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游学第七天

  今天,是2019暑假游学第七天,我们去了高耸入云的鸣沙山、形象逼真的月牙泉、中外皆知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敦煌不仅仅是中西方贸易的转点,也是宗教、艺术、文化和知识的结晶。

  首先我们去了顶天立地的鸣沙山,本以为鸣沙山高不可攀,可是要知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人都有这样的觉悟,那么现代人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攀爬上了鸣沙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要知道,攀爬鸣沙山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风沙漫天,岌岌可危。我们都想休息,可是那刺耳的哨声又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又有了动力。有些人本来还在笨拙的把鞋里沙子往外倒,可我已经开始赤脚走路了。在大家健步如飞的奔跑、急走下,我们一齐奔向山顶。别以为到山顶就无忧无虑了,我们本就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我们很快认识到自己错了。在山上,我们用各种姿势呆着时,一场沙尘暴随风而过,尘埃四起。一阵飞沙走石过后,人人都迷了眼睛,而我就是其中迷的最厉害的那个(直到中午睡觉还疼的厉害)。

  从鸣沙山上俯视月牙泉,月牙泉真的就像一轮弯弯的明月,闪着点点微光。可以想象,如果夜晚参观月牙泉,那么月牙泉就会成为一弯真正的明月。风吹来,月牙泉上泛起波光粼粼的涟漪。

  从鸣沙山上下来,赤着脚,拿着鞋。下山没有上山累,并且对我来说,上山和下山还有一个不同,下山迷着眼睛,看不清路,而上山却看的清清楚楚,要不然我们怎样奋勇向前呢?从山下看鸣沙山,鸣沙山高高在上,大概有15多层楼那么高。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个庞然大物。

 

图片发自App

  今天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大多的塑像都是被清朝从重新修复过的。那么有人就有疑问了,有的塑像的皮肤是肉粉色的,有的塑像的皮肤是白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莫高窟所有塑像的皮肤都是肉粉色的,只有被清朝修复过的塑像,皮肤才是白色的。有些塑像的皮肤已经变成了黑色,这是因为工匠们使用的原料容易被空气所腐蚀,经过岁月的洗礼,颜色也逐渐变化了。西夏时期的工匠在修复壁画时,甚至还炸毁了古代的壁画。实际上,壁画跟我们解释了莫高窟的另一个名字:千佛洞。因为有许多洞窟甶壁画上都绘画了几千个佛像。

  而令我最为感叹的一个洞窟便是大像窟。大像窟又称9层楼,古时人们建了5层楼,历朝历代又逐年增加,又增加两层,为7层,近现代时,人们又建造了最后两层,变成了9层楼。大像窟因为大殿中有一尊佛像而得名。大像窟高大威武,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遮天盖日。可是这尊佛像身长和比例并不协调,头长三米多,而我们看着没有一点不协调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成了要专家头疼的难题。

  时光如同流水,这一天,就风风光光的过去了。通过这一天的学习与参观,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损坏文物,否则,后人就会修补,不仅改变了文物的本来模样,也有可能让人对文物的理解产生错觉。如果一定要修复,那我们要修旧做旧,虽然修复了,但不改变事物的形态,人们也不会产生错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甘肃游学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