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是好莱坞编剧的圣经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是好莱坞编剧的圣经,看到有国内编剧推荐,也看到有讲故事的人推荐,于是买来看看。

    最初的阅读目的,是以为能看到写故事的理论框架,增加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或破解故事的能力;至少可以看到作者解析几部自己看过的热门大片,知道大片背后更多的所以然。

    实际阅读过程略有艰涩,作为跟讲故事这个职业不沾边的看热闹读者,既没有了解讲故事的门道,也因为作者解剖的大片年代久远,而对“所以然”没有太多的恍然大悟。

    作者反复地区分小说家、戏剧作家、荧幕作家的区别。

    简单说,小说非常适合写一个人的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无需通过动作来体现,更麻烦的是,大多数内心冲突都无法通过动作来体现。这就增加了优秀小说改编成剧本从而搬上荧幕的难度。

    戏剧是80%听、20%看的娱乐,这大概是受到技术的限制,毕竟戏剧很难呈现更多的视觉变化。戏剧作家可以用华丽的对白,甚至是诗句来做对白。看戏剧的观众不会觉得表演拿腔拿调。

    荧幕作家来自于戏剧学徒,但是电影电视却是80%看、20%听的娱乐。因为表现形式的丰富,对话反而是较不重要的部分。观众坐在黑漆漆的影院里,可不是听演员们唠嗑的——其它工种,摄像师、剪辑师也会要求更多的表现形式,而非唠叨5分钟的荧幕时间。

    还有一个感受,好莱坞的演员并不愿意按照剧本做木偶,他们要表演,而不是念台词。比如“嗨,咱俩可是认识20年的朋友了,从大学时代起”,这样的句子在小说里很正常,但是在荧幕上说出来却很奇怪,双方不会说彼此都知道的信息。

    好莱坞的各个工种,在做好自己专业工作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它工种有更高要求,而不愿意让其它工种的二流工作破坏了自己专业的那一部分。于是,在各个工种彼此要求的情况下,配合着把荧幕艺术推上了极致。这样的配合,好的方面是,观众会很自然地享受好的作品;坏的方面是,要生产更多的好作品而不重复,对于各个工种来说都是考验——这也是好作品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总有人说日本的工匠精神,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工匠是不分国界和领域的,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都有机会成为工匠。

    作为一个喜欢阅读理论书籍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于理论浅尝辄止的阅读,仅仅是满足了最基本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缺乏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操作意愿,大多数理论都停留在大脑里,等待斯宾浩斯记忆曲线将它们归档至不常用区,从而遗忘大部分阅读内容。

    这无疑是一本好书,推荐给写故事的人、特别是写电影电视故事的人阅读。至于想通过理论阅读而不实践提笔的如我一样的读者来说,不读也罢。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是好莱坞编剧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