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说白了还是小说。只是将故事的背景搬到了科幻的舞台上。因此,科幻小说也同其他类型的小说一样,它的侧重点还是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上。看过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都知道,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就是即使有星际之隔,仍然斩不断Cooper父女之间的亲情纽带。最终伟大的亲情超越时间和空间,进而拯救全人类的故事。我一直都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没有比爱更伟大的力量了。而我们伟大的诺兰兄弟真的把亲情放到了宇宙这个维度当中了。《星际穿越》说是科幻电影,不如说是发生在太空背景下的亲情故事。跟《星际穿越》具有相同“父爱”主题的,还有一部迪斯尼的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故事讲述的是小丑鱼爸爸马林Marlin 在儿子尼蒙nemo 被潜水员抓走以后,寻遍整个大海在各种鱼的帮助下,终于找回儿子的故事。这两个电影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故事背景的不同。一个发生在星际间,一个在大海里。相信很多看过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foundation》的人都知道小说里的银河帝国的原型来自于历史上著名的古罗马帝国。所以,当你灵感枯竭的时候,可以试着将演过的故事更换一下背景。例如,乔纳森·诺兰和J·J·艾布拉姆斯的《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古代侠客行侠仗义的故事可能已经让大多数观众审美疲劳了,但故事背景更换到高度现代化的纽约大都市,就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比如发生在太空中的逃难故事《火星救援(martian)》这部电影讲述了宇航员马克mark被孤身一个留在火星上,为了生存顽强与恶劣的火星环境做斗争的故事。颇有几分火星版《鲁滨逊漂流记》的味道。
但是这种背景的转换,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创作科幻文学的人必须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创作科幻小说的先决条件。因此,记忆能力是创作科幻小说必备的思维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在扩充知识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你很有可能在学习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时,昏昏欲睡。我认为即使理科成绩不是非常高的人也是可以尝试创作科幻小说的。毕竟我们是利用科学知识写小说,而不是利用科学知识解题。你只要知道根据动量定理月球每年以4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并创作出《到月亮的距离》(为意大利小说家所著,小说里的远古人类可以通过梯子等工具,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来去自如。后来因为月球不断远离地球,而不得不在地月之间作出选择的故事),而如何通过动量定律演算出这个结果,是科学家要做的事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是科幻作家的灵感源泉之一。
诗人通过意象的使用和意境的塑造来表达思想,传达感情。而评论家则通过论证和论据来验证观点。而讲故事的人只能将他们对社会、自然和人心的鲜活洞察化为故事。而他洞察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故事的主题。这就要求写作的人要有非常强有力的分析能力。
在科幻剧集《真实的人类》里编剧们就抛弃了人类与机器人大战的旧套路,改走现实主义的路线,情节和题材主要集中与机器人的出现给社会,家庭和人的精神状态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电视剧以Joe Hawkins因为妻子Laura Hawkins总出差,他自己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3个未成年的孩子,忙不过来。于是决定购买机器人来帮忙料理家务事为开头。他的妻子回到家来,看到机器人Anita每天忙着给孩子做爱心便当,晚上在孩子睡着后去查看孩子,不由得对Anita产生了深深得敌意。她认为这是剥夺她做母亲的权利。她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家务劳动,更是母爱的体现。要写出这样的情节就要对家庭生活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就提到了由机器人的介入所引发的婚姻危机和伦理问题,在剧中Joe Hawkins就因为和妻子赌气,从而与机器人Anita发生性关系。这样疑问就跟着来了,已婚人士和机器人发生性关系,到底算不算出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是不是等于变相承认机器人和人类无异了呢?而且在第二季中也描写了机器人和人类之间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因为他们既不能生养子女,就不能一起变老。
再者就是机器人给人类的内心世界造成的影响。剧中就有学生因为了解到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工程师能在几天之内,让机器人掌握某个领域行业的全部技能,而自己则要通过数十年的学习才能做到,就不愿意努力学习了。在第2季中也出现一些想要成为机器人,把自己装扮成机器人的人类,并且假装自己就是他们。剧中心理学家将其定义为一种心理疾病。也难怪毕竟人最大的悲哀之一就是不想做自己。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有关克隆人的科幻文学。克隆人身份的认定,一直是科幻文学中常见的题材。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按照你父母死去的孩子的克隆出来的人,你觉得你和他是同一个人吗?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也说明科幻作家对自我意识等心理学知识有着非常充分的理解。
在有些科幻剧集中,科幻早就化作表现主题思想的外衣了。毕竟小说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将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而在电视剧《黑镜》里,科幻已经彻底变成反映人性阴暗面的一种形式。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内容就是人性是如何被科技异化的。例如《黑镜》第一季第3集人类在安装上记忆芯片,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后,变得更加猜忌多疑。最后还导致男主人公妻离子散的悲惨结局。如果说,外因只是给事物发展变化提供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那么,《黑镜》里的黑科技只是给人性的扭曲提供了条件,就像一面照妖镜一样,最大的问题还是出自人性本身。这就体现出编剧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再者就是根据已知的内容进行推论的能力了。人类自己不能说6000种语言,却能制造出能说6000种语言的机器人。这不是很奇妙吗?如果人类真的制造出有上帝职能的机器,或者机器人,到时候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会是怎样的?这也牵扯出宗教的问题。有些量子物理学教授,就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人类自己就是神,但是他也认为人类这个新神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技术不毁灭自己。在电视剧《疑犯追踪》就有类似的情节。男主人公Harold Finch就因为害怕自己制作出的计算机的力量,因而给那台计算机设置了自动删除了“记忆”的程序,以防止其不断自我更新,从而发展出难以掌控的能力。
