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刷手机边陪娃?有效、高质量的陪伴,往往比时长更重要

经常听到邻居家的孩子爸妈吵架,争执的话题就是边刷手机边陪娃到底对不对

孩子他爸说:“我每天工作那么累,回家就想放松下,看会儿手机怎么了,孩子不就在边上玩吗,这难道不是在陪孩子吗?”

孩子妈妈不悦:“你这叫陪孩子吗?孩子在边上玩玩具,叫爸爸你不应,不小心摔倒哭了,你还能稳稳地坐在沙发上抱着手机笑,这样当爸倒不如摆个人形布偶放那儿算了。”

这样的场景相信在每个有娃的家庭都不陌生。边刷手机边陪娃到底算不算陪伴?如果不算,那怎样陪孩子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在《面向关键期:六岁前,高质量的陪伴决定孩子未来》一书中,作者鲁鹏程重新诠释了“陪伴”二字的重要性,他从婴儿时期父母的陪伴说起,深刻阐述了在孩子学龄前,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告诉父母怎样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鲁鹏程是国内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教育畅销书作者,他曾出版过《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等十余种作品,作品总销量超过200万册,他的教育理念获得了爸爸妈妈的广泛认可。

01 为什么说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如果幼年时期得不到及时、有效、高质量的陪伴,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方面,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情绪中,会影响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成长发育会受到严重损害,导致了“心理性矮小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还会产生自卑、多疑等诸多心理问题。

举个例子,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孩子的父母去大城市打工,把孩子留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些孩子不仅会不好好读书、拉帮结派等,还会产生自卑、反叛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陪伴对于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02 陪在身边就行了?“伪陪伴”的危害不可小觑

虽然了解了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有些父母却没有认识到怎样才算高质量陪伴,认为陪在孩子身边就行了。

我家一个远方亲戚就是个例子,她是一个全职妈妈,每天在家就是做饭带孩子,她觉得无聊,会经常邀朋友来打麻将。虽然孩子寸步不离跟在她身边,但是她的注意力都在打麻将上,完全不管孩子。有时候,孩子一个人坐在地板上玩耍,摸过地板的手又会放到嘴里吃,非常不卫生。

她这样的陪孩子其实是“伪陪伴”的表现。伪陪伴会给父母们带来一种错觉,那就是觉得陪伴的时长够了,孩子就能够得到满足,自己就算是合格父母了。

在《面向关键期》中,作者认为,陪伴的实质重于形式,质量高于数量。

真正的陪伴并不是简单的看着孩子,让他吃饱穿暖了就行,它需要父母用心去关爱孩子,让孩子心灵上感到满足。

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有一季邀请了演员黄圣依和她的大儿子出演,在节目中黄圣依和孩子的互动非常少,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二人之间的尴尬。他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孩子对于妈妈的关怀表现得很不适应,总是以高冷的表情、僵硬的动作回应妈妈,并不十分亲近。

后来才发现,原来平时孩子都是奶奶在照顾,孩子在奶奶面前亲昵撒娇的模样,和在黄圣依面前截然不同。

陪伴不是简单地在孩子身边待着,而是要充满爱意、充满温情,还要与孩子加强交流与互动。”

03 六岁前,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六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在父母身边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的陪伴和教养,相信父母会有很多遗憾。

首先,陪伴需要专心和用心。

现在再问你刷着手机陪孩子算不算陪伴,也许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在信息通讯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手机所裹挟,被充斥的眼前的信息、邮件、朋友圈评论所绑架。当我们在陪孩子时还想着这些东西,相信不只是爱人会抗议,孩子也会抗议吧。

陪伴孩子的时光很重要,需要我们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暂时放下手上的事,眼睛里只看到孩子,心里也只想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注。这样哪怕陪伴时间再短,孩子心中的满足感也会截然不同。

当他从心底里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关注和爱护,这份温情和满足会填充他的失落,尊重你不得不去工作而暂时离开他身边。

其次,陪伴需要分享和交流彼此的感受。

这里的分享和交流,包括了对于孩子的各种回应如鼓励、表扬、批评、道歉等。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往往会把它曲解成为,只给孩子好的感受和体验,这其实是不对的。

当孩子看见新事物兴奋尖叫时,我们要适当变得“幼稚”去回应他们的欣喜;

当孩子做对了某事时,我们要及时而具体地给予孩子表扬,鼓励他再接再厉;

当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也要在一旁开解他,帮他分析原因,教他学会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当然,当我们对孩子做错了事,如情绪不佳大吼大叫等,也应该坦诚地向孩子道歉,分享我们的感受。

在分享、交流的这一过程中,我们时刻在孩子身边,会让孩子对我们更信任,更尊重。

最后,在陪伴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格。

陪伴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养的过程。学会在陪伴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在一个家庭中,妈妈往往是陪伴孩子的主力。从生下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抚触按摩开始,到亲子阅读、游乐玩耍、参与家务,孩子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妈妈的影响。在妈妈身上,孩子感受到的是爱的滋养和陪伴,她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家人、分享快乐。

于此同时,爸爸的陪伴也很重要。相较于妈妈温情的陪伴,爸爸的陪伴是充满了力量。他会鼓励跌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学会坚强,学会战胜困难;他能够允许孩子去适当冒险,发掘新事物,用充满好奇的目光看世界……

虽然爸爸和妈妈的陪伴方式截然不同,但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共同陪伴孩子度过成长关键期,需要父母的智慧与担当。

最后必须说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我们也会获得再次成长,千万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哦!

欢迎关注一起分享育儿知识和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刷手机边陪娃?有效、高质量的陪伴,往往比时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