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5个美国高校毕业生中,就有2个内心充满遗憾!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追悔莫及。
这包括相当部分的人文学科毕业生,他们或许受到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2011年,在大衰退时期发表国情咨文时,时任总统奥巴马竭力倡导数学和科学教育,呼吁美国人民“在创新、教育、和建设领域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从此以后,人文学科毕业生人数一落千丈。
同时,截至2021年,接近半数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生对专业选择表示遗憾,而鲜有工科生具有同样感觉。根据美联储一项调查,仅24%的工科学生希望自己选择其他专业。
一般而言,那些攻读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学生对专业选择满怀信心,而社科或职业课程毕业生则疑神疑鬼。
后悔程度与贷款、性别、种族或学校选拔性之间似乎没有太大关系。然而,正如你所意料的那样,美联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收入越高,你越不会后悔当初的大学专业选择。
以下表格显示每个专业中,希望自己当初能够选择其他专业的学生比例(2021年)。
自2016年(这是具有统计口径一致数据的最早年份)以来,遗憾程度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最显著的例外是教育学,从疫情前的低于平均水平到2021年超过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同期生命科学领域的遗憾度却持续大幅下降。
每一年,美联储家庭经济和决策调查询问受访者是否后悔就读某所具体学校。参加职业课程者对其就读学校感到遗憾的比例最高,而教育专业学生比例最低。
职业和人文学科毕业生经常后悔自己的择校选择。所有专业毕业生中,希望自己选择其他学校的比例(2021)见下图:
无论主修哪个专业,半数就读营利性私立院校者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这也许是因为营利性院校的学生更有可能债台高筑。分别仅有21%和30%的公立院校和非营利私立高校的毕业生具有类似遗憾。
多数(60%)职业技术学生希望自己接受更多学校教育,而具有类似想法的法律、生命科学和工科学生不足40%。
在人文艺术领域学生中蔓延的悔恨情绪或许可以解释该专业毕业生为何濒临绝迹。
历史和数字人文学者施密特(Ben Schmidt)指出,“形势风云突变,人文领域生源降幅达50%,而且毫无反弹迹象。”
根据施密特对全美教育统计中心数据的分析,到2021年,历史、英语和宗教等专业的毕业人数,就整体毕业规模而言,已不及2000年代初全盛时期的一半。
人文学科毕业生在学士学位获得者中的历年占比数据:
斯密特认为,经济大衰退引发历史、艺术、哲学、英语和外语等人文学科的不断滑坡。他表示,”大衰退时期,奥巴马总统一直说我们需要更多STEM毕业生。很多极具影响力的人士也鼓吹同样的故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美国迈向STEM的十年间,计算机科学毕业生数量翻了一番。每个STEM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护理、运动科学、医学、环境、工程以及数学统计等学科的增幅至少达到50%。在人文领域中,仅有两个专业维持升势:文化、族裔和性别研究以及语言学。
同时,他认为,国家队STEM领域的支持或许导致很多人文学科毕业生后悔自己当初的专业选择,在全球经济的衰退过程中,即使他们主修其他专业实际上也无法改善自己的就业机会。他们陷入困境,其学位显然成了替罪羊。
数年前,他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尽管文化战争和学生债务无法完全解读人文学科的数据(甚至教会大学和财务资助充足的高校同样出现颓势),但该趋势确实符合部分千禧一代的想法,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年轻人日益痴迷就业前景更为光明的专业。
根据目前在美联储任职的经济学家韦伯(Douglas Webber)对人口普查局2014年至2018年数据的分析结果,一名典型的历史或新闻专业毕业生终其一生可望获得340万美元收入。而相比之下,一名典型的经济、生物科学或化学专业毕业生的终生预期收入为460万美元。上述收入均根据通胀率进行调整。
但这些典型收入数字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你的喜好和你所学的专业同样重要。韦伯的研究表明,很多高收入人文学科专业的薪酬超过低收入STEM专业。例如,收入高居前25%的历史专业学生终其职业生涯可挣430万美元,从而使他们的收入超过薪酬最高的专业(化学或航空航天工程)垫底25%毕业生。
2014-2018年间,大学各专业的期望终生收入数额(根据通胀率调整数据)如下:
人文学科专家认为,由于不会将学生锁定在狭窄的编程语言、认证或职业道路上,这些专业为他们今后生活中带来了更高收入的机会。人文课程教授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有能力适应那些他们上大学时还不曾出现的职业。
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技术专家邓布罗夫斯基(Quinn Dombrowski)认为,"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各种不同职业场景都需要这样能力。"
邓布罗夫斯基通过斯拉夫语言学位从事一项学术、信息技术、高性能计算以及协助研究人员运用计算机分析语言的职业。在业余时间,她创建了数据保姆俱乐部(Data-Sitters Club,对一系列畅销儿童读物进行计算语言分析);她还与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在遭到俄罗斯黑客和炮火摧毁前)将许多乌克兰网站存档备份。
邓布罗夫斯基表示,“与本科生合作数字人文项目时,我们更喜欢选用人文专业本科生并教会他们足以完成任务的编程,而不是那些计算机专业学生,尽管后者在做梦的时候都在编程,但不会认真推敲那些我们需要他们思考的问题。”
施密特表示,尽管目前在编程和分析数据上花费大量时间,但他依然很高兴能在本科阶段研究人文科学。他说,“我对自己的本科专业无怨无悔,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自己能够掌握所有所需要的编程语言。我无需修读计算机课程即可做到这一点。”
不过邓布罗夫斯基表示,她理解本科生在大学毕业后立即从事一项高薪的技术工作的愿望,而不是仅凭一个人文学位守株待兔地等待机遇的出现。
她说,“人文学位能为职业生涯开创更广阔前景之类的话似乎很动听,但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那些背负高额学贷者,面临迫在眉睫的房租和还贷压力。”
施密特指出,无论如何,人文学科都将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继续生存并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其地位可能无法与社会科学和数理科学相提并论。承认其存在危机,并不意味着人文学科即将消失,而是意味着人文学科地位的下降可能会改变其本身和整体的高等教育。
其实,没有一个好的大学专业,也没有一个坏的大学专业。好坏要根据各人的情况去做选择。
家庭背景强的孩子,可以选择学习人文学科,以后做领导。家庭背景一般的孩子,可以学习工程类学科,以后凭自己的一技之长闯世界。
完全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的理科生,可以考虑数学,统计,计算机等学科,为以后改专业做准备。完全不知道未来做什么的文科生,可以考虑经济,法律和政治学等学科,以后可以在相关领域做调整。
越是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越是要多学一些技能,这样以后调整的时候才有灵活性。不管哪个专业,只要你做得好,就是好专业。再好的专业,如果你混得不好,也不是好专业。
人生的路是一个选择过程,你选择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中国人讲,审时度势,这四个字其实包含了一个人的判断力的全部。其实,不管你在大学里选择什么专业,在大学里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是,通过大学学习掌握自学能力。这应该是大学教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