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寺的风铃

        从褒禅山归来,记在心里的不是那幽深的华阳洞,而是禅寺里塔顶的风铃,它在风里轻轻摆动,传来叮当的声响,一直萦回在心头。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人迹罕至的不仅是昏暗曲折的华阳洞,整个褒禅山游人也极少,很长的时间里只我一个人。

        出洞后是慧空禅院,青石孤垒,甚为寂寥。折身向南往褒禅寺,是一条曲折的小道,两旁立着许多高大的松树,间杂着一些不知名的乔木,缠着青黑色的藤。

        “幽泉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虽未见幽泉,日色冷青松是不错的,冬日的阳光透过繁密的树柯,斑驳在路上。偶见几只飞鸟从眼前闪过,划过一道微影,消失得无踪。

        没有多远,褒禅寺矗立在了眼前。蓝天,绿树,红瓦,黄墙,一片静穆。褒禅寺建有牌楼,上书“慧褒道场”四个金色大字。沿石阶而上,入山门殿,殿前伫立着两尊石狮,门楣上书“褒禅寺”三个鎏金大字。

        殿内佛像威严,金光流动。门边老僧,端坐无语。案几上檀香的烟雾袅袅地升腾弥散,香气淡雅而温和,幽微而绵长。

        大殿的后院有一株高高的木芙蓉,开着碗一样大的花,白的圣洁,红的端庄。

        花开总有落时,无论冬春夏秋。风雨几度,化一抔泥,化一缕烟,为谁开?为谁殒?谁的流年里,见证了她的芳华?谁的青衫上,裰满了她的哀伤?

        玉佛殿后,有高耸入云的舍利塔,通顶九层,外廊分出六角,盖琉璃瓦,塔身由花岗岩石质砖砌成,朴素而不失庄严。

        碑铭上说塔最早修于唐宋,有千年的历史。旧塔在文革中被炸毁了,新塔是几年前新建的。

        我顺着里面幽暗的阶梯,盘旋而至顶层,视野一下子阔大起来:东有灵芝山,树木参天;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西有碗儿岭,相传一罗汉出生于此,饮食后投碗于岭上,至今仍见坐卧痕迹。

        塔顶的飞檐上,挂着许多的风铃,青黑色的,有碗那么大。山风徐来,它在风里轻轻摆动,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当,清脆悦耳。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心宇一下子澄澈起来。

        极目处,青山绵绵。回眸间,山花黙黙。塔之下,檀香缕缕。眉睫前,风铃咚咚。你的情思纤纤莽莽,随着这叮咚声飘向悠远的时空。

        这样的风铃不止一次听闻,年少时去镇江,在金山寺的屋檐上,微风轻起,那一份叮当伴着寺里宏远的钟声,让人心惊又心静。

        后来到钟山的灵谷塔,在牛首的宏觉寺,在西安的大雁塔,在青海的塔尔寺,都有这样的风铃,无风时静黙,风起时清越。

        实际上,只要你留心,天下的寺檐塔尖都挂着这样的风铃。它起于何时?为什么庙宇寺塔上要挂风铃呢?

        风铃又称作“风铎”、“宝铎”,史书记载中国的风铃最早出现于北魏时期,一开始用于装点佛塔。《洛阳伽蓝记》记载:“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至于高峰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音,闻及十里。”

      自北魏以降,不仅在塔上悬铃,而且寺庙殿、阁、塔等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估计是为了使建筑上精美的图和壁画不被鸟雀筑巢破坏,故悬铃而驱之。佛家思想融入中国后,它与大自然碰撞的声音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庙宇中的风铃有三种含义:惊觉、欢喜、说法。

        “浑身似口挂虚空,不论东西南北风。一律为他说般若,叮叮咚咚叮叮咚。”风铃在此成为了一个警醒世人修行的媒介与指向,是谓“惊觉”。

        风铃之声在喧嚣世间赠予人宁静、祥和,让人不忘法喜,是谓“欢喜”。

        风铃更是被比作佛音,佛幻化作“风铃相”,为世人讲述真理,是谓“说法”。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世人莫不经受。生老病死无可避免,而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何尝不是人的贪恋所引起的痛苦?苦海无边,当清越的铃声响起时,回头方是岸。

        在尘世的喧嚣之外,在九万里的心田之上,风轻轻的拨动廊沿下的风铃,梵音扑面,声声入耳,迷茫者心弦流转,顿悟开怀,直达慧根。

        “叮——当”“叮叮——当”。褒禅寺塔上的风铃像是一位宽厚的师长,温言软语,春风化雨,潜入脑腑,使人心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褒禅寺的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