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始做产品,至今已经4年,从一个产品小白到现在负责产品,和很多产品人一样都是从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开始启蒙。4年的路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长是因为不仅是时间上3年的跨度,更是3年当中的成长,3年是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
当初听人说起产品经理,哇哦~经理肯定是管理层吧,当自己开始做产品经理,却发现原来之前一切的想象都是虚幻,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对你的方案指点江山,生怕表现出不专业时,别人那种嘘声,需求方,上线时间的咄咄紧逼,每天晚上挑灯夜战PRD,写了一遍看了十遍,就怕漏了逻辑或者逻辑错误 。
在刚开始做产品时,如果你能遇到非常牛的导师,对你在产品路上的帮助是巨大的,他可以帮助你少绕很多的弯路,并且有针对性的对你进行训练。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导师,你自己一个人去做,不代表不可以,可能你会成长的比较慢,有很多重要点你不能理解和掌握。不管你现在是有好多导师在带,还是自己一个人,都要秉持一颗谦卑的心,产品人事需要不断去学习和迭代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
4年的产品之路上也遇到过各种的坑,每一个坑都是成长路上的印记,时刻告诉你成长不易,我们要更强。
第一阶段,PRD的开端
刚开始写PRD的时候,因为生怕有逻辑遗漏或者逻辑错误,所以完成后还要看好多遍,但是被导师一看,不超过3分钟,各种批评,有时被批评的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产品,后来在导师慢慢的指导下,不断的进步,也重新找回了自信。针对以上问题反思如下。
1)没有目的。拿到一个需求时,首先要想需求方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需求能提升哪些产品或者业务的哪些方面,用什么来验证。我们做需求是基于特定的目的,改善用户体验只是手段,需要进一步的搞清楚目的是什么?
2)没有方法。这个需求是否应该现在就做,缺乏对需求优先级的决定的基础,首先要问问自己,这个需求是否是当前最重要以及最紧急的。
3)没有流程。拿到一个需求上手就开始写PRD,不去思考这个需求的功能框架,然后基于这个功能框架去设计流程图,然后再根据功能框架和流程图再去做PRD,就不会出现逻辑缺失和逻辑错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锻炼自己的结构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这是做一个产品最基础的东西,如果连这个标准都打不到,更别说什么同理心、数据思维、逻辑思维、创新等等要求产品人的能力。所以以致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绝不容许有逻辑遗漏,更不容许有逻辑错误,这个标准一直在不断的要求着我。
产品人就是要不断的要求自己,苛刻的要求自己,因为你所在的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如果当你由于产品逻辑的缺失或者错误,要求交互、视觉,尤其是开发去返工时,你的内心感觉会是怎样?
第二阶段,从0做起的产品
当初出来自己从0开始做一款产品,参照市面上的竞品,做了产品方案,做出来时,自己可谓是甚是高兴,但是拿给老板看,老板只说了一个字“NO”,这也是我在产品路上的遇到的第一个巨大的打击,后来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反思当时犯了几个错误。
1)没有方向。接到任务立马上手,根本不去想这个新产品的面对的目标市场以及目标用户是谁?
2)没有定位。做的这款新产品,主要是解决了用户什么需求或者问题,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
3)没有想法。产品功能模块以及架构,完全参照各个竞品进行集合,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一点也是在没有方向、没有定位时犯下的错误。
4)没有评估。没有根据老板要求是的上线时间和团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产品,做出一个第一版看起来功能十分全面的产品,但是不可能在要求的时间上线,以及现有的团队能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5)没有谦卑。我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当做出产品被其他人评价毫无价值的时候,我根本听不进去,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许是年轻气盛,但是这点可是万万要不得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发现自己的无知才是智慧的开始。
第三阶段,想法制导产品
自己开始带产品的时候,发现自己有非常多的想法,有些的想法确实不错,但是犯了一个错误,只是在想这个阶段,有时会有点相应的方案构想,但是没有落地。自己就会想为什么那么好的idea,别人都不care呢?
1)没有落地。想法就在自己的脑子里,没有去想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要经过多少小目标,将大目标划分成小目标,然后一 一落地实现,贵在执行。非常能体会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闷头自想。自己针对目前公司以及产品列出了N多的想法,就写在了自己的工作日记里,只有自己去苦思冥想,却忘记了要与别人去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别人给不了你可行性的方案,但是可以针对你的想法给出相应的建议,也许你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会让你的思路更加开阔和明朗。
3)不分时间。这个想法是否要在当前要做,它是目前既重要又紧急的事吗?还是它只是重要但不紧急,首先要分清做每件事情的优先级,不是每件事,你自我感觉很重要,就觉得马上就要别人去配合你做,这是不对的。
4)能力边界。你做了非常perfect的方案,别人看了都称赞,但是一经评估,根据公司以及团队的资源和能力做不了,方案虽好,但是无用武之地。有时候我们不能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同时也要落地,接地气,不要让自己身体以及灵魂飘在空中。做方案,就要明确以公司级团队目前资源、能力、设施配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
5)结果导向。之前在创业的时候,在与我们公司的数据团队大牛聊天过程中,他说出了一个问题:目前我们公司在运营方面,很多方案做完上线了就结束了,完全没有形成一个闭环,就是上线之后表现如何,我们通过什么来评估上线情况的优劣。这句话瞬间打醒了我,让我想起做产品也需要这种思维,结果导向,不是需求上线就完了,我们还要跟踪上线之后的运营情况以及数据表现情况。
想法很多的人,往往落地的能力不是很强,idea是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执行才是最重要的。想去做某些事情,会联想到如果做了会不会有人买,如果没人买怎么办?万一过程中没钱了怎么办?万一过程中合伙人跑路了怎么办?等等一系列问题,殊不知在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过程中,机遇以及激情已消失殆尽了。先干起来,问题就少了一半。
雷军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很多人就会想为什么飞上天的,为什么不是自己。天呐,殊不知,自己是被自己拖垮的。
第四阶段,回归初心。
市面上有很多书讲作为一名产品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其说你造就了产品,还不如说是产品造就了你。
之前学习梁宁老师《产品思维三十讲》中的系统能力,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你的产品是否能稳定的解决用户的需求或者提供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你产品系统的确定性,以及通过产品向用户传递的确定性,这个确定性也可以理解成产品与用户之间构成的信任。所以仅仅做一个外边看起来非常酷的产品是没有用的,它还要稳定的系统能力,最底层的支持。要重视用户看到的,更要重视用户看不到的。同时要对对开发、设计、运营、测试、市场等,整体流程越熟悉,才能更好的把握好各个流程的节奏和产出,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
产品与其他职位,区别在于:它不要求你掌握某一项特定的技能,也不需要获取特定的资源,它给你带去的是产品的方法论。所以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也时刻谨记问问你做产品的初心是什么?你的公司初心是什么?你的产品初心是什么?会让你不会失去前行的方向。
产品4年,体会最深的就是责任和服务。
责任。你对公司的责任、你对产品的责任、你对用户的责任。你对公司的责任将公司目标转化为产品或者需求,通过产品来实现甚至超预期;你对用户的责任就是你的产品是否能为你的用户服务,真真切切的解决他们的问题。洞悉用户的需求,抓住他们需求,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你对产品的责任就是你是否能提供用户体验越来越好的产品,是否能保持对行业宏观感知和理解,判断行业的变化和趋势,在产品规划对机会的洞察和把握。
服务。就是要你以服务的姿态与用户进行沟通接触,而不是以一种高姿态,站在高处俯瞰用户。这样才能洞察、理解、把握到用户真实性的需求。
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希望我们每一位产品人,都能在自己产品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