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板块就是学习。学习的核心是一句话,叫作“你如何改善你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学习的意义。当你不学习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行,你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盲区,你根本不认为自己的生活需要改变。而终身学习是唯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让我们不断地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需要一个真值过滤器(又称真相过滤器,即用各种方法探寻真相的一种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工具,能帮你判断某种知识值不值得学习,能帮你辨别真假。
真值过滤器有很多种,比如这个作者的前辈告诉他,当你调查一个案子的时候,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了一样的结论,你才能够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结果作者发现,在几个案子当中,有三个以上的人都说这个事是对的,但它实际上是错的,报导是有失偏颇的。他觉得这个方法可能不行。最后他决定,如果完全不同阵营的人都认为某件事是真的,才能认定这件事是真的。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认定一个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这个书里也讲到埃隆·马斯克(特斯拉CEO)的案例。他的真值过滤器是什么呢?叫作第一性原理。比如你想算一下,把火箭送上天需要多少能量。那你就可以算一下把火箭送上天需要多少原始材料,在市场上寻一遍,最后就按照这个东西来指导决策。因为这符合最基本的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
那对于我来讲,我的真值过滤器就是批判性思维。就是去思考它的公正性,反复地去对它进行可证伪的检验,你才能够接受这么一件事。因为一般人最容易被例子说服,别人只要给你举几个例子,你马上就信服了,觉得大师已经出现了,了不起。但实际上它能不能够经得起批判性思维的检验,这是很重要的。
这个作者在书里给我们论证了阅读的投资回报率。就是他彻底地论证了为什么要读书这件事。这个作者是怎么论证的呢?他说,读书划不划算,或者一种学习方式划不划算,取决于你花费自己的时间,交换了作者们多少时间。这就是一个交换。
“成年人平均阅读速度大概每分钟250个单词,每篇博文的篇幅平均是800个单词左右,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阅读一篇博文平均需要3分半钟。那么你在这几分钟里得到了什么呢?以我为例,大约是我3天的努力成果。”像他这么一个比较认真的作家,写一篇博文,大概需要3天的时间,这已经相当认真了。这就是价值交换。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阅读一篇杂志的长文可以获得什么。你会在《连线》杂志或者《大西洋月刊》上看文章,这些文章通常篇幅是5000个单词,这意味着,一般人要花20分钟才能读完。那么你在这20分钟里得到了什么呢?我大概会花费1个月的时间进行研究,然后再花6个星期的时间用于报导,接着再花6个星期用于写作和编辑。所以,如果你在我身上花费20分钟的时间,作为回报,你可以获得4个月的脑力和劳动投入。”
“但与写书相比,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了。75000个单词一般读者要花5个小时读完,那么花费这5个小时,你会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读完我上一本书《超人的崛起》,你大约可以获得我15年的生命体验。”就是他用15年的时间、心血,写了这么一本书。
“此外,阅读还会带来另一种红利:提升效能。研究发现,阅读可以提升长期注意力,减轻压力,防止认知能力衰退。阅读也被证明可以强化同理心,改善睡眠以及提高智力。”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值得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总体来讲,严肃的书和严肃的文章比起来,书的力量可能更大。当然我个人觉得,高水平杂志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可能更有浓缩度。因为我知道很多教授发一篇严肃的文章需要多少年,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去写一篇文章,这也是可以学习的一个路径。
