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偶拾之“刷书”

图片发自App

都是大师读书方法的汇编,三联的《怎样读书》和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好读书》还是有差别的。

有些大家如胡适、蔡元培、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等的读书方法,两本书都有提及甚至重叠,更大篇幅的内容,不一样。

相比而言,我更偏爱《怎样读书》的排版和《好读书》内容的丰满。

即便自己平时看书不算少的,但自从升起要办一期读书社群(下月开始,收费,嗯,不会便宜)的念头后,还是陆陆续续看了不下几十本读书相关的书,以及不少学霸的读书秘籍。

我得说,如果要总结一个对任何人都适用的方法,那就是:

去看。

光靠想象,很难实现梦想。万维钢老师在《“正能量”的副作用》中的总结,特别适合用来形容付诸行动和白日梦的差别:

想象过程,相当于模拟训练;想象结果,那是精神鸦片。

查理·芒格的传记作者Jenet Lowe在一开始跟芒格说要写关于他的传记时,芒格给她开了一张长长的最爱书目清单(我的理解:看完这些你才有资格);Tony Robbins在《钱》一书中也提到,他在采访那些做到顶尖的亿万富豪前,会拼命刷对方的访谈、书籍等等资料。

芒格说过一句话:

“In my whole life, I have known no wise people (over a broad subject matter area) who didn't read all the time--none, zero. You'd be amazed at how much Warren reads--and at how much I read. My children laugh at me. They think I'm a book with a couple of legs sticking out."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没有成功是随随便便获得的。在我们看不到的背后,有别人日复一日的付出。

但的确有人在《怎样读书》中分享了自己“不读书”的经验。

这个人是孙福熙。孙福熙,散文家、美术家,曾赴法国工读。

他在《读书并非为黄金——我的不读书的经验》一文中,提到了自己少时接受的是旧式灌注式的教育,没有享受到读书的趣味,所以直到师范学校毕业,凡有书本的功课都不太喜欢。在法国工读期间半工半读,经济能力和时间精力都不允许用心读书,所以有疑问时,没有系统的知识作为判断的依据,只能乱翻书求解答而已。

即便如此,他也会从法国人的消遣,“周末或假日跑到图书馆,利用一天的时间做有益身心之事”中,感受到读书和看电影等等消遣,完全是一样的。

他不是不读书,他读的是社会和兴趣这本书。

万维钢的“精英日课第二季”有一篇特别放送,题为《你想让儿童读的和儿童想读的》,对比了中美两国儿童的阅读水平和偏好等等。结合我自己观察的结果,如文章所说,确实国内孩子的平均阅读水平,堪忧。

记得7月份去广州,因缘巧合之下逛到了广东省/广州市图书批发城,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教辅书。少量的小说类,也是不晓得从哪里来的听都没听说过的作者写的,随手翻开,质量嘛。我只能说,我自己肯定不会主动给孩子买这样的书。

可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书,孩子就爱看吗?

还真不是。

从娃很小开始,我就买了很多的童书。不夸张的说,他上幼儿园我就已经把小学阶段的课外书给筛选出来了。

可我想让娃读的,和他自己想读的,有差距。

简单说吧,我选的,是那些“经典”,娃想要的,是和同学的社交语言。比方说,他的同学们在看的《寻宝记系列》。

就像之前被人吐槽过的《查理九世》《沈石溪动物小说》等等。

要读跟别人不一样的书,需要有不合群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理由不难想象,别人谈的书和情节,你不清楚;而你自己感兴趣的,别人未必能懂。

想象一下,你的娃张口闭口跟同学们讨论《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怕不被同学们当成个傻瓜

好在我的功课没有白做。前几天娃出门,给他带了一本《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回家以后兴奋地跟我说,“妈妈,这本书太好看了。”

“好看呀?”嗯嗯。

我淡定地从书架上掏出了罗尔德·达尔的其他12本书。然后开始欣赏牛牛童鞋的脸色变化……

有些精神美食,硬塞不来。比起纠结让他看什么,保持他的阅读兴趣,要重要得多。

孩子如此,大人如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偶拾之“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