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的教学(上): 方法篇

题记:12月2日-3日去北京参加了一个外汉教师培训,由来自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的一位中文老师(一老美,教了18年,中文说得贼溜)详细介绍了基于熟练度(Proficiency)的教学框架。回来之后正好遇到一个短期班(3个MBA,每天6个小时,共3天),想学习关于投资方面的中文,我就运用了这个教学框架。上篇会介绍这个教学框架,下篇会记录一下具体实践的心得体会。

教学框架简介

Proficiency是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CTFL)开发的一套课程设计与教学框架。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基于熟练度(Proficiency)的角度出发,分为了4个大级别、10个小级别:

ACTFL层级图

其中位于整个框架核心的Proficiency,是指在真实世界(事件)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与之相对的概念是Performance,也就是在课堂的模拟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两者的对比如下:

Performance Proficiency
Rehearsed, practiced Unrehearsed
Simulated real world purpose Real world purpose
Based on learned content Wide open content
Familiar context Any context
Snapshot of what learner can do in specific task Broad view of learner'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One time event Sustained ability

教学目标:Can Do Statement

Proficiency的教学目标是以Can Do来进行描述的。与之前我习惯使用的教学目标(be abel to)非常相似。但Can Do更强调的是在真实情景下的语言运用,所以以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排除了:

  • 学生能用带补语形式的把字句造句
  • 学生能独立完成关于方位词的句子排序,并且正确率达到80%以上

一些Can Do教学目标的例子:

  • 我(指学生)能提问并且回答关于家庭的话题
  • 我能描述并且解释自己的喜好与感受
  • 关于喜欢住哪儿这个话题,我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形式:三种沟通模式

为了将Can Do落实到实际操作的层面,Proficiency框架提出了三种沟通模式:

  1. Interpretive:接受输入并理解,主要在听与读两方面。
  2. lnterpersonal:交流式的,同时包含了输入与输出两方面。比如小组讨论(听说),网页留言、评价与回复(读与写)
  3. Presentational:主要是输出。比如PPT演示(说),以及写blog(写)等。

将Can Do与三种沟通模式结合在一起,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就具备雏形了:

大目标
我能提问并且回答关于家庭的话题
小目标
【Interpretive】我能听懂一段关于说话人家庭介绍的音频
【Presentational】我能展示自己家庭的情况
【interpersonal】我能询问对方的家庭信息,并且回答对方关于家庭信息的提问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这三种沟通模式是没有硬性的先后之分的。老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和调整三者的顺序。

教学内容:5C筛选标准

教学目标与形式都确定之后,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学内容的选取。Proficiency框架提供了5C标准来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 Communications:内容应该是有利于沟通的
  • Cultures:应该是与文化有关的
  • Comparisons:能够促进不同方面的对比的
  • Connections:应该是与学生自身相关的
  • Communities: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社区有联系的

教学评估:基于Proficiency的Assessment

这里的评估与正儿八经的测试、考试是不一样的。Proficiency提倡的理念是教学评估应该与教学目标、形式相一致。也就是说,课堂上如果是做一个Blog,那么评估也应该是与Blog类似的形式(都是考察读写能力)。一共有3种评估类型:

  1. Learning Check:目标清单。一个Can Do的清单,帮助老师或者学生简单评估自己是否掌握的上面的Can Do描述。
  2. 形成性评价:老师在课堂活动中(还记得刚才的3种沟通模式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调整后续教学内容或者顺序。
  3. 总结性评价:类似于单元小结或者期中期末测试的作用,但形式的话与上面介绍过的一样,应该与课堂教学相符。

总的来说,Proficiency的评估脱离了传统的测试理论,以实用性为优先考虑的评估框架。老师要自己判断是否适用自己的学生与课堂,合理选取。我的理解是与其纠结评估的形式,不如重视评估的节点与反馈,课程中需要建立这样的循环:

教学==>评估==>调整==>再教学==>再评估==>再调整……

课程设计:理念与流程

集齐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筛选与评估形式之后,就可以进行真正的课程设计了。
在Proficiency框架中,提倡的是反向设计(Backwards Design)与主题式单元(Thematic Units)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方法。

  1. 主题:首先我需要确定的是学生应该了解什么主题,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即主题,关于主题的教学目标。
  2. 子话题:然后将主题拆解成一个一个子话题,以及每个子话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同时要考虑的是每个教学目标以何种评估方式(Assessment)来体现。
  3. 教学环节:最后子话题再拆解成一个一个教学环节,确定活动形式、指令以及活动产出(PPT、视频、blog、音频等)。

以下是我在投资中文其中一个子话题的教学设计,下一篇文章会介绍一下这种模式授课的心得与体会:

子话题1:风投概述

第一课时:风投专业词汇(理解)

【Interpretive】学生能自行理解风投专业术语的意思(允许使用词典)
【Interpersonal】学生能向他人解释风投专业术语的意义,并解答别人的关于词义的疑惑

第二课时:风投专业词汇(解释)

【Interpretive】能自行理解关于风投流程的术语
【Interpersonal】能对这些流程进行排序,需要与他人讨论并达成一致

第三课时:风投的流程(理解并演示)

【Presentational】能对那些寻求风投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其他学生/老师假扮),介绍自己公司的风投流程(需要制作PPT),并回答他们的提问

【备选】案例分析(以防学生程度太高学得太快导致没材料,囧)

【Interpretive】阅读《2016年在线教育投资盘点》,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教学参考素材:

风投词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6289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62244
风投的流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11262
在线教育的5年:http://36kr.com/p/5097569.html
2016年在线教育投资盘点:https://www.jiemodui.com/N/64725.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教学(上): 方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