作者有一次去一个魔术商店,他就发现那个魔术商店里摆着一些书。那个作者不明白,就问那个魔术商店的老板,这书是魔术道具吗?老板说,不是。作者问,那为什么要把这书放在这儿呢?那个老板说了一句特别发人深思的话,老板说,书就是用来保存秘密的。所以我有时候会觉得,讲书人像什么呢,讲书人就像是把知识从书里释放出来的那个人。就是有很多书很难,一般人根本不看,当这些知识被印在书里以后,就注定跟大多数人没关系了。那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知识从书里释放出来,给大家看。不要让你书架上的书成为保守秘密的工具。
那么,怎么成为一个行业里的专家?作者给出了步骤。第一步,读完五本书,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自己一无所知。比如我当年希望研究《论语》,那我就去找来几本解读《论语》的书,在这过程当中,允许自己完全不知道,不要觉得丢脸,即使有很多词不明白也不要紧。
“读前三本书时,你无法对自己读到的很多东西理解透彻。不要停,不要回到开头重读,不要去查你不认识的词。秘诀在于不要太沮丧,坚持读下去。”
“做笔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我们的目标不是记下你认为需要知道的一切,我们只需要关注三件事。第一,如上文所述,把历史叙述记录下来,这给大脑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整理新信息,提高了学习速度。第二,要关注术语。如果一个专业词汇出现了三四次,把它记下来,查字典。每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读一读它的定义。保持这种状态,直到你一看到这个词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第三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把所有让你感到兴奋的东西都记下来,这就是那些让你直击灵魂的词汇、语句等等。”
这五本书不是随便选的。“第一本书:你能找到关于这个话题最流行、最畅销的书。无论是小说还是非小说,都不重要。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乐趣。”我是怎么对《道德经》感兴趣的?我在很小的时候,在《中篇小说选刊》上,读了一篇小说,叫作《小说老子》。作者就是用小说的方式,写了老子跟他学生的对话。我作为一个青少年,突然间对这个东西产生了好奇,觉得很有意思,这就是第一本产生兴趣的书。
“第二本书:选择一本同样很受欢迎,但通常更专业、与主题相关性更强的书。这本书要么与所研究的课题有密切关系,要么就是直接相关。”它同样是为了唤醒兴奋感。我后来再读第二本关于《道德经》的书,就是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因为南怀瑾先生很有趣,用口语化的风格写书,各种典故信手拈来,你会觉得这人好潇洒,我就把这本书读下来了。
“第三本书:选择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半技术性读物——这本书仍然颇具可读性,也很有趣,但可能略有些枯燥。这本书的思想建立在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的基础之上,但其语言更加精确,并且包含了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的细节。从这一步开始,你会对全局形成模糊的认知。”比如韩鹏杰先生的《道德经说什么》,或者像我那时候读李零先生写的《人往低处走》,就是讲《道德经》的一本专业的书。你就慢慢地深入到这个领域里了。
“第四本书:我们到了正式的学习阶段,这时候你要读的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第一本真正深奥的专业书,它不像前三本书那么有趣,但它会让你了解该领域真正的专家正在思考的问题,密切关注该领域目前的最新进展,了解该主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当下大家正在研究的基本理念。”比如陈鼓应先生写的《老子今注今译》。
“第五本书:这本书并不总是最难读下来的(最难的通常是第四本),但第五本通常是最难理解的。因为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直接了解该主题的未来,包括其发展方向及其发展节奏。这本书会让你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比如你要读《老子》的话,不是读一句一句解释的《老子》,而是读老子哲学的提炼。这就是五本不同层次的书,把你带进了一个领域之中。
不仅是《老子》或者《论语》,如果你喜欢的是摄影、极限运动、编程、无人机,你也可以从无到有地,一点一点地深入进去。首先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这才是第一步。其实五本书读下来不需要多长时间,你要是能把时间管理好,一两个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能囫囵吞枣地过一遍了。
第二步,把自己当成白痴。你都读了五本书了,但是不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可以跟别人讲了。不,你把自己当白痴,然后找专家来讨论这些问题。
第三步,探索空白点。就是我已经问了一圈专家了,学术杂志我也看了,有哪些东西大家还没研究过?是不是还有可以研究的新的突破点呢?
