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耐心,多些视角

图片发自App

心理学专家陈海贤说,可以用WOOP思维克服行动的障碍。

W,是WISH, 就是愿望。

O,是OUTCOMING,就是最好的结果。

第二个O, 是OBSTACLE,就是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P, 是PLAN, 计划。

wish,outcoming是用来产生目标张力的,obstacle,是用于接触现实,回归现实,

plan,就是做出行动的计划,

先从思维出发: 经过愿望、目标的思考,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然后列出行动的计划。

再落实到行动: 依照计划行动,克服遇到的障碍,实现目标和愿望。

再用“执行意图”这个工具克服拖延症,这个简单易行的套路是: 如果……就……

比如: 如果到了晚上八点,我就要开始写今天的文章了。

如果我感到困了,就站起来走走。

如果我感觉没有思路,就去翻一翻以前的笔记。

“如果……就……”的条件语句设定,使得行动内容具体而鲜明,让行动容易发生,张力在具体的行动中流动起来,并延续下去。

如果是一个大概的目标,且表述很笼统,就不会产生这种行动力,而且目标越是模糊,就越容易放弃。

我以前经常定下笼统的目标,后来这些目标和计划都不了了之。这说明我个人思维方式上存在严重的盲点。

说到盲点,我想到了孙子兵法所讲的“知己知彼”。虽然知己、知彼缺一不可,然而“知己”与“知彼”还是有主次之分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重的是知彼,总是盯着敌人看,盯着竞争对手,同时默认很了解自己。

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知己是最重要的,也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考虑问题,总是偏向一种思路,而这种思路还是错误的,就很容易走进死胡同,最后无计可施,解决不了问题。

知彼,是眼光向外看,但是重点是向内看。

最近三天我带孩子,期间跟孩子有过几次的争吵。孩子呢,苦大仇深地反抗和咆哮,我因此生了气。

孩子刚参加了一周的训练营,学习了记忆法、心理课。我作为家长也参与了一次心理疏导的练习,感觉自己受益匪浅。然而,从训练营回到原来熟悉的生活,我依然如故,就像进步从未发生过,我们还在低水平上重复。

反省自己这三天的表现。我早就认识到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可是这三天我完全没有想到,也没有做到分毫。

冷静下来反思,我觉察到,我的内心模式并未改变,原来的行为习惯,原来的刺激反应模式根深蒂固。

在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那个原来的惯性自动运行。

觉察到这些之后,我想,除了提醒自己有耐心些,无条件接纳孩子之外,最重要的是找到专业的方法。

老老实实跟着专业、专家走,不要再临时起意。那些经过总结和专业化证实了效果的方法才是正途。

尤其重要的是,我要找到真正的核心规律,不是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却跑偏了的伪道理。

走错道很容易,走对路却很艰难,所以遇到问题,要多想几个方向,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匆匆忙忙,急功近利,大概率是要失败的。

总结:

多些耐心; 多些角度思考;认准符合根本原则和原理的方法,指导行动的手段必须具体。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些耐心,多些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