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一个离家出走,不被看见的孩子

一被隐藏的真心


《小王子》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墨这样描述:

书上写着:“大蟒蛇会把猎物整个吞进去,完全不咀嚼。然后它们就无法动弹了,要花六个月的时间边睡觉边消化。”

于是我的思维飞到丛林里去探险,最后用彩色蜡笔画出了处女作。

我把我的杰作拿给大人看,问他们怕不怕。

但他们回答说:“帽子有什么好怕的?”

然后我把蟒蛇的内部画出来,这样大人就可以看懂。他们总是需要解释。

但大人们建议,最好别再画大蟒蛇,不管是肚皮敞开的,还是肚皮闭上的,应该专心学习地理、历史、数学和语文。


大人总是用自以为正确的标准评价孩子和孩子的行为,却忘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这项能力慢慢被大人们打击的所剩无几。作者这样说:


就这样,六岁那年,“我”放弃了成为画家的志向。第一号和第二号作品的失败让我很灰心。

这不是我的错。六岁那年,我当画家的志气就已经被大人打消,“我”什么也没画过,除了肚皮闭上的蟒蛇和肚皮敞开的蟒蛇。


电影《狗十三》中的李玩,完美的诠释了这种成长,当父亲冷落她,当她的情绪不被看见,她选择隐藏自己,不再抵抗。在一次次不被看见中一点点妥协,似乎懂事了,但其实是封闭了内心的真实感受,戴上了虚伪的面具。

最后当李堂说“那就是爱因斯坦,只是饿瘦了。”李玩说“那不是,你认错了。”

往往,当看到一个孩子哭闹时,我们会觉得烦闷甚至想发火。但其实是孩子在邀请我们进入他的世界,给予我们了解他的机会,真正可怕的是,孩子不哭也不闹,不暴露任何情绪,你以为他懂事了,其实他封住了所有通向他的路。


作者之所以六岁之后不再画画,是因为大人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要小孩来给他们解释,这让“我”觉得很累。因为不被理解,所以不屑于解释,选择闭口,守护自己的底线,服从大人的安排。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写道:

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律,不用惯性思维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请用最大的善意来呵护孩子无所隐藏的状态,莫要让评判裹住他的心,莫要让他因受伤关闭心门。关上的一刹那,我们就真的错过了。


或许我们对孩子的精神世界了解的不全面,但我们可以放下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带着敬畏之心去感受,属于他的那份快乐和不快乐。



二不被看见孩子,让人好心疼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过:“生命力如果被看见,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创造有爱,如果生命力没被看见,将衍生出恨、愤怒等负面情绪。”

曾认识一个小男孩,做任何事都很努力,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于是,他常常卑微地极力讨好,也经常被深深的自卑感包围,有时也会对周围的人恶语相向。多么令人讨厌的行为,然而,他的内心是那么的无助!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一个从小被父亲冷落的女孩,松子的一生。小时候一次无意的鬼脸,换来父亲的笑脸,这让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父亲的注意和关爱,致使她一辈子只要拍照,就会条件反射般的做鬼脸。她热切地追求亲情与爱情,渴望爱与被爱,却始终爱而不得。一个从小被冷落的,不被看见的孩子,怀着卑微的心,努力讨好大人的样子,真的可怜。


犹记得有一期《少年说》,节目中,当袁璟颐哭着控诉母亲:为什么我的努力你永远都看不到?而妈妈却顾左右而言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她,好的学习习惯。不以为然,这样只会让孩子自卑,从而走向相反的方向。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看见他的真实需要,而不是一直一直忽视他的努力,打击他的积极性。


孩子的出生,是来引领我们回归心灵的生活。培养一个天才很容易,父母只要不用自己僵化的、自以为是的头脑试图教导孩子即可。

若父母用自己的全部认知去教育孩子,最好的情况,孩子不会超过父母;若父母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是打扰,孩子自然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奇迹。

借用书中的那句话“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是的,用眼睛看到的,是孩子的各种怪异行为或者发泄的不良情绪,用心看到的是,孩子现在、此时此刻真正的需要。

三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


曾在公园玩的时候认识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散步,女孩四岁,男孩两岁。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因争抢一个玩具打了起来。不由分说,妈妈打了小女孩,于是弟弟得到了玩具,女孩一直闷闷不乐。没过多久,女孩捡起一根小木棍,要去打弟弟。而我制止了这个小姑娘。


可以想见,女孩如果用棍子打了弟弟,就会得到更严重的惩罚。而这位母亲不会想到孩子攻击行为的背后是不被尊重,不被看见的情绪。女孩试图通过欺负弱小者,来发泄自己之前受的气。


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说:

成人总认为,“童年”就应该满是快乐和幸福。然而我们搞错了(或者忘记了),真正的童年是各种元素的混合,不仅有好奇、兴奋和幻想,而且还有恐惧、愤怒和悲伤。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接纳和等待——他们还需要我们主动伸出援手。


姐姐家的孩子,一走进兴趣班就去打他的老师,然后躲到凳子下面。姐姐为此感觉很没面子,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她把孩子从琴凳下面揪出来,大声斥责。孩子低着头,说自己不喜欢上钢琴课。

好在遇见了一位通达的老师。

钢琴老师制止了姐姐的行为,温柔地说“小朋友,你是不是想接近我,而又不敢?所以你打了我,好让我先讨厌你?”

孩子不说话。

“我们先击个掌,表示一下胜利,好不好。”

孩子一下子来了兴致,愉快的学完了那节钢琴课。

钢琴老师用她敏锐的眼睛,看见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孤独。她没有责怪,而是鼓励孩子,用另外的方式继续和她交流,把孩子从渴望朋友而又胆怯的情节中拉出来,等于说,“我很喜欢你,你很棒!”


所有人都渴望内心的联结,希望有人懂,孩子也是。孩子有时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担心与害怕,愤怒与无助,而是用另一种行为来说出自己的心声。所以要用心把孩子恼人的言行转换成有意义的语言,解读行为背后的孤独、无力,让爱和理解充满他们的生活。当一个孩子的渴望被看见,需求得到重视,孩子就会充满勇气和信心,长大后就愿意去争取值得的东西。


写在最后:

 

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带着淡淡的忧伤去寻找爱和理解。像极了一个叛逆的离家出走的孩子。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的是这个孩子,付出许多努力却不被看见,但慢慢地我们也变得看不见了自己的孩子。


是的,“我看不见箱子里的绵羊。也许我有点像大人了。我肯定已经变老了。”


一个热爱绘画摄影的男孩,被母亲逼迫去参加司法考试,母亲看不到他内心真正需求,把自己意识里认为正确的东西,强行抛给孩子。

正如《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刚开始更倾向于加入陆军步兵团,而他的祖父则要求他去投考海军学院。他则故意考试不及格。当祖父去世,再也没有人管束他时,他选择到巴黎国家美术学院建筑系当旁听生。

孩子需要被看见,更渴望大人们的积极回应和赞美,可有时我们被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或者只单纯看见了,却没有用心去感受。

《平凡世界》里有句话:人们宁愿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而不愿意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宁愿把时间花在网络上,各种新闻趣事里,而不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不要忽略了,孩子的世界无小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王子》:一个离家出走,不被看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