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的持续写作之路,给我带来的3点“隐性”收获

| 文 原创

很多人平时都喜欢记录生活,写写日记和随笔,但是有的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去写作,不知道写作会有什么好处。今天,我想来谈一谈写作背后,我们会收获什么。

从2020年2月份疫情居家,我作为学前教育者和养育者,写了第一篇亲子居家小游戏的文章后,就正式开启了育儿领域的创作之旅。

同时也收获了阅读量和额外的创作收益。

获得了黄V,成为育儿领域的优质创作者,其中一篇也荣幸地获得了7万+的阅读量,数篇获得3万+的阅读量。

曾被某平台的编辑看中,写稿数篇,成功上稿获得了稿费。

这些都是创作以来的“显性”收获,而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却是“显性”背后的“隐性”收获。


一、写作带来的复利

01

读书方法的提高—带着问题读书

写作是知识的输出,通过不断地看书输入知识,才能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以前会漫无目地地挑书看,或者看别人推荐的书,以及当当网畅销书。

却很少去思考:“我为什么看这些书?”,“书中的知识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

盲目追求表面的用工,最终陷入了“低水平勤奋”中。简单来说,就是别人眼中非常“勤奋”。

但是,随着我写作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我知道的很多知识点并不全面。所以,有时候一篇文章写到一半,不得不去查阅各种资料。

当我们想要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就会主动寻找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

我一般会挑五本以上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书籍,拿到这些书后,为了高效,我不会全部通篇阅读,而是带着问题先看目录,找到书中有关解决这个问题的章节,有目的性去读,贴标签,做读书笔记。

其实,不光在写作上有问题用这种方法看书,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无论遇到哪类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高效率地学习。

所以,持续写作给我带来的“隐性”收获之一,就是读书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02

思维方式的转变—排除干扰,化繁为简。

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打开手机明明是想查找一个文件,却被弹出来的某某明星的新闻所吸引,看完后不忘记点开评论区看看吃瓜群众的评价,接着又会被弹出的另外一条社会热点新闻吸引。

又或是打开了抖音,不知不觉地刷了两个小时的短视频......

以前我就是这样。

写一篇文章时,明明是想用手机查找资料,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却被其他信息所干扰,耗费了好几个钟头。

在两年的写作中,我通过刻意练习,慢慢学会了聚焦目标,排除一切干扰信息,目标聚焦在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上。

在写作内容上亦如此。在搭建好文章核心框架后,内容写作聚焦于文章的核心论点。完成一篇文章后,还会进行删减,排除一切多余的,重复的信息,删繁从简,使文章言简意赅

其实,不光写文章如此,生活更要如此。

找到生活中的重点,其他的可以适当忽略。

直白地说就是,如果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那就不要在复杂的关系里浪费情绪。

如果跑步是为了身心舒畅,那就别管别人会议论,“跑那么久也没看你瘦”这样的话。

所以,在持续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找到生活中的重点,其他的可以适当忽略,聚焦目标,删繁从简。”

这就是持续写作带给我的第二个“隐性”收获—思维方式的转变。

03

眼界的拓宽—不断输入,拓宽知识的广度

在我刚开始对教育感兴趣时,书架上堆满了各式各样有关教育的书籍,报名了各种育儿专家的讲座,手机里收藏了大量有关养育问题的文章。从不追剧,也很少看新闻,更别说综艺节目。

甚至有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感觉。

然而,明白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仍然养不好自己的娃。孩子的各种问题,我却找不到合适的对策,导致各种焦虑。

同时,在写作上,我也发现文章极度缺乏深度和广度,过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因为只会写自己养育经验或者书中的案例。

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过于钻研一个领域的知识,读书涉猎范围太窄,最后导致认知局限,和看问题的视角单一,所以找不到更多的解决方法。

我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经历。

比如,有些人专业知识过硬,却缺乏与领导,同事沟通的能力,导致“空有学问,怀才不遇”;有的人上了技术的战场,却入不了家庭的法门,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生活却一地鸡毛。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受到认知局限的影响。

生活仅仅只有单一的能力是不够的。专业领域知识过硬,是满足生存和社会价值的需要,那么非专业知识,也就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也要学习渗透。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专业的发展,也增加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

明白了这些,我决定开始拓宽我的阅读书单,打开我的认知大门。

由此一来,在写文章的时候,内容就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认知经验了,而是随着眼界的拓宽,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写作带来的不仅仅有“显性”收益,更多的还有背后“隐性”的收获—读书方法的提高,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眼界的拓宽。

二、坚守写作初心,砥砺前行

01

创作态度:不肆意利用热点获取流量,文章保持理性与客观

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爆出热点,无论是哪种热点,自媒体铺天盖地的就会出现各种热点相关的视频和文章。

网络言论,人人自由。但是会有些人为了赚取流量,会利用所有热点,获得利益。在自媒体上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视分寸。

而我对于追热点的态度是,不随大流,保持清醒。尤其是去拿别人的痛处来发表一篇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像今年热播的网络电视剧《开端》,女孩因为在公交车上遭猥亵,没到站点就强烈要求下车,结果发生悲剧。

网络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观点,有人是同情,有人是对女孩的谩骂,其母亲看到后一度崩溃,更是增加了她想要复仇的决心。

或许我们缺乏客观和理性的一个评价,或者一篇文章,都会给当事人的伤口上撒盐。

所以,坚守自己的写作初心,表达客观,积极向上正能量的观点,将思考后真正有价值,有态度的文章留给读者。

02

创作原则:不盲目追求写爆款,文章坚守内容的创作

有时候我会思考,爆款文章与做内容有冲突吗?

其实,没有冲突。如果肚子里有墨水,博闻强识,写出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也有可能成为爆款文章。

然而有的人就会为了赚取流量和利益,照搬别人的内容成为爆款。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爆款文章都是好的。有些文章完全是为了情绪的挑动,或者有新奇的观点来吸引人们的注意,甚至是价值观扭曲,内容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希望自己的文章是爆款吗?想!写文章,当然是希望能写出爆款,能被更多的人喜欢,说明你的文字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

但是我不希望把写作当成是一件有负担有压力的事情。而是希望通过写作总结自己的方法、写作经验或者表达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我想,只有真诚的文字,才能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03

创作方向:坚守教育领域创作阵地,有深度,更垂直,充满正能量。

每个人都在写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作为一名拥有学前经验的教育者和养育者,自然对育儿领域比较熟悉和擅长,所以一直在写教育领域的文章。

然而,自媒体上专家关于教育的文章千千万,对于教育的看法又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而“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然而,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威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告诉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

我相信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我也希望在教育领域阵地上,能够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更将有深度,有广度,充满正能量的文章献给亲爱的读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会继续深耕细作,笃行致远;更要笔耕不辍,钟情翰墨。

你可能感兴趣的:(2年的持续写作之路,给我带来的3点“隐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