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不足,文如其人——老舍的一生

1966年8月24日一大早,67岁的老舍独自走出家门,来到北京城西北角的太平湖畔,度过了一生中最长的一个白天后,在夜色中投湖自尽。其后其子舒乙去殡仪馆领取骨灰时,被告知其父为自绝于人民的红卫兵在批斗对象,据上头交代骨灰不予批准领回。现其墓地内仅存有其生前用过的钢笔一支,眼睛一副;刻有其生前自评墓志铭:“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满族北京人,生于清末的1899年,一生经历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最为动荡坎坷的67年。生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最高荣誉,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家喻户晓的国民小说。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好作家了”,生在乱世,但老舍的人生过得美满充实。

老舍第一影响力的作品《骆驼祥子》完成于1936年。《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个人力车夫试图通过勤奋吃苦改变贫困生活而不得的悲剧故事,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悲惨的民生以及人吃人的社会现状暴露在读者面前。这部平民小说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足够大,以至于将老舍推到了文协领导人的高度。现在回看这部小说中的经典名句,在其问世八十多年后的现今依旧触目惊心: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烟酒又成了他的朋友。不吸烟怎能思索呢?不喝醉怎能停止住思索呢?;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老舍的小说多以市井小民为主角,通过底层人民的眼睛,透视社会变迁。然而,老舍本人并非市井身份。

老舍本命舒庆春,作为满族,其父亲为满族护军,享有号称铁杆庄稼的旱涝保收的收入,家庭算是殷实。然而,随着其父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阵亡,老舍的童年生活相当贫困,靠救济始入私塾,初中时同样由于贫困辍学,后考入公费师范,毕业后在19岁时任胡同小学校长。23岁时加入基督教。25岁时,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中文教学讲师。在英国的5年时间里,老舍开始大量写作,奠定了其文学写作的职业走向。31岁时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

回国后,老舍与各界青年社交频繁,期间结识学妹胡絜青,双方情投意合。老舍对胡小姐的评价是“像个日本少女,不爱吭,同为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很好学,彼此对外国名著、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史很了解,有共同语言,能生活到一起。”有友人遂说媒撮合, 老舍提出结婚须约法三章:一、愿意一起吃苦;二、愿意刻苦,学习一门专业;三,不可吵架。胡絜青一一应允,其后35年婚姻生活,和睦相处。

婚后,老舍和胡絜青遂返回齐鲁大学所在的济南,租住在趵突泉附近的一处平房。在那里住了三年,生下长女舒济。


1934年,老舍赴山东大学教书,举家迁往青岛,长子舒乙、次女舒雨相继出生。

1936年,老舍辞去齐鲁大学工作,潜心职业写作,在37岁时完成《骆驼祥子》。期间的故居现已辟为“骆驼祥子博物馆”。

1938年,在其39岁时,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长,全面负责文协领导工作,并前往重庆。次年,完成《金瓶梅》英文版并在伦敦出版,被西方学术界认可,成为战后被邀请到美国讲学的资本。

1939年,老舍在重庆写了一篇散文《我的理想家庭》,以表其远在北平的家人的思念。

老舍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后来其在北京的宅子大了太多,有19间。

“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后来的客厅接待过周总理和赙仪,以及巴金、曹禺、赵树理等文化名流。

“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后来实际上摆有齐白石为其篆刻的印章,以及冯玉祥赠送的印泥盒,均为极品,甚讲究。

“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象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后来的宅子,东西两个耳房分别作为老舍和胡絜青的书房兼卧室。子女们住厢房。

“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后来的有餐厅、厨房、厕所、门房,解放后仆人当然是没有了。

“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 解放后老舍级别很高,进出有专车及司机,估计政府配的工作需要的设置还是要有的,如电话等。

“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后来的四合院占地500平方米,院子的确超大,满园的花儿,包括两颗柿子树,至今每到秋天花开满园。

“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老舍一家共6口人,三女一子。

“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帼帼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这一家子人,因为吃的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很难想象知书达理的胡絜青常年忙乎于一日三餐、洗洗刷刷的样子,但她50年回国后专注于国画研习,是不是可能国家给安排了佣人呢?