以上这些思维能力,都只与科幻故事背后的思想相关联。但是不论是科幻文学还是其他文学形式,最重要的都是如何将你的思想转化成故事。我觉得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如何处理好故事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不在于他所创作的文学样式。故事的讲述是对真理的创作性论证。一个故事是一个思想的活证据,要完成思想到动作的转换。故事的事件结构是一种手段,你通过它来表达你的思想,并随后将其证明,而且绝不采用任何解释性的话语。故事的类型有很多种。要给他们详细准确地分类,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大体上可分为写人的和写事的。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上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既能从环境和遭遇中反映出来,也能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中反映出来。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前面提到过。什么形式都可以,或者是作者主观的剖析,或者是客观的叙述故事,从人物的行动和言语中客观的表达。例如,美国动画《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 》里就是靠出自传的情节形式,来塑造男主人公bojack horseman的形象。当然你也可以构建出一个新的模式。这就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永远不能有公式化的创作指南,而且有些灵感确实需要本能的天赋。
对于一个好故事来说,拥有一个富有感情的灵魂,是至关重要的。那些只凭一个有趣的主意就撑起一个故事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今的读者希望能通过作者塑造得丰满的人物,并跟随他们一起去经历。所谓角色演进,是指人物在经历了矛盾冲突之后,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正直的过程。再或是变得更堕落,更可恶,更邪恶。前几年,在美国大热的《绝命毒师》就属于这个类型。相信这部剧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美剧之王。男主人公Walter White从好人转化成恶魔的过程,就是这部作品的精髓。而电视剧的情节则完全成为造成角色演进的环境。观众之所以感到强烈的震动,就是因为读者阅读一本小说,就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读者的个性和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情感想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据说大多数的美国人过得生活,就是化学老师没贩毒之前的那个样子。
但是对于幻想故事来说,一个好的创意是必备的。这也是这类作品得以流行的原因。而文学之所以具有审美的属性,就是因为它是人精神力量的本质体现。就是因为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容易被想出来的,我们才会去感叹作者的想象力。就像我们感叹诺兰兄弟在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里所构建的那个有关梦的宇宙。科幻文学,基本上就可以归类为写事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确实需要点天赋。但也不是无迹可循。要想写出好剧本,多看是必须的。你可以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每次看完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以后,都将故事的梗概写一下。分析一下它的优缺点,然后再将这部作品和其他同一类型的作品相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当然了你最应该做得是找到他们的共性。然后,就像其他的工作就交给潜意识吧。阿基米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我在此也不多加赘述。或许有一天灵感就会从脑袋里蹦出来。灵感可不是什么诗神附体。你的想象力也超不出你的认知水平。在灵感来临之前,需要很长时间的酝酿过程。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样的道理。
灵感来临以后,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灵感转化为故事。故事就要有冲突和悬念。这里确实可以总结出一些定律给大家参考的。大多数理论家都同意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特征。冲突早已被公认是故事的引擎了。冲突是指两个以上势不两立的方面之间的矛盾冲撞,其中一方必须是人,也就是说,这一方必须拥有实施有意识的意志的能力。而悬念来源于冲突。悬念是指任何在故事里未经释放的张力,它让读者渴望看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说道悬念就涉及到死亡。死亡可分为3种:肉体的死亡,职场的死亡和心理的死亡。你的小说必须呈现其中一种以上的死亡。叙述一个人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并且让读者得到情感方面的满足。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这么创作。我也比较认同贝克的观点,他认为动作和感情是戏剧的要素,而不是戏剧冲突,但他并不否认冲突包括在大多数的剧本里,虽然不是全部。
冲突(马上面临死亡的可能性)
情节(避免死亡的具体措施)
+ 悬念(与情节有关的,未经释放的张力)
情感上令人满足的体验
就像Illumination的《欢乐好声音sing》,一个讲述动物好声音的故事,这也符合开头讲述的背景转换的创作方法。创作这个故事肯定不是把人物都换成动物,那么简单而已。这部电影很明显要比我们在电视上或者手机上看到得选秀节目,有更多的戏剧冲突。例如,Mr.moon能不能顺利渡过财务危机,拉到赞助商,并发选秀节目顺利办下去。大象mina能不能克服舞台恐惧症。大猩猩John的歌唱事业能不能得到父亲的认可。这个故事化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经过练习,我相信每个都能做得很好。
小说是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广义的美,美学上的美。它所涉及的思维能力非常之多。很难在一篇文章全部表达出来。所以,怎样才算是有文学天赋,也是很难定义。非要说的话,应该分为故事天赋和语言天赋两种。说到语言的使用,就涉及到语言是否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及潜台词的设计,甚至是人物名字的起法。自此就不详细说明了。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有些是个人所悟,有一些是摘抄自相关书籍。如果是有建设性的的批评意见,我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