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这件事,竟然隐喻了这些

乳房是孩子的第一个客体,也是一个人最原初的客体关系

      国家一直倡导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任何一种奶粉都无法替代的,而且母乳喂养可以帮助产妇更好的康复。今日,听了武志红心理学的课,才知道,母乳喂养原来还有另一层含义。

      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新手妈妈问我一些婴幼儿护理或者母乳喂养上的问题。以前也会告诉她们,用心去感受宝宝的,便会越来越懂得孩子的需求。母亲与孩子之间,有一层很微妙的感觉,哪怕他不会说话,他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告诉我,让我感知他当下的需求。可能,这是孩子的灵性!

图片发自App
从“吃”看你的关系质量

“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着内在的关系模式,反映着童年的关系模式。比如说,当下你怎么吃饭,用什么方式和食物打交道,反映着你小时候怎么吃奶,用什么方式和妈妈的乳汁打交道。”

      怎么吃饭这件事,反映了我们怎么吃奶,反映我们和妈妈以及其他女性的关系质量。

      他对食物没有强烈的兴趣与欲望,也不会对某一种食物特别喜欢或者抗拒。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得到满足感有关。

      而Dodo对女性,似乎也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对于同学的妈妈或者我身边的女性朋友,他会从一开始的害羞,很快发展到熟悉。我和Dodo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好。

      哺乳期,我们一直都是按需喂养,且当时奶水足够,没有额外增加奶粉。10月龄时,我白天上班,他喝奶粉,晚上我依然会给他吃母乳。而断奶的过程,都是自然过渡。

饮食障碍

“既然当下和食物的关系,是婴儿时和奶水的关系,那么病态进食障碍,就再现了婴儿时痛苦的哺育方式。”

      当过妈妈的都知道,有一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咬东西,任何东西他们都爱放在嘴里。当时看育儿书,提到口欲期。这个时期的婴儿不是想吃这些东西,而是用口去感知身边的东西。关于Dodo的口欲期,我们过渡的还不错,大多数东西他都可以咬,还专门给他买了硅胶香蕉,也用过安抚奶嘴,当时很多人说安抚奶嘴的各种不好以及难以戒断,可是没用多久,他自己就放弃这个玩意了。

      婴儿他们最重要的就是睡和吃,而这时比较好的养育,是按照他们的节奏去喂养。因为婴儿的新陈代谢很快,所以一天需要吃多次,而且间隔时间不会太长,有些是每小时或者两小时三小时就得吃。

“有些抚养者,会觉得这样太辛苦,于是不按照婴儿的需求,而是按照大人的节奏去哺育,比如一天喂奶三五次。从营养上来讲,这也许是够的,但这会让婴儿经常陷入饥饿和口欲的匮乏中。于是,当有机会吃奶时,他们就会狂吃,像吸血鬼一样贪婪。但是,因为严重没被满足,婴儿对奶水或奶水替代物,又会有恨意,于是会有吐奶行为。”

      吐奶这个现象,每个孩子都出现过,我们常说的吐奶,其实就是打个嗝,奶水就从嘴里流出来了,这很正常。而武志红老师所说的吐奶,是一种使劲的主动行为。

      之前有个朋友问我,宝宝吐奶,有时全吐出来了。当时我认为是宝宝吃太多了。其实,大部分抚养者都有这个问题,总怕宝宝吃不饱,觉得自己奶水不够,孩子没多久就饿了,又要吃母乳了。于是,在长辈的压力之下,额外增加了奶粉。

武志红老师认为,婴儿没有被满足,认为婴儿是在用吐奶这种行为,表达自己的恨意。那,如果婴儿过多的进食,吐奶,会不会也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呢?

进食过快

      与某些朋友进餐时,会发现他们吃得很快。有些朋友说是因为小时候家里孩子太多,吃得慢会没东西吃,所以养成了吃饭很快的习惯。而我父亲,吃东西也特别快,不知,他这样的习惯,是不是因为匮乏感以及爱的缺乏呢?如果真的慢下来,他会流泪吗?

那些吃得快的朋友,在满足自己时,一定要慢慢吃,去体会吃的过程中,自己的各种感受!

总结:武志红老师的这节课,说明了我们的哺育方式,对于孩子如何和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客体建立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今日得到

怎么吃饭这件事,反映了你怎么吃奶,反映了你和妈妈的关系质量,也决定着你和其他女性的关系质量。不仅如此,因为妈妈几乎是婴儿的整个外部世界,所以这还影响着你和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质量。
作为第一个重要客体的乳房,既是真实的,又是象征性的,是指食物以及背后那个提供食物的客体。只要能让婴儿和食物提供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来,这就是一个好的命运原型。

明天,我们聊聊武志红老师推荐的:亲密育儿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饭这件事,竟然隐喻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