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之歌》前言

前言

钢筋混凝土森林漫无边野,我们都是后悲剧时代的幸存者。

后悲剧时代,如火如荼的都市化进程对芸芸众生造成了怎样的族群离散、心灵失焦及精神危机,浪迹钢筋混凝土森林的我们又该如何安身立命?!带着这样的疑问,磨了十年,改了四稿,讲述一只土拨鼠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寻找信念与勇气的《土拨鼠之歌》似乎可以定稿。书写难,定稿难,给书稿界定体裁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的书友认为是音乐剧,有的书友认为是诗集……我更倾向于——音乐文学小说。歌咏言,选择写下里巴人的音乐文学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写诗,同时想着歌谣在另一个世界爸爸能唱给文盲的妈妈听并且能听懂,也奢望逐渐长大的孩子能看明白能喜欢,但有一位书友竟然说《土拨鼠之歌》给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既视感。实在让精分的我头疼又无可奈何又暗自得意。

四十年时光浅吟低唱 ,送给孩子的成年式礼物,送给所有需要春天的人们。和解诗的神性,萃取歌的诗性,书稿珠联歌谣八十余首,璧合追寻与回归,是独一的音乐文学小说。

生命永不孤独,死亡如影随形,歌唱亦如影随形。2012年《土拨鼠之歌》书写的契机是父亲逝世和长子出生,2017年二稿的缘由为次子出生、母亲病故,2020 年三稿因新冠爆发及母亲忌日,2021年、2022年四稿完全是因为强迫症发作。痛定思痛,生命消亡、诞生的悲欣及一个个悲剧产生的锐痛令我苟活至今,而我却三十多年秘而不宣。沧桑的灵魂长满嘴巴,不惑之年的我迫切想把这些故事唱给孩子们以及所有愿意侧耳倾听的耳朵。在此,我祝愿读者:能被音乐和故事穿透的灵魂,不会沉沦悲怆之海。

书稿分为四幕:巴音布鲁克(起:喻指天堂)、尘世之歌(承:喻指人间)、不安之歌(转:喻指地狱)和归乡之翼(合:喻指炼狱。超脱炼狱,抵达巴音布鲁克)。

书稿的叙事及意象由憨态可掬的土拨鼠承载,却不是一本轻松的书稿。从书写到内容都不轻松。所幸一切的不轻松都指向——坦诚和抚慰。尘世的浮躁需要心灵的坦诚抚慰,犹如凛冬需要春雨的抚慰——五音不全、甚至失语的行者,试图用下里巴人的俚语让不安的灵魂听到歌唱,直面情绪,催化体悟——因为歌唱源于那激发了芸芸众生心灵发育的绵延不绝的希望和恐惧。如我一样浪迹钢筋混凝土森林的人们,或许需要这样的歌唱。毕竟,钢筋混凝土森林漫无边野,我们都是后悲剧时代的幸存者。

2012年第一稿有书友如此评价:“一部好的作品,可以让人忽略文笔,忽略形式,甚至于内容,看过之后,闭上双眼,细细品味的是一种情绪。突破了文字形式的作品,注定了是来自作者灵魂深处的震颤,内心私密的独白,一只具有抽象意义的土拔鼠爸爸,试图重新找回失去的信念和勇气,每一段回忆的碎片,藉着忧伤的歌曲,浮映在我们的眼前,有亲情的甜蜜畅想,有对逝者的刻骨思念,有对家人满满的责任,有对孩子厚厚的期望。只是看到作品最后,仍然唱着《巴音布鲁克》的伤感的土拔鼠爸爸,忽然很想合唱一首《我愿意》给它。一个心中有爱,懂得付出的土拔鼠爸爸,不应该伤感哭泣,愿它早日在爱的付出与回馈下,早日找回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土拨鼠之歌。”

2017年第二稿,很幸运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笑男编辑的帮助和鼓励。笑男老师阅读书稿后告诉我:“书稿中最打动我的,是书中出现的人,以及他们的悲欢离合、日常点滴中透射出的一家人相助相伴,彼此的深厚感情,以及这个家庭坚韧的生命力,从动荡年代一路走来。或者说,是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后悲剧时代,他们身上彰显出的人性。另外,书稿中的一些设定也让人眼前一亮,如‘不动的旅行者’之歌的诞生,对全书有一种归总升华的感觉。”笑男编辑还特意给我讲了海因莱因与《上帝眼中的微尘》的故事,说自己能力不足,很遗憾无法将书稿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甚至不能准确界定书稿的体裁,让我去寻找书稿的海因莱因。只是我没有那个幸运,只能自己琢磨。但我一直没有放弃,世界是联通的。或者,下自成蹊。

2021年有幸得到一个书友的评价:“个人理解和迪士尼《冰雪奇缘》、歌剧《图兰朵》属同类型体裁但也有不同之处。从体裁来说,中国缺少《土拨鼠之歌》原创音乐文学体裁,也缺少‘土拨鼠’IP形象。若能把‘土拨鼠’打造成大IP对中国文学和影视将是功德无量,当然对人性的挖掘与生命意义的思考也是贡献巨大。《冰雪奇缘》讲述的是亲情、冒险、智慧和信任;《图兰朵》讲述的希望、复仇与爱。从思想的深刻性、命运的探索与人性的思考上来说个人认为《土拨鼠之歌》更胜一筹。这本书不只是童话书更是一本成人精神和理想幻灭后重生之书。看似虚幻,实则是赤裸裸的真实。钢筋混凝土森林、流言像毒蛇、夏天和秋天已经死亡,冬天也奄奄一息,有拉美文学荒诞、虚幻的风格,但背后是精神幻灭后的真实。思想性和寓意性这本书非常棒,读完这本书会让人有力量,有触动,会对人生重新思考,人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

第三则评价不敢当,但我感谢所有的反馈。感谢所有因为这些五音不全的歌唱流下的眼泪。可算作自传体的《土拨鼠之歌》是一部纪念之书,是一部自我救赎之书,也是一部传承之书。就我而言:唯愿每一次关于父亲母亲的书写、阅读及自省都是与他们的久别重逢。终于有一天,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也希望孩子们能循我之路,在歌唱里与我久别重逢,不至于迷失在钢筋混凝土森林。

我不知道我思考、书写的方向对不对?能不能达到示人的标准?希望可以籍由您的阅读得到解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土拨鼠之歌》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