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说佛与杀佛
文 王晓辰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
1 说佛
在杭州居住了六年有余,从来没有去过灵隐寺,估摸着可能是缘分未到。
距离灵隐寺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在门口驻足,怯弱地探头望了一眼,之后便匆匆离开了。
那还是发生在三年前的事情。
三年前,没有去灵隐寺的笔者,带着妹子去了北高峰的灵顺寺(因为灵顺寺免费,而且爬山还可以锻炼身体,T_T),这个事儿此处先埋个伏笔,反正一会儿还会说起。
今年国庆节,在妹子的撺掇下,一起去了趟灵隐寺,终于一睹了古寺的风采。
说起来,除了让人感到震撼的高大佛像之外,真正引发笔者思考的却是进入寺庙后看到的一副楹联,其文如下: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
在修行的时候,要脚踏实地、立定站稳,佛法就像这身后的飞来峰,不会离你而去;
在念经的时候,不要忘记做念经的手势,这样的话不管面对哪尊佛祖,都是直面如来。
这幅楹联的妙处在于,它说背后山头却不直指飞来峰,让看客自己去联想,让楹联中的山、看楹联的人和现实中的飞来峰在当下建立链接。
此外,这幅楹联当然也不忘借机教导香客们要对信仰虔诚和笃定,告诉香客哪怕是小庙小佛也要立定脚跟、摆好姿势认真拜谒。
最重要的是,这幅楹联是进入灵隐寺之后,香客们看到的第一幅楹联,这就为大家来灵隐寺烧香拜佛定下了基调。
真是煞费苦心的安排。
而且它确实奏效了。
至少对笔者是奏效了——这个安排成功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思考,下面笔者将付诸笔墨,把自己的思考同大家汇报,顺便斗胆分享一下这副楹联中蕴藏的禅意:
对于上联,立定脚跟同立地成佛,而背后山头未必指有形之山,亦可指无形之山,甚至就连普通人也可以成为那座山头。如此,上联不妨这样解释:你要立地成佛、不动如山,就算有形的山头飞走了也无所谓,因为你早已成了那座无形的大山。
至于下联,佛语常说众生皆佛,而流于形式的拜佛如同小和尚念经未,必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在心中。佛法认为,只要对信仰笃定和虔诚,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亦都是如来,每个人都可以像释迦摩尼那样在顿悟处拈花一笑。
借着这样的强行解释,不妨让我们将这幅楹联狗尾续貂地修改一番,且往下看: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教他飞去又能如何?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纵是人面亦可拈花。
如此修改,且不说工整押韵与否,单说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可以说是真正的佛系至极了。
事实上,关于山的故事还有很多,在伊斯兰教里,最著名的当属默罕默德喊山的故事了。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出名了,所以这里不再展开,而其中心思想和这幅楹联中所表达的思想并无二致:
如果山不过来,不妨我们走过去;如果没有山,不妨我们成为山。
当然,如果你非要说这副楹联表达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那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不可以呢?
要知道,佛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任凭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此即为说佛。
2 杀佛
一般而言,能够引发思考的往往不是复杂的东西,而是简单有趣的东西。
三年前的那次北高峰之行,笔者在灵顺寺同样看到一副楹联,算得上是简单有趣,至今记忆犹新,其文如下:
灵境在心,还应上下求索
顺时从事,自能左右逢缘
不知道大家在看过之后作何感想,反正笔者看完之后当场拍腿惊呼:这楹联简直可以作为成功学大师贴在家门口的对联。
这分明就是在教你如何做人嘛。
诚然,作为财神庙,灵顺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香客带着美好的愿望登门拜访,所以它这样写不但没有问题,反倒可以说是精准投递,简直是以最直白露骨的方式告诉大家发家致富乃至做人成事的不二真理。
遗憾的是,即便这样,还是会有很多人对这幅楹联视而不见。
记得当时,笔者站在北高峰上,好事地用工程师钟爱的矩阵分析法把前来拜佛的人分成了四类:
其一,没看到楹联也不拜佛的人,这类人大概是来爬山的。
其二,没看到楹联但是拜佛的人,这类人大概是盲目迷信的。
其三,看到了楹联之后恍然大悟但不拜佛的人,这类人大概真的是为财而来,既然已经开窍,那就没必要拜佛了。
其四,看到了楹联之后恍然大悟但依旧拜佛的人,这类人才是真信徒,拜佛也许是为了感谢佛祖的点化。
在当时,笔者对自己能够想出这样的划分而沾沾自喜,但现在想想不禁觉得自己实在是小聪明,反省下来原因有两个:
第一,当时笔者看到了楹联也没拜佛,但是笔者并不是为了求财,这个分类法在笔者身上失效了。
第二,真正的佛是没有差别心的,万物本一不二,根本就不应该搞什么矩阵分析法。
写到这里,眼尖的人可能会问,什么是差别心?
