很重,认为这是在考核我们的能力,心里很紧张,觉得一定要好好表现,交出一份好的成绩单。也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工作思维,做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以学校那种应试思维来面对工作。而长期的应试教育让我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就是一定要独立完成。在工作中,我们也秉持着这种思维来做事,拿到任务的时候,总是自己在独立地思考,怎么开展完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总是自己在冥思苦想,该怎么来解决。往往自己在想半天的事情,其实问一下旁边的前辈或者这方面专业的人,也许几分钟就搞定了,但是往往那时的我不太愿意去麻烦别人,因为我有很强的意识:这是我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不能麻烦别人。于是我总是自己在摸索,虽然最后事情可能也顺利解决了,但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影响了效率。凡事主动求助,找到合适的人和方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