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16位伟人的原创学习法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心里的乌托邦——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昨天在豆瓣上浏览图书,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好书,日本教育学教授、学习问题专家斋藤孝著的《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

斋藤孝在书中说:学习本来的目的是让我们摆脱眼前的困境,但是如果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就很难突破现状,而想要掌握学习方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明确自己的目的;二是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方法;三是掌握“决胜球”,即掌握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方法,坚持执行,最后突破。学习一定要有意识地做到这三点,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影响你的学习效果。

下面参考本书,主要介绍16位伟人的原创学习法,供参考。

自己绘制

01、德鲁克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他的学习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 目标管理

德鲁克在学习时会有计划地进行自我管理,提前拟定好“行动计划”:

(1)制定目标;

(2)决定期限;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根据三年后想要达成的水平,推算出第一年、前三个月以及当下应该完成的任务。

德鲁克说,目标不能只在心里想想,一定要写在看得见的地方。可以写在日历上,笔记本里或者电脑的小工具中,有意识地朝着目标前进很重要。

2.命名思考法——揭露物质本质的命名技巧

在面对那些常人无法准确理解的事物,德鲁克总能一眼看穿其中的本质,并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一般人被问到“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回答:“为了创造利益”,但是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更多的顾客,顾客才是最重要的。

他总能突破一般人难以走出的思维陷阱,提出最本质的命题。

德鲁克是给概念命名的名人,如现普及的“管理”、“经营咨询顾问”、“目标管理”、“分权化”等等,都是德鲁克命名的。

他创造出的名称虽然不是标新立异的,但却是直击本质的;虽然不是令人印象深刻,但却能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此广为流传。

02、本田宗一郎的耳学与经验融合

本田宗一郎,Honda(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他凭借天生资质加上后天磨练的直觉与积累的经验,开辟了一片天地。

本田宗一郎把他的学习方法归纳为耳学与经验融合

“他说,我的人生是不断观察、不断倾听、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前进的。

如果遇到不懂的事,与其抽空读书,还不如用读书的时间向他人请教,有时间费劲读了五百页的书,真正需要的内容只有其中的一页,所以,我不会做这么没有效率的事情。

我们公司有很多大学毕业的人,向这方面的专家提问更节省时间,然后我会将得到的答案与我个人的经验结合起来,找到可行的方案。

我认为我的特点就是不懂就问。大家都知道我没上过什么学,所以就算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正因为如此,我愿意向任何人请教,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耳朵与经验融合:即学习要敢于不耻下问,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主动找专家,不胆怯,不高傲,不摆架子,有目的地向其请教,弄清楚实现目标所必备的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找到可行的方案。

03、斯蒂芬·金外界屏蔽法

斯蒂芬·金,现代惊悚小说大师,《闪灵》、《绿里》、《肖申克的救赎》等影片都是出自他的小说。

斯蒂芬·金在他的著作《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中提到,他会按时完成每天的写作任务: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写10页,也就是2000字,除非有其他非常紧急的事情,否则不写完2000字,我绝对不会停下来。

我把写作时间定在上午,并作为原则严格执行。我跟自己发誓,不完成目标,绝不离开书房半步。”

他每天都在紧闭的房门中奋笔疾书。关上门,与外界隔绝,紧闭的房门不仅向他人,还是向自己表明决心。

外界屏蔽法,1.创造一个场景;2.与外界隔绝;3.沉浸其中,这三点对能否养成这个习惯至关重要。

04、夏目漱石个人主义学问

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代表作有《我是猫》、《心》。

夏目漱石曾先后担任过松山中心的老师与熊本五高的教授,执教生涯开始没多久,他得到去伦敦留学的机会,成为一名文部省的公费留学生。

当时,才华出众之人都向往出国留学,希望能在欧美学习先进的知识,文化与艺术,但是对于夏目漱石来说却是一次不情愿的旅程。

在他的《伦敦留学日记》里,他这样写道:

