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是内容独特的文学评论集子,跟作家面对面谈论他们自己的文学创作、作品、喜好,从单纯的访谈语言字里行间就能读出不少惊喜。
文学爱好者们,或者是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或许都曾听闻过这一系列集子的名号,从多抓鱼上陆续购入这些书的时候,最为经典也是最抢手的,就是第一辑,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不懈的坚持,这本封面明黄色、有一对大大的黑色白色双引号的小书终于躺在了订单列表中,后来,拆开快递箱见到它,它神情活泼,语气愉快地说:快来读我吧。断断续续历时一个多月读完这本书,过程是轻松又充实的,让人忍不住期待下一本的精彩,也有想要重读这一本、把它当作案头书随时能翻一翻的心情。
这次对《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这本书的虚拟访谈发生在4月中旬读完本书之后的两天内,作为一名读者,我试着去发现和总结藏在它书页之中的秘密,并形成问题请它作出解答,它博学多识,不吝赐教,偶尔会停下来思索一会儿给出自己的观点,相谈完毕,宾主尽欢,合上书,走出门去,看看天上来去的云和投在大地上的光,一些思想,一些人物,就像云和光,从很远的地方而来,点染了当下的时空。这真是一次有趣的阅读之旅。
——辛冶 二零二二年
Q:我看到这些作家每个人都有手稿的照片附在其中,这是很吸引人的,手稿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能看得出他们的个人性格和习惯,风格实在是太不一样了,这说明了什么呢?作家们都很有个性吗?
A:你看到的只是最初呈现的一些浮光掠影,有人的手稿是打字机打出来的,有人是直接写在很长很长的电传打字纸上,对,是神经兮兮的凯鲁亚克,好几位会在手稿边角随意涂涂画画,可能是为故事设计人物、建筑,也可能只是写作写得无聊了一时兴起胡乱涂鸦,他们写在哪里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你能从几乎所有人的手稿上看出他们的稿子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在写作中,修改是必然和必须的。
Q:对,有的作家甚至会修改好几稿,最终的故事跟一开始想的有很大出入,那是不是就像你讲的,作家们写起东西来会由不得自己,任情节或者人物去带动故事发展?
A: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可以看到,这些作家的写作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构思好了开头与结尾就开始写,有的是只有一个让他抓狂的灵感便写起来,有的是有了人物形象,就让人物去自己展开故事了,有几位作家都说到,写着写着,人物不听话了,人物自己想说话,想自由行动,这看起来很玄妙对吧?只是我想,写作是一件很深入内心、深入精神世界的事情,作家们在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观察者,笔下的故事和人物已经处在了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故事的情境就像生长的大树,会自由地伸展枝叶,那么人物也同样会跟随其作出改变。
Q:要想体会这种不受控制,可能读者们得自己尝试着写写小说,那样就能明白是什么感受了吧。
A:是个好的建议,值得一试。
Q:我还注意到,作家们在创造一部作品时,书写的顺序与形式也很不同,比如纳博科夫是用卡片写作法,每张卡片写一段,后来打乱重组,组合加工成完整的作品,他这种方式令人印象深刻,至于米兰·昆德拉,他强调的是什么复调、变奏、旋律等这些音乐上的形式,还有别的作家,有的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开头写到结尾,有的是按人物,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跳来跳去挑自己喜欢的写,总之是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所以他们的作品也会因此呈现鲜明的个人风格是吗?
A:其实我不觉得这些表面形式是最重要的,但我们能从中得到不错的启发,比如你也可以把段落打乱重组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注意写作的韵律节奏,跟笔下的人物交朋友,等等这些跟个人习惯有关系,找到最适合表达的形式,自己最擅长的形式,就很好。除此以外你应该会注意到所有这些作家都有的共同点吧?那些共同点是作家们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勤奋,大量地写,大量地阅读,以及规律,固定的写作时间和产出。
Q:这个很难不注意到,这些谈不上是秘密的“秘籍”,却是最难做到的,是的,没有一个被称为作家的人没有做到。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A:因为写作是他们的职业,勤奋,规律,就是这一行基本的职业精神,或者说,不管做哪一行,这都是最基本的。为了避免被打扰,作家们会有一个固定的场所用来写作,就像上班一样,到了那个地方,坐下来,开始写,写到一定的目标,停止,做别的事,当然了,他们也会有一些差别,有的人是连续写上好几个月写完以后休息一下,也有的一开始用来写作的地方很局促,但大多数是像海明威或者村上春树那样,每天要写够多少字,或者是写多少个小时,即使写得顺,也会停下来第二天再继续,再比如帕慕克,每天要写十个小时。作家们的书桌是陪伴他们时间最久的物件,或许可以这样说,他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书桌前度过的。
Q:是啊,很让人感慨,作家这个职业是很孤独的,对于写小说的作家来说,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表现万物、表现世界、表现内心的杰出故事,每一个都那么不同,但这些故事,是从日复一日独自一人面对的书桌上生长出来的,那么,经历了漫长的孤独时光,在获得了名气以后,就像你所讲述的有名气的世界一流的大作家们,他们对待名气好像大多都不太自在,这名气不是他们应得的吗?
