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九

双重课程的设计及其设计原则

新的课程改革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旨在确立双重课程一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构成的学校课程。设置综合学习课程的意义,并不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构图针对“知识中心”的“学科课程”而设置“经验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人们往往把两种课程对立起来认识,把学科课程归结为“系统知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归结为“生活体验”。然而,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自都是在学习中组织“知识”和“经验”的课程。两者的差异不是“是知识还是经验”的问题,而在于“知识”与“经验”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经验”的。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科课程所排除了的现代社会以及人类与人生的切实向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经验的基本框架。“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利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贯穿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三年级至九年级实施。这种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打破了传统的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缚,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拓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它不用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根据教师的专业判断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来确定现实社会的课题从而展开的问题解决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经验、表达”的非线性单元结构来替代“目标、成就、评价”的线性单元结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这样一种学习观点一“学习是知识和经验的持续整合过程,并以此而加深、拓宽人们对自我、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学生借助调查研究、社会参与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好奇心,并形成积极的态度。学科课程偏重“学科逻辑”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偏重“生活逻辑”一一综合性的知识与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统整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师角色、学习形态和评价方式上,与“学科课程”都有很大差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它针对我国学校传统课程的缺陷,即长久以来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解结构重学术知识的灌输,造成科目林立,学习经验脱离生活脉络,学生不仅无法获得整体知识与经验,也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徒增学生的学习负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知识传递的强势架构,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统整。但是,无论偏重“学科逻辑”还是偏重“生活逻辑”,都离不开“知识”和“经验”两个要素。而且,不管是“知识”还是“经验”,都是在学习主体的活动之中、在学习主体间的关系之中形成的。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任何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双重课程需要整体设计,这种设计需要体现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凸显“生活世界”的价值。现代学校教育割断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脉络,使得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习成为被动的文字游戏和划一的个人主义竞争,大量学生处于被奴役、被淘汰的处境,丧失了学习的活力与社会意义。学生面对的“书本世界”一传统的分科主义课程,存在着三个断层一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针对“书本世界”的三个断层而提出的另一种课程元素(或是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种种综合的策略内容的综合、场所的综合、时空的综合、指导的综合,追求回归“生活世界”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活动、表达活动、交流活动).(在新课程的总体架构中,并不否定学不科课程的价值,但对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其课程背后的知识概念,课程要素(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及其教育价值,需要充分认识。等活动。

        第二原则,寻求生活与学术的交融。新的课程改革旨在打破知识与经验的二元对立的状态。生活与学术的交融,应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当于日本的“综合学习”和德国的“事实教学”。日本“综合学习”的定位和德国“事实教学”的整体设计,值得我们借鉴。按照日本《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综合学习”的定位是这样的:第一,综合学习是为学校和社区展开独特的教育实践而设置的时间框架。第二,综合学习的目标是:自主发现课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体式判断,以培育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掌握学习方式与思考方式,培育主体式地创造性地从事问题解决与探究活动的态度,从而能够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第三,学校根据上述所示的综合学习的目标,确立诸如在国际理解、信息、环境、福利、健康等横向的、综合性的课题、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课题、体现社区和学校特色的课题,立足于本校实际展开学习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