“虽然在英国文学领域中确实有不少值得尊敬的英国学者,但是我不认为他们是绝对正确的。英国人有自己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日本人却喜欢盲目的模仿,追求英国人认为好的东西,进而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

英日两国的风俗与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对美的认识,对文化的领悟自然有所不同,既然如此,日本人根本没有必要研究英国文学。”

后来夏目漱石渐渐转变思维,决定要用自己的做法,按照自己的标准,用更加“自己本位”(以尊重他人为前提,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的个人主义)的行事方式对待文学,即个人主义学问。

在夏目漱石看来,如果一个成年人能抱着“自主创业”(走自己的路,掌握好自己的节奏)的意识学习,那么他将学到截然不同的东西,就能彻底摆脱内心的烦闷,并转化为正能量。

05、歌德限定法

歌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歌德不仅擅长绘画、弹琴,还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法语、意大利语,虽然精通多门语言,但他却在写作时规定自己只能使用德语。

歌德曾说:都希望自己能同时掌握多种能力,这听起来不错,但人类天生没有这个本领,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某一个领域中特别的存在。

他还说,为了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洞察力的时候,切记不能限定范围,如果只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就很容易片面的看问题,作为个体行为的时候,要学会限定一个方向,让自己在这条路上与众不同。

06、吉田松阴相互学习法

吉田松阴,日本江户时代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及理论奠基者,著作有《讲孟余话》、《幽囚录》、《留魂录》。

吉田松阴以飞儿长目(洽闻博见,有卓越的观察力和情报收集能力为目标,凭借满腔热血和旺盛的好学心感化众人,他把监狱变成教室,并引导人们相互学习。

现在越来越多的实业家会因为想与同行交流,而选择参加学习会,积极地与讲师交流很好,但是学习会的精髓还是在于参与者的相互学习。

今天由十分了解这方面内容的人担任讲师,下次是其他人,讲师每次都会变,由大家轮流担任。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在于一个人在讲课或者想教授他人知识的时候,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求教的人也会很严格,他们会提出“你这么讲我听不懂”、“再讲得详细一点”之类的要求,学习者不再被动。

如此一来,无论是讲课的一方,还是听课的一方,学习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

07、福泽谕吉的适塾式切磋法

福泽谕吉,日本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

适塾,它是一所由精通荷兰医术的绪方洪庵一手创办的兰学塾。在当时,想要了解西方的知识,就必须先学习荷兰语,所以前去求学的学生不只局限于学医之人。

适塾的特点就是学生们会自发地开展活动,相互切磋,相互学习。

福泽谕吉说,适塾的学习法就是同一片屋檐下生活,吃同一样的饭,彼此赤裸,坦诚相待,挤在一个小房间里,为更高的目标共同奋斗的相互切磋学习。

他还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一段青春中,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和他们一起挤在一个小空间里拼命地学习,那么这些经历必将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08、涩泽荣一古典学习法

涩泽荣一,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大实业家。拥有"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等一项项桂冠。

他把《论语》作为内心支柱,向古代典籍学习,让人生不再迷茫。

他认为《论语》记载的都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实用型教诲,孔子宣扬的精神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每个人。

涩泽发现,越深入了解《论语》,就越能确信《论语》同样适用于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与论语的教诲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反而是相互融合的。而且在融合的过程中绝不能忘记道德的重要性。

错的不是金钱,而是处理金钱问题时忘记了道德的标杆。

只要在经营时注重《论语》宣扬的仁义道德,就不会轻易被一己私欲所束缚,经营的诀窍就在于坚守《论语》精神,让经济与道德相协调。

09、香奈儿对镜观察法

香奈儿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

她的交际范围很广,她与毕加索、让·谷克多和斯特卡文斯基都有交情。但她时刻都在审视自己,重视阅读,并用直面自己的仪式(对镜子观察自己),帮自己打破常识,找到灵感。

《香奈儿的态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自述:

“我最亲密的朋友就是书,如果收音机是满口谎言的盒子,那么书就是宝物,就算再差的书,也能在其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你能在书中学会受益匪浅的道理,也能在书中发现很多人类不可思议的地方。”

