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苏东坡对诸葛亮的评价会自相矛盾?究其原因、品其心志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豪,苏东坡为世人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有精忠报国的心,却在人生志向远大之际频频被贬谪,其为官之路是充满曲折的。

唐宋八大家

在这样的个人背景下,苏东坡的意气风发、书生豪情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作为北宋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一位文人,他不免会和其他人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中,他对诸葛亮这个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先后有若干次的评价,但前后评价的语气和阐述却自相矛盾,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使得他做出了如此的改变?

诸葛亮

首先看一下这经典的两首诗词。 

第一首是他在早期所作的《诸葛亮论》。这个作品洋洋洒洒数百字,有论有据,但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他对诸葛亮的嘲讽、批判之意。

具体来看,苏东坡在文中用了“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一句综合表明诸葛亮在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中是有失职和方法不当的,这也暗示此篇必定不是用来夸赞孔明的;接着他用了“不数月……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来举例说明诸葛亮在面对刘璋的事情中所用之法不仁不义;他将诸葛亮与曹操做对比,甚至指出除了“忠信”之外诸葛亮皆不如曹操。以上是苏东坡从品质上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不屑与批评。

曹操

在之后的一段中,他又从军事战术上,用“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等句来论述诸葛亮在整个事业生涯中的错失良机。这字里行间无疑透露着他对诸葛亮的批评和遗憾。

作为一名北宋文人,对中国历史中最为著名和出神入化的军事家诸葛亮,在别人推崇备至的时候他却一脸不屑,指出其战略战术、个人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样大胆的论述在今日都会令人大吃一惊,更不用说是在当年的北宋了。

但经历若干年的沧桑岁月,苏东坡却对诸葛亮做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论述,可谓是自相矛盾、大相径庭。


第二首名为《诸葛武侯画像赞》,苏东坡在其中用“移五行之性,交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对其作出了正面的、积极的高度的评价。

那做出这种自相矛盾的评价有何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耳濡目染、豪气冲天」

为何他会写出第一首词?其实可以用“耳濡目染、豪气冲天”这八个字来形容。苏东坡与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同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并被世人称为“三苏”或者“一门三学士”可见苏东坡从小在文学上必定受其家庭的熏陶和影响。

三苏

其实,不仅是苏轼,他的父亲苏洵以及他的弟弟苏辙对诸葛亮都曾做过评价,而且毫不意外、清一色全是贬低、嘲讽诸葛亮之作。例如,苏洵曾用“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苏辙曾用“不忍忿忿之心……则是其气不足尚也。”等句毫不客气地对诸葛亮进行批评与贬低。因此在这样的家庭文学氛围下,苏东坡又怎能不被感染呢?

 再者,因为有其父的名声,苏东坡必定发奋读书、向往考取功名之后能在朝廷一展宏图,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心绝对是有的。再加上他本身文学素养和造诣已崭露头角,年轻气盛的他看待曾经的王侯将相又何尝不想超越之?

 诸葛亮本身是蜀国重臣,而作为土生土长的、地处四川的眉州眉山人,苏东坡从小就对诸葛亮的事迹熟悉万分,对受万人敬仰的诸葛亮既敬佩又羡慕不已。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背景之下,充满才情的苏东坡也一定会不走寻常人之路、发表一系列惊人之言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与独特眼光。

三国巴蜀

那若干年后,他为何又情愿做出自相矛盾的评价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时光飞逝,曾经一心想入仕的苏东坡实现了当初一部分的愿望。他凭着才情顺利入仕,但在若干年的打拼之中他发现其实这条路并不好走。在他最想要一展宏图的时候,他却五次三番地被发配、被贬谪,在这些偏远之地消磨他的意志、耗尽他的壮志。他的人生中还经历了类似“乌台诗案”的极大波折,这些都对苏东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

若干年后,当他看到诸葛亮的画像之时,相信他一定羡慕不已。诸葛亮在他曾经的笔墨中哪怕再不堪,诸葛亮始终有敬他、懂他、重用他的刘备和蜀国将领;哪怕再不堪,诸葛亮从未被贬谪、从未被朝廷所陷害;哪怕再不堪,诸葛亮从入仕开始的一生都能尽力施展宏图、为国家鞠躬尽瘁;哪怕再不堪,在诸葛亮手中的蜀国仍可圈可点……相比之下,苏东坡自己的才学所运用和发挥的范围还远远不如诸葛亮。因此,在结合自己壮志难酬的一生,苏东坡才领悟到诸葛亮在权衡各种利弊中的不易,最后才会敬诸葛亮一句“真卧龙也。”

诸葛亮

​其实,从苏东坡对诸葛亮前后矛盾的评价来看,这就是苏东坡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浓缩了苏东坡感叹自己人生的写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苏东坡对诸葛亮的评价会自相矛盾?究其原因、品其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