简单来说,差别心就是人对主客物我的区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
太初之时,一切皆为混沌,直到盘古开天劈地,才有了天地日月的差别。
同样,人的意识在初生之时亦是一团混沌,随着对世界的不断感知和认识,量变在某天终于引发质变,意识终于走出混沌之海洋、进入有序的自觉状态,差别心就是在此时产生的。
当然,有差别心并不是坏事。正是因为有差别心,这个世界才会如此多元。西方技术的能够突飞猛进,其原动力同样来自于差别心对万物的解构。
但是,如果过分执着于这份差别,反倒是钻入了牛角尖儿,容易离题万里。
因为我们之前说过,佛是包罗万象的,是不会有差别心的。
所以回到楹联本身,“灵境在心”到底算不算有差别心呢?
别急,在给出答案之前,不妨让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相传,为了寻找下一代接班人,五祖弘忍让他门下的弟子各写一个诗偈(ji),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修行的理解和感悟。
五祖的大弟子叫神秀,是五祖理所当然的接班人。神秀写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不料五祖看后摇头,说神秀还没有摸到门道,让他重作一首。
这可难煞了神秀,搜肠刮肚之后,他死活没能写出新的诗偈。
后来神秀的诗偈被惠能听到了,惠能一听便知其中还是差点儿意思。
于是,不会写字的惠能托人将自己的诗偈写了下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到惠能的诗偈,深知惠能才是接班人的最佳人选,于是便力排众议,将衣钵传给了惠能。
成为六祖的惠能果然没有辜负这份寄托,他将禅宗的思想发扬光大,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六祖惠能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一下。现在让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灵境在心”到底算不算有差别心?
看完上面的故事之后,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心中本无一物,灵境从何而来?
如此看来,即便是灵境也是有差别心的。有灵的地方,势必就有不灵的地方。人们往往喜欢灵的地方,而排斥不灵的地方,毕竟大路易走,窄门却难行。然而,走得人多了,大路终究会变得拥挤不堪,此时曲径通幽的一蓑烟雨似乎更有乐趣和魅力,不灵的地方反倒成了最灵的地方。
那么,让我们继续追问,“灵境在心”是不是佛?
如果是的话,我们说“灵境在心”是有差别心的,那么有差别心也能是佛?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这幅不是佛的楹联为何要出现在佛门圣地的门口?
是和不是都不对,遇到这种情况,逻辑思维就宕机了,此时佛祖会说: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开口即是错,定义就是限制,一切痛苦皆是因为想得太多、说得太多。
于是佛又曰:杀佛杀祖,杀父杀母,焉能谈佛。
当然,杀佛杀祖杀父杀母并不是教唆大家真的去杀人,而是说让大家扯脱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枷锁和束缚,超越理性、打破权威和刻板的定义,完成顿悟,再次回到初心,回到最初的混沌状态——
在那里,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不过山更青、水更绿。
然而,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顿悟的前提是大量的修行外加上一点点的机缘巧合。毕竟,如果让你半夜拎着旧桶去提水,结果回来的路上桶底脱了,水全洒了,你只是在那里大呼我操,那肯定是不行的。
实际上,月夜提水是一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故事),主角是一千多年前日本的美女尼师千代野,为此她还留下了一首非常富有哲理的诗偈,其文如下:
扶持旧桶,桶底呼脱;
桶中无水,水中无月。
你看,桶没了,水没了,连水里的月亮都没了……一切的一切都没了,那我要这诸佛还有何用呢?
不若杀之。
不若杀之!
(全文完,202010,于杭州,原文载于“架构师的白日梦”)
相关图书推荐:《禅者的初心》、《禅和摩托车维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