她有一个习惯就是对着镜子客观地审视自己,她说,镜子是非常严格的,它能把我自身的严格反射回来,在我与镜子对抗的那个瞬间,镜子向我诉说着我的为人,帮我找回自我,帮我客观地看待自己,充分克制自我,不断激励自我,进而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10、本田元外语背诵学习法

本田元,日本知名哲学家,翻译过多本哲学书籍,著有《没能成为黑市商人的哲学家》、《反哲学入门》等,他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能用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学习。

他在《没能成为黑市商人的哲学家》中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

“进入大学后第一年学习了德语,第二年学习了希腊语,第三年学习了拉丁语,后来又在考上研究生后的第一年集中学习了法语。

我之所以能迅速掌握了怎么多种语言,诀窍就在于背诵。我是在准备英语考试的时候掌握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一本写的很好的英语参考书,只要把里面出现的单词全部记住,就能掌握六千个单词。”

考大学的时候,他同样把世界史和哲学史的参考书全部背诵下来,他认为背诵的诀窍,就是“不断重复”。

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把背诵当成了自己的绝技,把背诵学习法当作了自己的制胜球拟定战略。

11、坂口安吾翻字典断绝妄想法

坂口安吾,日本作家,东洋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科毕业。早年性格叛逆浪漫,嗜读讽刺喜剧及巴尔扎克,谷崎润一郎,爱伦坡,波特莱尔等名家作品。一九三一年以《风博士》一文跃上文坛,作品多呈戏谑及反叛色彩。

由于过度专注与研究印度哲学,曾有一度有些精神失常,迷失自我,常常陷入妄想之中。

在《坂口安吾全》里面记载:

“后来我想,如果专注与解题,应该就没有功夫妄想了。所以我开始选择了数学,但是马上遇到了问题——没有老师,只看书根本看不懂。后来发现如果是学习语言,那么只要有老师教授入门知识,之后学习并不会特别困难。

于是我就开始学习法语,拉丁语等课程,由于我对一件事情只有三分热度,因此选择同时学习多门语言,即便对其中一种语言失去了兴趣,还能换另一种来学。总之每天只要醒着,就会想奔赴战场一般不停地翻字典,看语法,凭借这个方法,征服了病魔。”

安吾的学习方法就是,只要醒着,就不停地翻动字典,埋头寻找词语解释的工作,通过这个行为,阻止自己胡思乱想,继续迷失。

学习状态如果不佳,或者不小心陷入思考的迷宫,为一些问题苦恼而不知如何是好时,不妨放下眼前的难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基础语法、背单词上,一步步提升自己。

只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花在基础练习上,你就没有时间再去管那些烦扰你的杂念了。

12、谢里曼追求冒险学习法

谢里曼,德国传奇式的考古学家;出于一个童年的梦想,他执著地放弃了商业生涯,投身于考古事业,使得荷马史诗中长期被认为是文艺虚构的国度特洛伊、迈锡尼和梯林斯重见天日。

谢里曼从小就坚信,特洛伊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过的。

对古代史抱有美好幻想的谢里曼,在学习掌握多门外语,并通过创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后,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找到了梦寐已久的世界。

谢里曼在《对古代的热情——谢里曼自传》中这样写道:

“我的要求非常简单,我并不是想找到什么造型艺术品,我挖掘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特洛伊,关于特洛伊可能存在于什么地方众说纷纭,甚至已有数百名学者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著作,但至今还没有人付诸行动去佐证这些说法。”

事实正面特洛伊遗迹真的存在,是谢里曼找到了它。

虽然谢里曼的行为有些鲁莽,但追求冒险,勇于探索的他比那些墨守成规的学者更为有力地推进了遗迹的发现,这也缘于他作为商界成功人士特有的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行动力。