A:看起来是的,名气、人气会对他们造成困扰,作家也会不适应出名以后面对的情况,但他们的心理是强大的,名气对他们来说有利有弊吧,有的作家读到知名评论家对自己作品中肯的评价会感到高兴,有的人是不会理会那些评价的,有人甚至会因为作品的政治倾向而卷入官司中,有的被利用名气成为宣传对象,当然更多的是作品更受欢迎,被引介到别的国家,作者也得到很多收获这样的事情,名气其实不是他们关注的事情,下一部作品才是。
Q:嗯,永无止境的探索,就像对新形式的尝试,比如电影。
A:的确如此,有相当部分的大作家对电影也都很感兴趣,看过不少电影,有很喜欢的导演,本人也从事过剧本创作或者参与电影拍摄,或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这是因为小说天然具有的故事属性、艺术属性跟电影有契合的地方吧。
Q:其实相较其他,非常突出的是更多时候是阅读带给作家们持续不断的滋养对吧?
A:对,记住这些名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伍尔夫等,是相对比较受我们那些大作家欢迎的前辈作家,哦,还有很多很多,古典的、现当代的、先锋的、国内外的,因为他们一直在阅读,比如遇到好的推荐就会去看,所以他们的阅读量很大,这只是最最基本的,已经不需要再重复阐述这个方面了,不知道你阅读过多少这些作家和他们前辈的作品?
Q:啊这,实在是惭愧,其实《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中这些作家的作品我根本没读过多少,有几个作家连名字都没听过,实在是……
A:没关系的,我不就是个很好的读书索引吗?采访的这十六位作家的作品都值得一读,你从他们的谈话中又能扒拉出来不少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不愁没书读。
Q:我只是发愁大量阅读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现代人的时间纯粹用在读书上的真是太少了也太难得了,一些作家也有类似的看法吧?
A:是啊,访谈里的这些作家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这么近,或者就是我们同时代的人,有人就提到越来越多的媒介分去了以前人们用来阅读的时间,这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作家们也会思考自己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即使终将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但只要有人读、不远的以后也还会有人读他们的作品,他们就会感到欣慰。很多作家是抱有使命感的,文学的意义可能对社会没有那么直接的功效,但作家的记录思考与书写,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侧面被铭记。
Q:是的,作为一个群体,这样的沉淀会有不一般的意义,作为个人,这些作家们一个个都很有特点,他们的个人魅力虽然没有被大众直接看到,但也能从作品中感受到,还有这些访谈也一样,都很不错,是付出了很多精力进行的吧?
A:当然咯,拜访一次又一次、吃闭门羹、时间跨度很长,这些小事都会遇到,不过你也会从中发现,热爱文学的人之间深入的谈话很有意思,访谈者对被访者特别熟悉,几乎对方的所有作品都读过、所有事迹都了解,被拉着一起读诗,没错又是凯鲁亚克干的,受邀共同进餐,谈谈他们的小癖好小秘密,喜好什么,讨厌什么,就会觉得他们既是作家,又是凡人,毕竟好几位作家的第一读者是他们的妻子,子女也会在访谈时帮忙从中翻译或者做些什么事务,他们是有生活气息的大作家,不少人居住地偏僻,但烟火气还是有的,作家又不是仙人对吧,用不着那么极端。
Q:对啊,我发现不知是出于职业原因还是性格原因,这些作家们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回答得相当谨慎谦逊,这是我没想到的,难道是因为采访的对象大多上了年纪,没那么张扬了?
A:应该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出于对修辞的敏感和详密的思虑,在回答特定的问题时,他们会考虑这个问题的范围和背景,回答用的措辞也不会太绝对片面,这应该多少显露出了作家们的思维方式吧,那些访谈的问题问得深入,一些回答也就比较出人意料,棋逢对手,酣畅淋漓。
Q:是的,总之这些谈话因为用心和特别,读起来都很棒,那你会对我们读者有什么期望吗?
A:没有。你想读、感兴趣读就好了,能有那么一些些可能的心得,就很不错了,如果因此对文学有更多看法,就更好了。嗯,没有什么期待,读读看吧。
往期内容: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假作真时真亦假
《海浪》:被看透的人生啊
《青年艺术家画像》:灵魂啊灵魂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