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本好书。
书中提到: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
那么,这篇文就借书中的小案例,来说说孩子的感受。(书中正文P34)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案例中的父亲太野蛮,他需要上课,学点儿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有了正确的方法,后面的灾难完全可以避免。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要根据孩子的感受做出回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那我们就一一道来,看孩子的感受。
【场景】早餐时间,儿子玩空杯子(猜,可能是已经吃完早餐了),爸爸看报纸(作者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这个词。事情放在现在的话,改成“父亲看手机”更贴切。)。父子俩没有交流。
【猜儿子感受】无聊,有点儿孤独。
【大胆分析】早餐时间也是难得的亲子时间。如果父亲能看到孩子的无聊,就可能会陪他玩游戏,或者和孩子一起聊天,或者自己真的很忙,没空陪孩子一起玩儿,就拿给孩子好玩的玩具,孩子也就不会那么无聊,去玩一个空杯子,也就不会有打碎杯子等后续事件了。
第一次可以挽救的机会,就这么被父亲忽略掉了。
【第①轮对话】
父亲:“你会打碎它的。你总是打碎东西。”
儿子收到的信息是什么?
是“父亲不信任我,父亲认为我很无能,我很差劲”。
儿子认为自己“不被认可,被贬低”,所以他竭力为自己辩护,“不会的,我不会打碎它的”。儿子在维护自己的形象:我有能力保护好杯子,我是靠谱的。言语中还透露出一丝反抗的力量。
如果父亲担心儿子打碎杯子,那就直接说“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同时给儿子他喜欢的玩具,譬如小汽车、皮球等。如果能陪孩子一起玩,那就更好了。
父亲没有这么做。结果杯子就真地如他所愿,碎了。儿子非常配合父亲的咒语。
第二次可以挽救的机会,没了。
根据第②轮的对话,推断:儿子哭了。有可能是被杯子摔碎的声音吓着了,更多的应该是怕父亲批评他,他的哭声传递的信息是害怕、紧张、恐惧、无助、内疚、惭愧。
如果父亲看到儿子的感受,父亲可能会说:“玻璃杯子很容易打碎的,杯子碎了,你哭得很伤心,也害怕爸爸批评你。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杯子碎了可以再买,没有伤着你就好。爸爸更关心你的感受。”
猜:儿子会怎么做呢?他肯定会非常感激爸爸没有责备他,说不定还会说:“爸爸,我下次一定会注意的,我马上收拾这个烂摊子”。
爸爸接下来会抚抚儿子的头或肩膀,和孩子一起收拾烂摊子。
想象总是很美好,现实总是很残酷。父亲第三次失去挽救的机会。
【第②轮对话】
我们看父亲的话:“你就大声哭吧。你真是个笨蛋,屋里所有的东西都被你打碎了。”
(请自行脑补父亲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父亲没有看到正在哭的儿子的感受,更没有安慰儿子,反而骂他“笨蛋”,贬低人格。他认为,儿子这件事做砸了,整个人都变坏了。
对儿子来说,他自己吓哭了,还被骂做“笨蛋”,人格受到侮辱,无疑是雪上加霜。
儿子的话“你也是笨蛋,你打碎了妈妈最好的盘子”。什么意思呢,“我是笨蛋,你也是笨蛋”,儿子现在承认自己的确是笨蛋了。
前面儿子还在说“不会的,我不会打碎它的”,他认为“我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很靠谱的,是有能力保护好一个杯子的”。现在呢,他认了,“我的确是个笨蛋”,同时父亲也是笨蛋,因为他打碎了妈妈最好的盘子。在这里,儿子用父亲的逻辑,用确凿的事实定义了“爸爸也是个笨蛋”,成功地反击了一下。为儿子的学习力点赞!
这时候,儿子的感受:害怕与紧张减少,内疚、惭愧也少了,有些委屈、无助,同时有一丝愤怒,坚决,抗议的力量增强。
父亲如果可以看到儿子话语里的委屈和小反击,他可以回应:“噢,你说的倒是真事儿,我前天刚打碎了你妈妈最喜爱的盘子,可也不能因为我打碎了盘子就说我是笨蛋啊!哦,我明白了,我也不能因为你打碎了杯子,就骂你是笨蛋,你只是打碎了杯子,你这个人并不是坏人。是爸爸错了,爸爸不该胡乱地说你是笨蛋,爸爸请你原谅。”
但是,事与愿违,父亲第四次失去机会,离悲剧发生又近了一步。
【第③轮对话】
父亲认为“老子骂你笨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这个小子怎么还敢顶嘴呢!你太没礼貌了。太没教养了!”(这话语是不是很熟悉呢?)
儿子呢,与理据争,他现在已经承认“我没有礼貌,但你也没有礼貌,我是跟你这个老爹学的。我是错了,但你先错的;我是小错,你是大错。”
父子两个互相攻击。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儿子此时的感受:害怕、紧张、内疚、惭愧几乎没有了,委屈、恼怒、暴躁和愤怒升级。
这时候,如果父亲意识到儿子的委屈和恼怒,以及自己的无礼和坏榜样,他可以说:“哦,真抱歉,儿子,爸爸实在太不讲理了,是我带坏了你。谢谢你提醒我,我马上停止我的蛮横不讲理,我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无礼。”
第五次可以避免悲剧的机会,再一次擦肩而过。
【第④轮对话】
此时,父亲已经失去理智,他怒火中烧,开始歇斯底里,强势命令儿子“你不许再说话!马上站起来回你自己的房间去!”
儿子也恼羞成怒,害怕恐惧早已无影无踪,很坚决地激惹爸爸“来呀,逼我呀!”
此时儿子已经由被动防御变成了主动出击,他成功地控制了爸爸的情绪。
被激惹的爸爸占有体力和身高优势,他成功地打了儿子,但也遭到了7岁儿子的蛮力反击。战争升级,父亲的手破了,儿子离家出走。
请想象儿子离家时的感受:疲惫、绝望、沮丧、厌恶、恐惧、不知所措……
父亲如果意识到儿子的上述感受,他会抱抱绝望、恐惧、不知所措的儿子,对儿子说:“都是因为爸爸太冲动,太野蛮,打了你真是不应该。请你原谅爸爸。”
父亲哪里还能看见儿子的感受。
第六次可以避免灾难的机会,愤怒的父亲终究没有能力抓住。
儿子的出逃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暂时的保护,不然肯定会被老爹暴揍的。
最终,出逃的儿子深夜回家了,全家人心烦意乱。谁会把这个结果和一个空杯子联系起来呢?
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避免糟糕发生的,就因为父亲对儿子的感受视而不见,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能力感受到儿子当时的情绪,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无礼和蛮横,所以大把的挽救机会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过了。觉察是一种能力,这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
表面看起来,这件事情结束了,但它对儿子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如果不做积极调解和干预的话,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他的成年,甚至他自己的小家庭。代际影响就是这么回事儿。
一句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就是说,不怕犯错,就怕你不知道错。不怕犯错,就怕你不知道改错。
我们常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因为人在情绪中处理问题,只会让冲突升级。这个小案例,短短四个来回的对话,一步步地呈现出了愤怒的产生过程。由此引发的思考,有长长的一串串。愤怒可以表达,但不是愤怒地表达。人在愤怒中做事情,只会伤人害己破坏环境。
根据孩子的感受回应,而不是针对孩子的言行反应。这是尊重孩子,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密码。
父母需要学的,就是破译密码。父母带上那份觉察,不断成长自己,才是教育孩子、引领孩子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