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工具,能自动统计妈妈群的热门话题“TOP10”,“育儿矛盾”一定能跻身前3。
前几日,在杭州,一名五旬大妈在某小区16楼楼顶欲跳楼轻生。
据当地民警描述,大妈早上因为要不要带孙子出门的问题上,与儿媳起了争执。
大妈心里委屈,一时想不开,于是起了轻生的念头。之后,经大家的几番劝说后,大妈被搀扶到了安全地带。
提起老人带孩子,很多宝妈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感激老人帮忙减轻负担,另一方面又苦恼于老人旧的育儿观念。
害怕娃着凉,硬把娃裹成“粽子”;担心娃吃得不够多,不停地给夹菜;娃的头撞到了桌子,打桌子给娃看。
育儿矛盾,为什么会一直存在?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与老人的冲突呢?
1
育儿观念不同,家庭矛盾凸显
在育儿问题上,婆媳之间的主要矛盾在于喂养、养育方式上的意见不统一,其实这是家庭内部的“权力争夺战”。
1
“我吃的盐比你们多!”
老人认为自己是孩子爸爸的妈妈,有着年轻人没有的养娃经验,因此,更适合、更有能力养育好孩子。
2
“妈,你这样是不对的!“
媳妇认为自己是孩子的亲妈,接触到了更多新时代的育儿知识,因此,更应该、更有权利主宰孩子的未来。
3
“我觉得,妈说的挺对的!”
中国男人通常都很忙。
本来志同道合的老公,出门前总会抛出一句“我觉得,妈说的挺对的!”然后出门了。
夹在媳妇和亲妈之间,只希望安安静静不要吵架就好,但这反而使矛盾激化。
2
育儿观发生分歧,我们该怎么做?
1
子女是育儿的负责人
婆婆自认为“久病成医”,媳妇靠着触手可及的育儿知识,成为”全能妈妈“,在育儿观念上,媳妇和婆婆总是很难达成共识。
>>>> 我们可以这么做:
“先说清,后不乱”,确立教育主角,解决“教育谁说了算”的问题。
有些孩子虽被老人宠爱,但没有被宠坏,原因在于子女掌握管教孩子的主动权。
确定负责人后,老人会习惯性地在背后辅助,而不是干预子女管教孩子。
2
不当孩子的面争执对错
很多宝妈提起过,每当坐下来管教孩子时,孩子就会哭闹着找“外援”。老人出面阻挠,做子女的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样下来,孩子动不动搬救兵,教育也迟迟无法进行。
>>>> 我们可以这么做:
孩子面前,老人和子女要站在统一战线上,忌硬碰硬地当面对峙,要提前和老人打好招呼。
要知道一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即家庭成员的意见相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容易使孩子的价值观发生紊乱。
孩子没有判断标准,就会“钻空子”,哪一方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
3
耐着性子多沟通
当育儿老规矩和新方法发生碰撞时,如果听到“妈,你这样是不对的!”“不要再给娃夹菜了!”等带有批评、总结性的话语,老人从心底里是反感、排斥的。
>>>>我们可以这么做:
耐着性子多沟通,把知道的科学育儿理念简单明了地解释给老人听,给老人辟谣一些错误的育儿知识。
有的时候,老人并非固执,而是我们只告诉结果,而没有讲清楚为什么,老人不明白,自然不会照做。
4
看得到老人的努力
婆婆是老公的妈,不是自己的妈,既没有数年来的养育之情,也没有初见时的怦然心动,拉上关系的就是家里的男人。
>>>>宝妈要这么做:
首先,要放宽心态,老人肯帮忙带孩子,我们要心存感激;如果不愿意,也不强求。
大多数老人带孩子时,都会付出120%的力量。因此,当育儿观发生相悖时,媳妇要肯定老人的付出,带孩子总归是不容易的。
5
同时扮演好两种角色
“男主外,女主内”并不是说老公可以做甩手掌柜,心情好时逗逗孩子,状态不佳时大小事一概不过问。
>>>>宝爸要这么做:
如果实在无法兼顾,也请尊重媳妇的育儿观念,盲目地帮着父母只能维持家庭表面的平静。
时不时的一句“我挺你”,其实,也会让媳妇的心里热乎很久很久,因为在最难平衡的关系里,男人站在了媳妇的一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