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Alison
不想总是跟恋人吵架?今天来点干货!这里有4个概念和1种说法方法,教你全新的恋爱姿势。
4个概念
滑动门时刻
伴侣对你发出需求信号的时刻,这一时刻选择“面向”或者“背对”伴侣,会直接影响到伴侣的感受。
“我今天在公司烦透了。”(我想跟你说说我的烦恼)
“你今天怎么样?”(跟我分享你的生活)
“你觉得我该怎么选择?”(帮我出出主意)
“你觉得我做得怎么样?”(夸夸我的成就)
“我有没有跟你说……”(对我的话题有所回应)
“你能把地拖了吗?”(帮我分担家务)
“看我的新衣服怎么样?”(关注我)
“一起看个电影吧!”(共度二人时光)
小到顺手扶一下油瓶,大到共同规划财务,伴侣时常表现出对你的需求。
“面向”就是对伴侣的需求有所回应,“背对”就是忽视或者拒绝。
生活中的“滑动门时刻”,积累了伴侣的感受:你对TA是否支持、能否让她信任等。
TIPS
识别“滑动门时刻”,并“面向”你的伴侣。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神经大条的人,识别伴侣的需求可能需要一定的训练,但尝试着有意识地关注这一点会对你有好处。
当你们在争吵的过程中,排除情绪的干扰和语气上的失控,去寻找这些需求尤为重要。你的伴侣可能因为其他事迁怒于你,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找借口跟你吵架,这时候了解伴侣真正想说什么就变得格外重要。
人们的言行总是有其内在动机的,寻求倾听、陪伴、关注、支持,甚至肢体接触,无论是精神还是行动上的,从现在开始在和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试着寻找表露出需求的言语吧,这会让你成为更敏锐且能共情的人。
“面向”这个词,提醒你正视伴侣的需求,但并非要求你全部满足。
“正视”是一种态度,例如当伴侣提出想要出行的计划,但由于工作安排你确实无法满足,那么对对方的愿望表示理解是第一步,其后你们可以探讨替代方案,如推迟出行、鼓励伴侣与同性好友一同出行、你争取提前完成工作并与上司沟通休年假的时间……
生活中充满了需要协商乃至妥协的时刻,但如果是双方共同“面对”,这些就只不过是和谐生活中的一部分。
面对“滑动门时刻”,如果你时常以“背对”的姿态忽略伴侣的感受和需求,事后又不做出修补,对方很可能会缺乏安全感和信赖感,会感到不被支持。
情绪盒子
把伴侣相处时的状态分为美好盒子、中性盒子和糟糕盒子三种,实验证明,能保持多数时间在中性盒子里的伴侣更幸福。
相比创造美好的时刻,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伴侣之间能够以稳定平和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交流、摩擦乃至争执是至关重要的,这影响到双方对这段关系的综合判断。
TIPS
创造更多美好,尽可能让双方待在中性盒子里。
一段恋情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可能包括初次见面、第一次约会、纪念日惊喜、共同旅行等罗曼蒂克的重大时刻,当然一些温暖的小确幸也包括在内。
除此之外,每对伴侣不得不面临一些不愉快的争吵、冷战甚至分手,某些刺耳的话、曾经犯过的错,都挥之不去地储藏在糟糕盒子里。
更多时候,生活只是日常的早午晚安还有行踪汇报、未来计划的分享、柴米油盐等,没有太大情绪感知地放在中性盒子里。
如果想要建立长久的关系,就要试着减少糟糕的时刻,引导它向中性盒子里储存。
铭记这一点,你可能会在想要乱发脾气或者对伴侣恶语相向的时候,问问自己“我要让这件事成为纷争的导火索,最终演变成TA内心的不愉快或伤痛,还是平复一下心情告诉对方我可能需要一点安慰一个拥抱”?
蔡格尼克效应
人们会很快忘记已经完成的事,但对未完成的事耿耿于怀。比如说到一半的话,没吵出结果的架,只要最终没有达成相互谅解,这段不愉快的记忆就会成为挥之不去的“旧账”。
TIPS
把架吵完,把话说完,把心结摊开。
人们可能误以为有些事避而不谈会比较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越是刻意回避的问题越成问题,越是没吵完的架越如鲠在喉。试想你和伴侣间可能曾经有过无数小摩擦,为什么有些变成了频繁拿出来翻的“旧账”?而有些早已经烟消云散?因为我们更在意那些“未完成事件”。
何为达成谅解,这并非表示让任何一方完全满意,而是双方对事情的处理方式都可以接受。这可能需要真挚的沟通和理解,还需要一些让步和妥协。
举个例子,你的伴侣添加了前任的微信,你对此很不爽,你们大吵一架,最后伴侣很不情愿地删掉了前任的微信,并且表示“删了,满意了吧,别说了OK?”
