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写作之初,很难学会如何模仿好文章,有时甚至无法区分好文章和烂文章。
后来慢慢看、慢慢写,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从说不出来优质文章好在哪里,到能够挑出好文章的细节,再开始尝试模仿,打磨自己的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提升文章质量的6个细节,希望与你共享。
1. 从“我”到“我们”
好文章绝对不是自说自话的,不管是干货、故事,还是游记、书评,都一定带着分享的性质。换句话说,好文章不是写给作者自己看的,而是写给广大读者们看的。
比如你去了稻城亚丁,游后感通篇是流水账,记录了你跟谁去的、吃了什么,又晒了不少个人游客照,这就是写给你自己看的。但如果你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规划行程的,看了哪些优质的攻略,某处网红拍照点实际风景不咋地,这就是一篇对大家有用的游记,就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你可以讲自己的故事,可以写自己的观点,但如果文章里都是跟读者没关系的内容,这就绝对称不上是一篇好文章。
2. 层层深入,逐渐升华
许多好文章的开头都有这样的特点,从一个大家都有感触、都能理解的点切入,然后一层一层,像剥洋葱一样揭露深刻的观点。
比如很多理财软文都以一个你我身边最常见的故事开头,这个主角就像是我们的同事、朋友,甚至是我们自己——每个月拿着四五千工资,永远是月光族,买房更是遥遥无期,然后逐渐过渡到“现在年轻人的工资太少,钱不够花”这个普遍现象。再从这个现象,讲到理财的方法,比如开源节流、学习理财知识、购买理财产品等。最后介绍理财课程、投资产品,达到软文的售卖目的。
先用最常见的现象引起你的共鸣,让你陷入焦虑,再给你一剂良药。这种行文方式就比开篇即介绍商品高级许多。
3. 重要的话占据头尾
最重要的结论放在文末,这是大家常用的写作方式。可把最重要的句子提到开头,很多人都没尝试过。
读微小说,你会发现开头就制造矛盾的那些故事往往能令你有兴趣再多看几行。比如:
“我们分手吧。”昏黄的路灯下,陈立坐在台阶上,点燃了手中的第三根香烟,以一种低沉却坚定的语气说道。
昏黄的路灯下,陈立坐在台阶上,点燃了手中的第三根香烟,以一种低沉却坚定的语气说道:“我们分手吧。”
以上两个句子一字不差,但用剧情冲突开头的第一句明显要比用场景描写开头的第二句更吸引人。
在你修改文章时,也可以尝试调整一下句子的顺序,重要的话放在开头、结尾,或者单独分出一段,效果更佳。
4. 好例子=好理解的例子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国外的幽默视频,剧情是一个女孩带着闺蜜去赴前男友和他现女友的邀约。短片里的现女友是一个维密超模,前女友是视频达人,剧情我大概能理解,可是好几个细节我都找不到笑点。
后来评论区有人举例说,现女友相当于刘雯,而前女友相当于Papi酱。这条评论底下跟帖无数,网友们纷纷表示读完这个例子再去看,所有笑料都秒懂了。这就是举好例子的重要性。
许多例子之所以读着晦涩,都是因为不具有普适性。比如有作者介绍一位韩国著名的职业读书人高荣成,读者多半没啥感觉,可作者举了个例子,说他是“韩国版的罗胖”,这样一来了大部分人都懂了。
找出好理解的例子,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慢慢积累普适的素材,然后带入自己的文章。
5. 打造真实的故事
去年生日,朋友送我一本心灵鸡汤类的书籍,这类书几年前我常看,可现在却完全读不进去。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就在于里面的故事太假、太老了。
比如折筷子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讲得是齐心协力的道理。然而许多心灵鸡汤里还在反复重复这个故事,就容易让读者厌烦。
大冰、张嘉佳、卢思浩这些热门作家都很擅长讲故事,他们打造的故事不仅很新,还做到了真实、细腻,总能让你“读进去”,并信以为真。
最近我在练习写故事,做法是从身边的朋友出发,结合他的真实故事和性格来构造一个与文章观点切合的“升华故事”。因为有真实人物做基础,故事的内容就不容易“假大空”,再加上适当的虚构,又能让故事很好地为观点服务。
打造好故事,打造真实地、与时俱进的故事,文章的质感就能体现出来了。
6. 好角度比好文笔重要
今年我取关了不少微信公众号,这些自媒体作家的文笔都不错,但就是视角和观点太相似了。
《延禧攻略》热播的那个月,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写魏璎珞如何独立、如何晋升的话题,这时候有个作者写“现代人如果都像缨络一样有仇必报,那一定活得很不幸”,当一堆赞美声中突然冒出来一个批判思辨的,这篇文章就脱颖而出了。
十一前,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吴秀波出轨和张雨绮离婚的文章。这时候有个作者别出心裁,写了《如果吴秀波娶了张雨绮,他一定不敢出轨》。这篇文章的文笔一般,可却另辟蹊径,将时下两个舆论热点关联在了一起,让人忍不住点开看看。
不是说文笔不重要,而是挑选好角度更能“智取”。一篇视角独特、逻辑周密的文章,总能比一篇文辞优美但观点俗套的文章更吸引人。
所以啊,在修炼文字功底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培养独到的洞察力。
旧货市场上的赝品与博物馆里的珍藏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形状是一样的、大小是一样的、颜色也差不多。
外行多少能看出来质感不同,但却不一定能指出区别在哪。只有行家清楚,区别就在于笔触纹理、纸墨原料,甚至是磨损痕迹等种种细节。
人人都能写点文章,但总有文章看着像“赝品”,有文章就如同“真迹”,而品质的提升多在于细节处理。
慢慢抠、细细磨,用心打造出你自己的精品!
END.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