13、佐伯祐三激情点燃法

佐伯祐三,日本西洋画家,他将野兽派和现代主义带入了20世纪早期的日本画之中。

佐伯祐三如愿以偿的来到巴黎,并得到了让弗拉曼克点评作品的机会,不料却只得到大师严厉的批评。

此后,他决心找到自己的风格,要怎么画才能画出自己的风格呢?他费尽心思摸索。

在思考什么样的主题最能触动自己的过程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散发出来的创作欲望与热情。

他说:被人否定的确是一件非常痛苦、难堪的事情,但只有被直截了当指出问题,才能激发自身的热情,容易蜷缩在狭小世界的人,更应该试着拿出勇气被彻底地否对一回,如果不这样,就永远无法突破自我束缚。

他还说:首先,不要因为害怕批评,害怕受伤就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要珍惜每一次邂逅,并从中寻找启发。

其次,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还要试着走出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14、爱因斯坦张弛有度学习法

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经常说:如果没成为物理学家,我现在应该是个音乐家吧。我人生中的大部分喜悦都来自小提琴。我通过享受音乐调节内心的平衡。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音乐是能与工作互补的人生伴侣。研究的时候耗尽脑力,放下工作就彻底放空自己,把身体交给音乐,用音乐释放内心的疲惫,通过音乐调节工作强度,让身心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

奉献终生的工作,享受终生的乐趣,它们如同是一条支架上的两个轮子,正因为它们能共同旋转,才有了爱因斯坦幸福的一生。

15、南方熊楠图书馆抄阅法

南方熊楠,日本近代杰出的生物学家、民俗学家,他一生收集了各种菌类标本和图谱4500多种,15000多枚,还撰写了大量论文和随笔。

南方熊楠博览群书,能把抄过的知识全部记下来,留在伦敦期间,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借阅了五百多本书,整理了五十多本笔记。

《南方熊楠相册》一书写道:

最让熊楠入迷的就是阅读、抄写介绍自然现象的书籍,与采集动植物标本。他最先阅读的是江户时代一本名叫《训蒙图汇》的书,其实就是类似于现在的插图版少儿百科,因为他家是做生意的,所以他喜欢用炊具包装废纸抄书,从而学习书中的图画和文字。

南方熊楠擅长的学习方法是,首先产生兴趣,其次深入了解,最后通过抄写吸收掌握这些知识。

16、村上春树体能强化法

村上春树,日本当代作家 。代表作《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等。

他每天长跑十公里,参加马拉松大赛,挑战铁人三项。

他坚信想要坚持写好长篇小说,就需要通过体能强化,锻炼自己的精神力与体力,因为真正支撑脑力劳动的是一个强健的身体。

村上春树这样说起坚持长跑的秘诀:

“要默不作声地完成自己的长跑任务,想跑快时可以适当提速,但是不要忘记在加快节奏的同时缩短跑步的时间,想办法让良好的身体状态维持到明天,想写长篇小说的诀窍与此相同。就算还想继续往下写,也要学会适当地放下笔头,这样第二天才会写得更轻松。”

欧内斯特·海明威也说过类似的话,想要坚持下去,就要保持同一个节奏不停顿,这点对长期作业非常重要。

我们在惯性论按照一定的速度旋转之前,下功夫调节自己的积极性,让每天都有想继续做下去的欲望,如此循序渐进。

17、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16位伟人的学习方法: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本田宗一郎的耳学与经验融合、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学问、歌德的限定法、吉田松阴的相互学习法、福泽谕吉的适塾式切磋法、涩泽荣一的古典学习法、香奈儿的对镜观察法、本田元的外语背诵学习法、坂口安吾的翻字典断绝妄想法、谢里曼的追求冒险学习法、佐伯祐三的激情点燃法、爱因斯坦的张弛有度学习法、南方熊楠的图书馆抄阅法、村上春树的体能强化法

最后借用作者斋藤孝说的一句结尾: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只有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愿您尽早找到自己的决胜球,并掌握它。谢谢!

欢迎关注个人公号,心里的乌托邦,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 | 16位伟人的原创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