这是一个“已完成”的信号吗?
并非如此,你会感觉他并不乐意,且在不知道他到底出于什么考虑加了前任微信的情况下,怀疑这件事可能还会发生,尤其是他拒绝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让你感到话没说清楚,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所以在后来的吵架里,你又提起这件事。
而在你的伴侣看来,他已经满足了你的要求,对你“翻旧账”的行为,深感不可理喻。
无效或中断的沟通,是让糟糕盒子持久存在。
情绪消除or情绪协调
情绪消除:试着让对方忽略自己的情绪,“别想了,让它过去吧……”
情绪协调:试着理解对方的情绪,“你现在感觉……”
TIPS
理解先于建议,在对方没有要求你提建议时甚至可以省略建议。
你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情绪消除几乎等同于“你到一边去难过吧”,让伴侣忽略他们的感受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做法只会让对方感到你不想和他分担。
在情绪上,你要永远站在伴侣这一边。也许有很多道理、正误、是非,但在情感上,对伴侣的理解和支持,是亲密关系最重要的部分。
“要是我也真受不了!”
“他竟然这样对你,你一定觉得很难受。”
“虽然她可能不是故意的,但你一定觉得很受伤。”
“你现在是不是有点无助?”
再一次强调,理解先于建议,亲密关系并非基于理性构建,更多时候是情绪与感受的分享。
如果对方想要寻求建议,在TA心情平复,感觉得到理解与支持后,自然会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例如向你寻求帮助。
1种说话方法
总结上面四个概念,伴侣间的交流应该:
识别并正视和回应对方的需求;
以更加冷静、不具攻击性的言行来减少生活中的摩擦;
在争执或摩擦中,尽可能达成双方认可的妥协和谅解;
理解伴侣的情绪,在感情上表达支持。
现在你可能要说了,道理我都懂,想吵架的时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以下是干货时间:
一个心理建设:当你在选择交流方式(高声尖叫和温和表达)的时候,再三确认自己的目标,并问问自己哪一种沟通方式离达成你的目标更近。
你可以说“洗一次衣服会死吗”,也可以说“亲爱的,你可以去洗一下衣服吗?我今天真的有点累”,哪一种能够让对方采取行动而不是恶声恶语地开始一轮消耗心神的争吵?
一个前提:尽量减少对方的防御心理。
当人们感觉受到攻击时必然会树立起防御心态,被指责的时候想自我辩护,感到人品遭受恶评的时候想奋起反击,你也很难在别人说你错的时候不去和对方争个输赢。所以不要一开始就用让对方感到受攻击的方式,增加沟通的难度。
一个公式:客观陈述具体事件+陈述“我的感受/可能的原因”+表达“我的愿望/请求解释”
举例说明:今天下午你一直没有回我微信,但是我看到你朋友圈有更新,还在群里和别的朋友聊天,我想可能是你“意念回复”过后忘记跟我说点什么了,或者你觉得不需要再回复我了,但我心里有点难受,感觉有点受冷落,你可以安慰我一下吗?我很愿意你跟我分享日常的琐事和小心情,想参与你的生活。
今天你在家里打游戏,我叫了好几声,你都没有应我,我心情很不好,你好像没有注意到,老实说这让我感觉有点孤独。我希望你下班回到家可以放松地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有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什么吗?或者多陪我说说话。
一个说明:我们很容易把情绪归因于他人,但事实上每个人需要对自己的情绪100%负责。不是“他打游戏惹我生气”,而是“他打游戏没有陪我,我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暴露出了痛苦”。
虽然我强调建立一段亲密关系,要去在意伴侣的需求,但在面对自己的需求时,我们又需要了解它本质上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所以,不要随意迁怒,尤其是迁怒于最亲近的人。
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注意“诱发情绪的事件本身”,和“我的感受”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的是你对伴侣的情感需求。一旦你将说话的重点放在攻击对方的行为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上,对方的抗拒心态、防御心理就会立刻树立,这对你们的有效沟通有害无益。
总结
学会好好说话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漫长的生活中,总会有各种负面情绪缠身的时刻,一段亲密关系要共同经历两个人的困境,必须学会减少互相攻击,增加彼此支持。
理性、克制、妥协,还有真正基于爱所表达的理解、情感支持,才是健康关系的润滑剂。
以上原则,在其他关系中也大致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