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有感

说来就是一件小事。阳历年底之前的一段时日,身体总是被不适所纠缠。莫名其妙的头晕和停不下来的打嗝,嗝虽说不是那种咯咯上翻的那种,但从嗓子里往上一顶一顶的,说不清楚的难受。其他的吗,妻子所言是健忘,按妻子的描述,我觉得是失忆,是意识的意可能更恰当些。如,如妻子所说,那就如同喝酒喝断片了一般,喝断片了我是经历过的,一个时间段就没了,无论是谁再怎么说,或者是怎么认为,然而那个时间段的什么经过,总是不会有半点印象,就算是调动全脑的细胞,也找不到那个时间段的半点记忆,能想象的出就是一个点之前和另一个点之后,而前后之间的时间段就好象从来就没有一样。前些时候,还真有那么一回,的确如同喝断片儿一般,中午吃过饭,接过孩子抱起要进卧室,之后就真的不知道了,直到下午三点多从床上起来,对老婆说怎么不叫我?老婆说那么大声的喊了我好几遍,结果一点反应都没有,怎么叫都叫不醒。其实什么时间睡的,怎么睡下的,我并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一样不知道,一个时间段消失了。冬天天冷,那日下班回家,从单位到家也就五分钟,居然冻的脖子侧后的筋又硬又疼,人渐渐的老了,有些小毛病也在所难免。其实血糖一直控制的也不是太好,肺部有个磨玻璃小结节要复查,胃镜也要复查,干脆办个手续住到医院检查吧,于是有了住院这件小事。

住院还是小事吗?还真的是小事,因为就是查个体,虽说过程中有一件件不丁点的事,堆砌在一起不还是一件小事吗。说来就是这个查体,显得非常的不科学。其弊端不仅仅是个人受损失,手续繁复且不说,衍生项目还繁多,重要的是花了钱还让人心里不舒服。

如今多数医院的医护人员,早已一改旧时代的冷漠和严肃,除了少数人,多是笑脸相迎,热情相待。但是从笑脸和热情里,却很少能看到热心和真诚,即便是提供真帮助的,一般是熟人居多,亲戚居多。

技术和心理,技术固然重要,然而心理是提高技术水平的第一要素。熟能生巧,与心理何干?实则不然,熟是心理作用的结果,虽说天赋很关键,但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巧的心理愿望,怕是永远也走不到巧那一步。住院吗,肯定是要输液的。自打住进来的第一天起,如果那一天仅挨了两针就输上了液体,应该算是值得庆幸的一天。负责我这张床的小护士,她服装的颜色,看上去不是内科的,原以为是实习的,想来一定是紧张,对于一扎就穿立马就鼓,便安慰她没关系,老糖尿病了血管脆,不太好扎。其实看上去并看不出她紧张,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有一天她没来,换了护士,结果一针扎上了,我对她讲,血管不好不太好扎,她说还行。只是后来是我自己给动鼓了,又重扎了一次。鼓了是有原因的,一个问题不大的原因,后面再说。第二天小护士来了,照例是三针扎上,调整滴数时问我昨天扎了几针,我说两针,一句话她脱口而出,看来不是我的技术不行,她们不是也扎不上。一听话口,真的让人不舒服。但我还是解释了,说,是我动鼓的。听了我的话,眼神里可以看得出,那一点点的不好意思也随着一句两针退去,消失的干干净净,再也没有回来过。又开始扎穿、鼓了、再扎的程序,精准操作。这份待遇我一直享受到出院。

