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快乐是否毫无意义?

仅作者个人观点,咸鱼读书少,不喜勿喷点×即可。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买了有大半年一直放在书架上积灰,最近这阵子才勉强看完。说是勉强,是因为我觉得书中的大部分其实我都不太能理解,让我觉得自己的高度可能还够不上理解这本书,但不能否认我觉得这是好书,哪怕我并不能全部理解,有些内容和观点还是会让我觉得为之一振,感觉大脑被好好洗了一遍。


人类简史:快乐是否毫无意义?

两本简史读起来我都有点力不从心,果然书读得越少就越难静下心读,静心读了可能又理解不了多少。先读的《人类简史》,勉强自己读到全书快结束的部分,第十九章,才感觉自己被激起了兴趣。看到这一章的名字时,就疑惑中带着兴趣,“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可是我们的王子和公主在哪里呢?


不不画错重点了,这章说的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快乐。

快乐是啥?快乐如何计算?怎么比较快乐?

“快乐”的生物学解释,即产生足够多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


快乐如何计算和比较?


和五百年前甚至五十年前的人相比,我们是不是应该幸福快乐多了?

理论上应该是,我们的物质环境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实际并非如此,总听到长辈教导我们,说二十多年前,在他们那个年代,物质条件如何差,生活多么苦,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云云……

说真的,每每听到这些话,我的内心真是平静得不像话(并且有点想吃火锅)。不是不识民间疾苦不懂感恩,只是单纯无力从这样的比较中汲取那一点暗搓搓的快乐和幸福感。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苦,这是一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有适用性吧,新时代的孩子们没有感受过旧时代的苦,但我们也会有我们这一代的苦,谁也不比谁幸运,至于幸福快乐,也从来都是因人而异。同时代的物质比较似乎更能引起共鸣,有钱是个什么概念,抱歉贫穷大概会限制我的想象力,但提到王思聪,大家可能就都能get到。哪怕这个人不是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和虚无的三四十年前相比,就显得真实和有共鸣多了。


但物质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还不曾体会到这一点并卯足了劲朝着这个方向奔命,但也许这是有道理的,要不马云爸爸们怎么纷纷表示想要重温没钱的日子呢?


有时候快乐和钱可能逃不开关系,金钱确实能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也就是说金钱带来的快乐也是有阈值的,就好像现在的我有一百万和亿万富翁拥有一百万产生的快乐,对我们两个人来说肯定是天差地别。但如果钱对我说不是难事,挣钱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它带来的快乐也会逐渐失去新鲜感。(不过真的好想知道对钱失去新鲜感是什么滋味)


“目前看来,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

“快乐标准的确立:财富、健康、所处社群等客观条件与主观预期的吻合程度。”

嗯,这些听上去好想有点老生常谈,快乐是主观的,这我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主观的东西有时候不代表你能控制它。

痛苦源于比较,有时候快乐也是。

很多时候我们的快乐是不由我们自己控制的。我们忍不住和别人比,我们忍不住。而通过比较带来的快乐,往往又是有点阴暗羞于启齿只能自己暗喜的。


客观地说,阴暗的快乐也是快乐,但一想起来都有点不好意思快乐起来。

好像这份快乐打了折扣。


而说实话,我觉得,比较往往带来更多的是痛苦。尤其适用于普通人。

王思聪这个人的存在,我其实是无感的。但如果非要说,他的存在给我带来了痛苦。


这样看起来,快乐到底是啥?快乐有啥意义?

看到这里我已经有点怀疑人生了,但是看着看着,觉得自己好像被作者洗脑了。


快乐和自我期望的实现息息相关,进一步就延伸到了生命的意义。

他在书里写,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的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到同步而已。只要我自己的想法能和身边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就能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且也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


也就是说,我们对生活赋予的任何意义,其实都只是错觉。


“不管是中了乐透、买了房子、升官发财,或是找到了真正的爱情,都不是真正让我们快乐的原因。我们能够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身体内部发出快感的感观感受。所以,那些刚中了乐透、刚找到真爱的人,之所以会快乐地跳了起来,并不是因为真的对金钱或情人有所反应,而是因为血液中开始流过各种激素,脑中也开始闪现着小小的电流。”


我们追求快乐,可是快乐似乎永远是短暂,恒定的,更有趣的是,也许同样的坏境,乐观的人就有能力每天保持愉快,但有人就是没法快乐起来,一直郁郁寡欢。


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每个人都追求快乐,不管我们是怎样的人。但在这一点上我是真心羡慕乐观的人,因为快乐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不是件难事。


可是追求快乐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比较悲观,无论我多么努力奋斗,我似乎就是比较难以获得快乐?

而这并不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历史研究告诉我,这是因为生化机制不同。


那么快乐究竟有何意义?或者说,生命所追求的这些,有何意义?

我迷惑。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似乎就没啥意义。

“毕竟,大多数的历史事件并不会对我们的生化机制有什么影响。虽然历史可以改变那些影响血清素分泌的外界刺激,但却无法改变最后的浓度,所以也就是无法让人变得更快乐。”

这么说来,整个历史中更朝迭代,为了一统天下疯狂玩命有什么好处?如果没办法让人更快乐,又何必要有这么多的混乱、恐惧、流血和战争?


到头来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被生化机制玩弄于股掌。

这种可能听上去细思极恐,也让人难过。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快乐不只是片刻这么简单,相反,快乐要看的是某人生命的整体。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快乐有重要的认知和道德成分。


这种说法让人略感安慰,但总让我有种虚无缥缈之感。快乐也许是虚幻的,但我还是希望能感知它,更重要的是,我渴望一个无比坚定的信念,而不是自我安慰。毕竟这是我毕生的追求,而我并不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都不确定自己所追求的一切。


最后,他又提到了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他写了很佛系的一段: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受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哪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这就像是有人已经在海滩上站了数十年,总是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开某些“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这个人站在海滩上徒劳无功,被自己累的几近发疯。最后终于气力用尽,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关于快乐及追求本身,作者没法给出明确的解答。但他留下了一个启示:认识你自己。

我们对快乐这件事产生的认知误解,归咎于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不够。


我们似乎走的越来越快了,甚至跑了起来。

但我们朝着什么在奔跑呢?

我们想去哪儿呢?

与此相比,人类似乎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了解自己。

也许我们越思考,越困惑。

但越了解自己,很多答案可能会呼之欲出。


不破而解。


2018.1.20

明天放未来简史的一点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简史:快乐是否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