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即将迎来春天

我们从小被灌输“学会数理化,走偏天下都不怕”,足以说明我们对理科的重视。

而且,似乎现实也是这样,高中分班时,成绩好的,基本上都选择理科班。

择业时也难逃此规律,理科生好找工作啊,什么程序员、工程师都是热门行业。

文科生呢?好像选择余地并不大,报社、老师就是不错的归属了。

但是,在未来也许会有转机,美国作家乔治·安德斯曾做过一个调研:

从2012年到2016年,四年间美国一共创造了100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只有10%左右的岗位是纯技术或者跟技术相关的岗位,剩下的90%中,大部分都跟文科相关。

这现像其实也不难解释,虽然新科技的发展,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理科思维强项在于“固定技艺”,也就是死磕某个领域,单点获得突破。

文科思维的优势则在于“自由技艺”,是一种系统化的能力,能解决复杂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你也许就明白。

IBM 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主要做技术开发、人工智能、软硬件支持等领域的业务。

但是,这样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居然聘请了许多文科领域的人,其中就有许多社会学家。

社会学家在 IBM 能做些什么工作?

简单地说,这些人的作用在于洞察,洞察社会问题,以及洞察哪些技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你看,在将来很一种可能是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的并行,才能更有可能获得突破。

需要澄清一点,所谓的理性思维不是指学理科就一定会具有的思维,文科思维也是亦然。

两个典型的例子是,马化腾是学理的,但他身边的人都说他的强项是懂人性;

马云则是学文的,但卫哲说他对技术也很敏感,更像是理科身出身。

所以,两者可以结合,这才是所说的符合型优势。


那么文中的“自由技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这个概念有点复杂,但是强用一句话总结,我想就是:底层的洞察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曾讲过一件事。

阿里巴巴在招人这件事上很慎重,在招80后时,引入了一些复杂的测评系统。

马云了解后,说这个系统不用那么复杂,去掉了一些测评内容,同时他自己也加了一些。

比如有一个奇观的问题:你多久吃一顿肉?

马云对此的解释是,80后很多出身很贫困,如果每月才能吃一顿肉,说明他对改善生活有强烈的欲望,这些“苦大仇深”的人,就是我们需要的。

后来,90后登场,马云又说,反回答每月只能一顿肉的人不能要了。

众人错愕,马云说,90后都吃得起肉,每月只吃一顿肉的人,太佛系,不适合我们,这年头“苦大”的人没了,只有“仇深”的人,所以我们要那些天天吃肉的,这种人可能不太在意996。

这个案例你应该理解了,那个开发测评系统的人,你可以视为拥有“固定技艺”的人。

他只是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一个评估打分的系统。

这个问题可以量化,有标准。

而马云拥有的“自由技艺”,他要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招到适合阿里巴巴的人

这个问题没法量化,也很难找到标准,他需要很强的洞察能力,而且答案还会与时俱进。

你看,就是“文科思维”的顶级应用。


这个世界越来越变得多元化,人的需求也在不停的迭代。

对美的追求、对共情的渴望、对意义的塑造,都会创造出更多适合文科生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是文科生,不用太过担心起点问题,你需要担心的是,是否真正的拥有了“文科思维”和“自由技艺”。

如果你是理科生,也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自由技艺”,因为在今后的竞争中,可以加持的优势才能称得上优势。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吗?欢迎留言给良叔,我每天在这里等你。

我还会再坚持160天。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科生即将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