鼓了就是鼓包了,一般不是扎穿了,就是没扎到血管里,也有些是渗透。而我说的是我动鼓包的,是我起来到护理站加药时,大概动的脱了针。怎么要到护理站加药呢?没有人陪护吗?即便如此不是还有呼叫器吗?病房两个床位的呼叫器都是坏的,一个人在输液,能怎么办?怎么是一个人?很简单啊,对于患者家属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比病人在医院更放心!若是不能给病人以希望、不能为病人提供便捷、不能让病人感到舒适,医院还是医院吗?不能令病人家属放心的医院,那这个地方就是医方用来生财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榨取病人钱财的所在,那还能称得上是医院吗?老婆看孩子脱不开身,又非常相信医院,更何况我只是体检为主,又不是行动不便,应该说一个人输液就再正常不过了。开始同病房的家属每次都帮着喊护士换液体,我自然是很感激,没觉得自己输液有什么不太方便,没有那么三五天人家出院了,我的不方便就显现出来了。在去年旧历年底前,去年阳历年年初,在另一家医院住院时,一样是我一个人。哪里的呼叫器是好的,护士不让用,说她就在病房门口,叫一声,立马就到。记得还开玩笑的说,那我就大喊“护士——”,护士说,那我马上就到。本以为这算什么服务啊,有呼叫器不让用,别说,真的比呼叫器还灵。原来是把责护安排在所负责的病房那,为的是防止视呼叫器呼叫充耳不闻。这里就不一样了,呼叫器不能用,走廊一个人影都没有,护理站离得还远,喊谁呢?谁能听到呢?这大约就是服务的差距。记得医院有个“三个一切”的说法,还有个“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说法,在这里看来还真是个口号。

说到陪护,一下让人想到了每日清单。因为第一次给我清单时,一眼就看到居然记有陪侍这么一项,可我明明是没有。这个清单很会捉迷藏,不管有的没的先记了再说。本来没人陪护清单上可清清楚楚的有,测血糖的次数也与实测不相符。一问之下,回答是按医嘱记的。如果是这样那何不弄两个清单呢,一个每日医嘱清单,一个每日实际治疗、操作、检查和发生费用项目清单,尤其是第二个清单,谁看了都会一清二楚,为何不这样做呢?大约就是怕患者对实情了解的过早吧!还有用药,一样是用的少记的多,若不是核出来,谁又会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核一核呢?说是没核吧,好像也不大对,不然,怎么只有多记却没有漏记少记的呢?!说是每日清单,周六周日竟然没有,要等到周一再补,这还能称得上是每日清单吗?还有更难理解的呢,由于医院做不了胃镜检查,主管医生开了单子,于是到别的医院做检查,自己用现金先垫付,回来后凭借主管医生开的单子报销,结果一大堆的不报销,什么治疗不报,药也不报,近千元的费用只有三百多能按比例报销。不报就不报吧,谁让咱要做这么个检查呢。报销了的二百多元,给转到了押金,这且不说了,好歹还算是自己的钱,这应该算是单独结算了。然而已经单独结算了的项目,三百多元账目竟然出现在了每日清单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一来岂不是把自己花的三百多元现金,充到了医院的账上,相当于我的这笔钱花了两次,先是自己单独结算一次,在医院的账上再结算一次。说实话,除非医院这次百分之百的给我报销,否则就是多扣钱。其实,这已经构成了一笔账重复报销,单独结算一次,医院计入清单再结算一次。如果两次按百分之八十的比例报的话,那就是扣了两次百分之二十。其他比例也一样。除非有一次是百分之百报销,虽说这样不会多扣钱了,就算是账没有直接重复记,但结算一定是重复结算。这大有套钱之嫌!为此还专门咨询了主管大夫,说心里话,对主管大夫的印象一直不错,挺热心、挺主动的,也少有大夫们专属的架子。唯有对这次从做到花钱都与医院不相关的胃镜检查,为什么要记入每日清单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欲盖弥彰的说辞和浑水摸鱼的说辞都要不得。这样的事情,对大夫是有影响的,除非患者不知情或是不过问,由于大夫言辞多半是说不清的,也不愿意下些功夫搞得清清楚楚再解释,说的越多越说不明白,甚至越解释越乱时,大夫会自然而然的不耐烦起来,表现不表现出来不一定,内心会是这样,在治疗和态度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不用说,一定是不良影响。对患者或其家属是百分百的影响,一丁点不受影响的绝对少见,对病情的影响因人而异差别会非常大,对大夫的印象影响也许不会太大,主要的影响是患者或其家属对医院的看法,这个影响会在很长时间无法消退,会在某些负方面增长。说不清的话还不如不说。当然院方能对自身无法进行检查的项目,同意患者到外面去做检查,尽管要求必须在高一级的医院做,才能报销。这真没什么好说的,自己做不了,本就该这样。

