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亦大矣!

        对于人的死亡问题,中国的古人先贤有过各种思考和表述,那些思想话语放在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可以什么方式更好地让人去面对这些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可能会避开对死亡的过多探讨,而是通过各种庄严的仪式,来悼念死去的先人,用自己的行为来继承前人的遗愿,做到慎终追远,这当然是一种对死者的纪念。

      还有庄子可能已看淡生死,认为生与死其实是统一的两面,是生是死,有时候很难分辨,就像庄生梦蝶,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庄生。对于死亡,他觉得死亡就是回归自然,人出生前的时候没什么意识,回去的时候也是回归原样,没有什么值得痛惜与悲伤的!

        而在王羲之看来:“生死生亦大矣”,对生死看得很重,当他享受良辰美景、人情欢喜,想到老之将至,而自己却无力更改,所以会有一种“岂不痛哉”的感觉。

      在陶渊明看来,死亡则是“托体同山阿”了,跟自然融为一体,但“亲戚或余悲”,让活着的人感叹生命无常。这也有他的温度,能够比较淡然地看待死亡的问题,不会太执念于今生的所有。

      再到佛教里面提及的万事皆空,生死轮回,借此来安慰现世的人,让人认识到死亡可能意味着下一个轮回,还有新的希望,可以重生。当然现实的许多追求和执着,其实看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一切皆空,万事归空,但心中有爱,心中有情,这个世界依然值得温柔以待!

    到了鲁迅看到身边年轻的学生刘和珍,曾经的战友和朋友柔石,遭遇了不幸被屠杀,被暗害,就这样离去,让他感叹生命消逝的可悲,感叹屠杀者对生命的摧毁,觉得活着的人应该努力前行,更好地去完成死者的遗愿,建造更加美好的社会,让活着的人更有尊严,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的社会,可以享受更加幸福完满的人生。

      到了史铁生,他突遇病患致残,在探讨生死的时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出生了,就必然要走向死亡,死亡是必然要到来的一个节日,所以没有必要去过分恐惧和担心,只要将今生过好,将此生安然度过,也就能够坦然地去迎接死亡的到来。所以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去感受当下的点点滴滴,坦然接受现实的不圆满,认识世间的苦难与缺陷,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命运,当命运真的到了尽头的时候,也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结局。

        再回到《入殓师》、《遗愿清单》这些电影里面,所揭示的看待生死的想法,让我们认识到东西方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是有各种类似的思考,以什么方式更好地跟活着的人做一些解释,获得某种心灵上的自洽,从而更好地活在当下。 

        回想自己生活中曾经多次面对亲人朋友死亡的情景,真切地感受过亲人离去后的伤痛,是那一次一次的在祠堂里面痛哭流涕,感叹此生不在,无缘再见。但在内心深处,又还会为这些亲人留存着一些记忆空间,依然存有他们的位置,知道他们曾经来过、爱过,曾经在这个世界里面真切地活过。当我痛哭流涕地告别他们的时候,内心被悲伤痛苦所淹没,我也知道再也唤回不了他们,我能做的也就是放下现在的悲伤,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另一番眼光去审视看待自己当下的生活,怎么样活着才会更幸福、快乐,更有意义、有价值。

      在这次偶然提到这个话题中,又让我在脑海中浮起了很多亲人离世的画面,大伯父、奶奶、父亲、二伯、外婆、姑丈、凌哥、太婆、叔婆、大舅等等这些人的画面,会在我脑海里面不时闪现,他们都曾经在我身边真实的待着、活着,但现在已经去往另一个世界,不可能再见到他们了,偶尔会想起他们,想起他们所经历的一些东西,跟自己的一些联系,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当然也会体会情感的联系,还有想到他们曾经对自己的照顾和关怀,还会对他们产生一些情感的眷恋,都让我再次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希望接下来的人生有更明确的方向。虽然知道最终的结局是一样的,但这个过程,希望能够过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更加快乐和充实,也更加完整和圆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生亦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