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蜕变

四年,很短,弹指一挥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白驹过隙。

四年,很长,精彩无极限,足可以让我们的语文团队实现蜕变。

2015年9月,我们从各个乡村小学汇集到广宗县第四小学,组成了现在的语文团队。回想那时的我们,对于学习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的知识足以应付小学的课堂;那时的我们,从来不知于永正、窦桂梅、何捷、管建刚、虞大明等是何许人物;那时的我们,课堂上从来都是把知识满堂灌给学生,没关注过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那时的我们,对教研一无所知,不会文本解读、不会听、评课......我们这种种都被张校长看在眼里,也着实急在她的心里。众所周知,我们校长是一个学习型的校长,是个实干家。她知道只有精进自己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才是对学生的负责。所以,这四年我们在张校长的带领下走上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是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耕耘篇:

一、学习

1、学科知识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该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丰厚的功底。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就成了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我们团队共同阅读了杜永道的《有问必答》、魏励的《汉字部首解说》、兰宾汉的《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张颂的《朗读学》、杨海棠的《小学语文名篇朗诵要诀》等。这些专业理论书籍读起来很是艰涩、难懂,这不正印证了我们知识的匮乏吗?但我们团队没有一个人因此而放弃,一点一点的“啃”,不懂的地方集体研讨,就这样本接一本地读,慢慢的我们的功底就这么丰厚起来了。

2、 教学技能学习

1) 勤练基本功,扎实语文教学的根基。

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了夯实我们团队教师的的基本功,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实际需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语言基本功和书写基本功入手进行训练。

语言基本功:除了要求老师的普通话要标准外。我们还把关注点放在了课堂语言上,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简明准确、富有启发性。为此我们在听评课活动中,特意把关注点放在课堂语言上,有表格、有记录,帮助老师减少无效语言的发生。朗读也是语文老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为了让我们过硬的掌握这项技能,更专业的指导学生,张校长给我们买来书籍供我们学习,还想尽办法请进专家来学校给我们培训指导。为此,我们校长还建立了一个朗读微信群,每天给我们推送优秀的文章和朗读范例。有了专业理论作指导,我们指导学生时更加得心应手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刚进行的“曹灿杯”海选中,我们学生的朗读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书写基本功:粉笔字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的粉笔字书写水平不仅直接关乎教师的自身形象和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练一手好字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为了增强教师写好粉笔字的意识,重视教学基本功训练,彰显自我审美艺术。我们学校要求教师进行粉笔字打卡,每日一首古诗,每日一评,并记录考核。这项活动不仅我们老师在坚持,学生也在坚持。每天晚自习的第一节课的前20分钟是学生的练字时间。长此以往,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书写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2) 学习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评价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评价技能是我们老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我们也不敢怠慢。我们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观看名师课例,外出参加培训来强化这些教学技能。

我们看过的专业书籍有: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朱自强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系列和《我的全程带班录》;蒋军晶的《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韩素静老师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王淑芬的《不一样的语文课——如何开展班级读书会》......

当然观看名师课例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项功课。团队共同观看和个人观看的课例枚不胜举。在这些名师的引导下,我们的课堂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满堂灌的现象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思维课堂的产生,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真正思考的发生,我们也就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培训助力

我们张校长总是说:“老师们,对于学习我是毫不吝啬的,只要你们想读的书,我给你们买;想参加的培训跟我说,我想尽一切办法也会让你们去。”张校长是说到做到。众所周知,我们是外出培训次数最多,人员最多的学校。远到上海、徐州、北京、郑州......近有邢台、邯郸、济南......哪里有培训哪里就有我们四小人的身影。她还想尽一切办法把专家引进来给我们上课,前年邀请了管建刚老师、何捷老师,去年邀请到小语朗读界的翘楚王宗海教授,今年还邀请到海量阅读的代表人物朱霞骏老师。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培训中,我们领略着一个又一个大师的风采,这些大师就像我们的引路者,指导着我们走的更快、更远。

二、教研

1、 集体研讨

张校长常说:“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要相信集体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在四小,我们最讲究的就是团队的合作精神。集体研讨就是我们合作精神的体现之一。每周二、四的晚自习,我们一起研讨名师课例,学其精华,拿来为我们所用。我们一起备课,研讨教学设计,我们通过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了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 听、评课活动。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所以,听、评课活动是我们的常规教研之一。我校先后组织过校级优质课、赛课、同课异构、关键课等教研活动。我们深知自己的水平与名师相去甚远,想要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每一次的听、评课活动的我们都有不同的关注点、训练点,比如:同课异构我们关注教师的提问和评价语;关键课我们关注老师的问候语、过渡语和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是实实在在的等等。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力求通过每一次的活动,能让自己有些许的进步,通过这点点滴滴的积累,让自己的底蕴丰厚起来。

三、学科活动。

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就要把它付诸于实践,让学有所用。于是我们开展了很多的学科活动:

1、 早读课。

早读课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背诵记忆能力。充实丰富早读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才能让学生保持接受的新鲜感。所以本学期我们对早读课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单一的朗读、背诵课文的形式改成“课文朗读”“小古文朗读”“美文朗读”“讲故事”四部分,从而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从丰富多样的早读“佳肴”中吸取营养。

2、 晚自习

接下来,我想说说晚自习。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四小的孩子成绩好,是因为他们学校有晚自习,学生学习的时间多。但孰不知,我们一周四个晚自习,其中周四还是影视时间,但有两个雷打不动的时间。那就是第一节晚自习的前20分钟的书写时间和第二节晚自习的阅读时间。每晚学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作业,就连最基本的课时练的题都完不成。其实,一开始我们也会怀疑,这样下来学生的成绩会不会下降。但张校长是这么说的:“这两个时间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占用。”我们也只能照办。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工整,越来越规范。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学生的成绩非但没有落下,反而越来越好了。

3、 丰富多样的活动来辅助。

结合我们的学科内容和计划,我们还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根据早读课对朗读的重视,我们设计了“诗歌朗诵大会”“为妈妈朗读”等活动;根据晚自习书法的练习,我们举行校级书法比赛、年级听写大赛;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设计读书分享活动,以及4月份的读书节活动。有活动就有评比,以此来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收获篇:

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讨,渐渐丰厚了自己的底蕴。有了辛勤的耕耘,我们也收获满满:

1、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机械的满堂灌的课堂,而是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因而我们的老师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刘云霞老师的《少年闰土》一课被评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南志荣老师的《桂花雨》被评为市级优质课三等奖;还有不少老师也在县级优质课活动中获奖。我们学校顺应大语文发展的趋势,也研究了一些新课型,张校长、未艳霞老师和我也代表学校进行了海量阅读、整本书阅读和群文阅读做了县级的公开课。

2、学生的书写有了质的飞跃。

3、 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积累能力得到了提升。

4、 我们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学校学期末对学生的测评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我们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这一科目中,我们就要关注到学生的基础知识、书写、朗读和阅读四部分。对学生的考察越全面,学生的发展就越全面。所以在刚刚举行的“读书是最美的遇见——第一届读书节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人才。

结语:回顾这四年,我们一直用“学习”二字来书写着我们的蜕变之路。说实话刚开始,学习对于我们真的很难很难。每每想放弃的时候,总是有一句话支撑着我们,今天也分享给大家: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我们就这么坚持着,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坚持才能成功。坚持很贵,贵在坚持!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