其实有些自身做得了的,从一切为了患者出发,也该允许到外面做,有时候过度把控也许会造成一些判断上的耽误,虽说本人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本质影响,那是自己心里有数,而非医院做法得当。本人在外面医院做肺CT,发现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大夫让定期复查,正好又该复查了,CT本院能做,自然不让到外面去做,于是在本院做了,结果是惊人的好,本人一阵欣喜,过后一想,不可能会是这样,大概是看不到或者没拍到什么的。若是这般,为什么就不能让到外面去做呢?是怕人识破水平不行呢还是怕人知道设备不行呢?怕是怕放跑到嘴的肥肉吧。 就不怕耽误了患者吗?耽误了患者就不怕毁了自己的声名吗?医院是发现病患和治疗病患的所在,其形式不应该仅限于自我的完全把控,真正的医疗会主动调动各方力量来为患者消除病患,可眼下恰恰相反,生怕别人参乎进来。怎么会这样呢?人说医保的过 其实非全是也,实则都是金钱惹的祸。不过是钻医保空子,当然不够健全,留下的可钻的空子就越多,这也是事实。医院这种特殊的行业特殊的场所,还真不能把钱当回事,不然可就苦了患者、误了患者、害了患者了。由于医院的特殊性,这里还是非常容易被拿来追求利益的,除非来自上面的强制或法律层面的规定,使得别有用心的人不敢拿,即便是这样,不是别有用心的人不想拿,最多是个不敢拿而已,打拿的主意一刻也不会停。医保的改进大约也会起到相当大、相当关键和相当有力作用,使得现实中的医疗常见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若将医保做一些大一点调整,这些问题会得到基本接近解决的结果。

以前看过一个社保改革文章,写的很详细,大体内容,一类是单位社保税化,个人社保与单位社保分开缴纳,改年缴为随时可按月计缴。个体户或小商小贩按社保划定基本额度,自主申报个人社保基数。将生育险与医保合并,其他不变,个人缴三险一金。无论单位还是个体,属单位部分必须缴纳全项社保;一类是所有用工必须有五险一金,与用工性质和方式无关,社保立社保法,保护和规范社保缴纳和发放行为,凡不遵守社保法的行为即违法行为,凡不为员工缴纳社保的,必将受到惩罚和制裁。医保特殊一些,应取消自付段,按医院现行十个等级,诊断、治疗个人支付从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二十,药物、一次性医疗器械、一次性治疗物品个人支付从零到百分之十五共四个等级,等级之外个人全额支付,但是其使用必须经医疗团队论证必要性且签字确认;必须经本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必须经社保签字同意。生活费用如采暖、床位、陪护等收取成本价。禁止一切个人先垫付后报销行为,个人只支付个人部分。参保人员无论住院与否,凡是在医院都按此支付标准收费。真要是这样应该挺好的,至少去哪检查可以自己做主,大约也不会发生重复记账这样的事儿。

说到记账,出院前核对每日清单时,还是有出入,奇怪的是只有多记了的,却没有少记或漏记的,当然这样对于医院的利益不是坏事,但对于医院的信誉一定不是好事,对于患者或患者家属,更不是好事。清单挺好听的名,也的确是是按医嘱记录的,虽然一些明显的没能或没有执行的医嘱确实没记录,可是有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和容易引起疏忽的,就真的出了问题,而且金额也不是可以忽略的数目。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粗心呢和故意呢?不管是那个都是不可原谅的,可是院方就从没有这方面的纠正行为,是院方原谅了吧!如果少记了,院方会原谅吗?能没有纠正行为吗?医嘱清单和实际治疗用药清单分开是何等重要!不能用欺诈的方式谋取患者的利益,就必须有相应的应对方法,当然监督和接受监督一定不能少,也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接受监督,是立信的态度和有效方法。患者要核对清单不是推脱就是不耐烦,等查了问题不是推诿就是干扰阻挠,满意度何来。如果眼里看到的全是利益,金钱的利益,看到的尽是眼前利益,眼面前的金钱利益,置社会效益于不顾,置信誉于脑后,最终必将品行失德失信,失去人气,最终也必将对内失信失德,打压挤对内部满足名义上的团体利益,内部失去信心。眼前利益必将因内外压力渐渐消失,不可能会有长远利益,导致全部利益尽失。