“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的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鬈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相由心生,从这一家子的家庭合影,可以看到书香门第的清平高洁的面相。

”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老舍一家解放前颠沛流离,住过北平、青岛、济南、重庆、美国等地,直到解放后常驻北京。作为老派北京人,住的地方一定要有文化沉淀,不可铜钱气太重。


老舍的第二部旷世大作《四世同堂》完成于1944年抗战时期的重庆。小说中日占时的北平,老舍其实并未亲历,均由胡絜青向老舍讲述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和当亡国奴的耻辱,为老舍酝酿创作《四世同堂》,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四世同堂》出版时,老舍45岁时。 小说通篇警示人们亡国意味着人心里留下了仇恨,苦痛,然后没有了善意,只会苟延残喘,必须杀身成仁投身报国。如下为小说中的一些警句:

“仇的另一端是爱,它们的两端是可以折回来碰到一处,成为一个圆圈的。

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到别人的错处,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

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

越是这样无可捉摸,她越感到一种可爱的苦痛。

亡了国,也就亡了亲戚朋友之间的善心善意。

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人们会麻木不仁地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到一旁。而专注到吃喝拉撒的小节目中去。

一个亡了国的人去安慰另一个亡了国的人,等于屠场中的两头牛相对哀鸣。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

地道的中国人,带着他的诗歌、礼义、图画、道德,是会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


当时在重庆北培的故居,现已辟为“四世同堂纪念馆”。次年,小女舒立出生。

1946年,作为《金瓶梅》的翻译者,老舍受邀赴美讲学,期间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在美国的三年经历,却成为老舍在文革时被批斗的主要罪状之一。

直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国之际,在总理的亲自邀请下,老舍举家回国,定居北京,结束了持续二十五年的漂泊一生。

回国后,老舍好事连连。先是在1950年,在其51岁时,购置了其40岁时构思的理想宅子,一处占地500平方米的四合院,现辟为老舍纪念馆;


1951年,在其52岁时,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据说是该荣誉的首位获得者。二年后,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1957年,在58岁时,老舍发表了反映从清末到新中国解放期间,这段旧中国的历史悲剧的旷世之作《茶馆》,走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通过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的对白,历数了半个世纪来国家的悲惨经历。看看其中的对白是那么的冷酷无情:

“当人是兽时,钱便是他的胆子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

死马当活马治?那是妄想!死马不能再活,活马可早晚得死!

这年头让人高兴的事一件没有,让人笑的事见天都是。

时代是英雄的时代,生活是人民的生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胡说,不害人吃什么

莫谈国事!

即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


之后老舍着手编写自传,可惜没有完成,因为在紧接着的没完没了的运动中,忙着寻找新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光辉亮点。

直到1966年8月下旬的一场批斗的到来,老舍在无尽的绝望及无奈中,投湖了却自己忙碌的干干净净的一生。直到1980年以后平反昭雪,得以在八宝山重修墓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老舍的一生通过其留下的作品,并不会被世人遗忘。

老舍的一生,可用其赠臧克家的题字来概括,“学知不足,文如其人”


另外,其夫人胡絜青的余生还算平静。在1950年回国后,胡絜青在其45岁时开启第二人生,拜齐白石学国画,日后成为了中国画坛上一位杰出的女画家。

1992年,在胡絜青87岁时,将其留下的几百张画、几百张字称作像脚印,证明她没有白白地来到了人世:

“我选出了几十幅画,印在这里,远远看去,的确象一串稀稀疏疏,歪歪扭扭的脚印,祗是为了多添一个实证:有人跋涉过,攀登过,寻求过,全是为了把美奉献给人间。”

2001年胡絜青卒于北京,终年96岁。

吴峥嵘 于2020年6月1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知不足,文如其人——老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