医者仁心,当大德天下。此乃国医之传承,行中医者之传承。报销时看到中医科义诊,心里想果然中医传承的体现,于是前往,一问说是收诊了,了解一下情况,只好下次再来。出院那天,办完手续刚好是刚刚收诊,本打算走,想了一下,还是过去问问吧。一名女医生说可以看,问她谁义诊,她说主任就可以。问,主任在吗?于是,有护士喊,主任,有病人。我继续和女医生聊着近来的身体,看到那个被喊作主任的人,慢慢悠悠带着几分不情愿的样子过来号脉,有几分不经意的问了一下身体状态,给他讲时,明显的他是心不在焉的听,问是不是在住院,对他讲刚办了出院手续,听了之后,明显感觉的到他有一点点异样,随之说,身体各方面都好,没问题。此话一出,非常明显是在应付。问需要吃药调理吗?非常好,什么也不需要。这听起来,像是有点不耐烦,打发走人的话。话还没说完,转身走开了。不管怎么样,人家是大主任,情愿不情愿的,毕竟是号了脉,他可以无医德,我却不能无意,于是对着远去的主任大声说,主任谢谢了!仿佛他应了一声。同女医生护士打了招呼,有点不知趣的走了。医者品行关乎患者心态,好些时候会直接影响病情。此主任非彼主任,较之原中医张主任,乃天壤之别。原来中医那,从主任到李大夫等医生,还有一个个小护士,其态度之温和,行为之体贴,扎针治疗之细微,无不温暖入心。从不敢扎针的我,居然踏踏实实的,不知不觉中扎了半个月。本想着再去检查检查、调理调理,哪知再去时,不知什么时间,连原本的中医科都不在了,真觉得有点遗憾,没能对不太争气的身体再做成调理和保健。现在的这个主任,一次就够了,每每想起都心有余悸。说实话这是医院的悲哀,当然一个人的感受不代表什么,可能是本人令人讨厌的缘故。话又说回来,不能给每一位患者以体贴感受的医生,医术再高也不是好医生,更何况这般医生大多医术不高,高也不是真高,一定不会真心看病,他们追求的不是名就是利,不可能有救死扶伤的心,下再多的功夫,也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有了这样的医生岂能不是医院的悲哀,患者不过是悲哀一次罢了。

医疗是最需要体现公平的一行,它和社会财富不同,国家财富有可能是由创造到积累再到减小差距体现公平的过程。而医疗,无论从诞生到成长再到发展,各个时期公平必须贯穿始终。为了保证公平,靠的是规范和监督,规范来自于政策和内部管理,监督来自于政府、体系内、内部上下级、社会、患者及家属、舆论媒体和大众,以保证医疗资源可以人人共享。医疗从来不是追求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公共医疗尤其如此。遍地开花的诊所已经把医疗变成了挣钱的工具和手段,名利已经把部分医疗人员的医德消之殆尽。医保是改变这些现象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公共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关键是医保要公平合理,要人人参与且惠及每一个人,要剔除不合理的部分,要简洁明了透彻,不易动手脚,易于操作,易于理会,易于监督,易于发现问题和纠正,要有严谨易行的方法措施,要有防止动手脚和防止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要有医保保证的方法和措施,要防止繁复,要好理解易明白。医保必须是为全民提供的健康保证,是减少贫困的重要手段,是改善贫富差距的措施之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之一,是重要的民生保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件小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