第四步,不停地提问。就是不停地问自己,不停地验证自己头脑中的假设。这就是胡适先生讲的做学问的原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提问就是小心求证的过程。
第五步,找到叙事结构。人们的头脑当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模式识别。什么叫模式识别?你看到了苍蝇、蚊子、蜻蜓,你看到了各种各样飞的东西之后,就会想: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你发现它们都是昆虫。当你找到一个模式,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舒服。人的内心就是这样,当你能够进行模式识别的时候,你就觉得很舒服。这时候你可以发表你的见解,跟别人探讨。
你需要跟随好奇心,再去阅读五本书,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如果你这样一步一步地挑战,去读书、去采访、去讨论、去发表见解,然后再读书,不需要多长时间,你就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大家如果愿意去实践的话,各行各业的大门,都是向你们敞开的。
接下来就是培养技能。如何学会一些技能?刚刚我们说的那些是理论、思想,那如何学会一些技能?有一个叫蒂姆的人特别有意思。蒂姆干过一件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在一些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学习了13项非常困难的技能。比如演奏乐器,5天之内学会打架子鼓,跟专业的、知名的乐队同台演出,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蒂姆学习了如何驾驶赛车,学习了一门外语,在不会识谱、不懂节拍的情况下,给了自己5天时间,看看能否学会在舞台上面对观众现场表演打鼓,“警察”乐队跟他一块儿配合,这是很有名的乐队。他还学习了巴西柔术,也只给自己5天时间,要跟巴西柔术的冠军在台上决战。他用这5天的时间就学一招——锁喉。他发现,要想花5天时间把所有东西学会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学会一招制敌。于是,他在5天内拼命练锁喉这一招。这就是蒂姆所做的这件事。
蒂姆说,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控制你的恐惧感。我们每一个人学任何一个新东西都会有恐惧感,比如让你当着大家的面唱一首卡拉OK,这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是很多人不敢,即使在家练了很久也不唱。为什么?他怕丢脸,怕控制不住音调,跟不上节奏。蒂姆说,你要控制好恐惧感。
我们需要学习的技能有三类。第一类叫作显而易见的技能。比如你想学讲书,那什么是讲书这件事显而易见的技能呢?比如练好普通话,练好发声,练好语言的节奏,练好说话的流畅度,练好你的逻辑,以及基本的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方式,这是显而易见的技能。这个大家都能理解,这一类是你要学习的。
第二类是令人不愉快的部分。每一行里都有很多令人不愉快的、不想学的部分。比如你想讲书,你就要去读一些很枯燥的书。因为如果你没读过那些很枯燥的、打底的书,你没法理解这些看起来很愉快的书。很多人不愿意读,那就会觉得讲书很难。
第三类叫作寻找你的核心优势。就是你要想拥有核心优势,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就像蒂姆,他未必把巴西柔术练到全国最好,但是他的锁喉能够练到全国最好,这也够了,找到了核心优势。以讲书为例,你讲书讲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最擅长讲哪部分书,你最喜欢的话题在哪儿。如果你在你喜欢的话题、愿意钻研的话题中讲到全中国最好,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这三类技能,都是我们可以去学习的东西。
书里有一个80/20法则,就是如果你能在20%的重要的事情上发挥作用,就能够产出80%的效果。这部分是关于学习的知识,我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这几个步骤,好好地读几本书,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别人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够做得到。
接下来,关于创造力的部分。什么叫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开发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过程。我们怎么才能开发出很多有价值的原创想法?这跟我们大脑里的三个网络有关。
第一个网络,叫作注意网络。我们的底丘脑核就像一个注意力的聚光灯一样,当你对一件事情产生注意力以后,它会立刻锁定目标。假如你是一个研究昆虫的专家,那无论你走到哪儿,你可能一眼就会锁定昆虫;假如你是一个乒乓球爱好者,那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会注意到乒乓球馆、乒乓球明星的照片,你会非常地敏感。这就叫作注意力聚光灯,就是我们的注意网络。
第二个网络,就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普通人过日子,过到麻木以后的感觉,整天都是在默认模式网络中进行。就是每天上班、打卡、坐地铁、吃早餐、回家、看电视,没变过。你不需要动脑子,你的大脑不会经受挑战。
第三个叫突显网络。突显网络是我们大脑中的一个总开关,它会识别好想法、好素材,减少重复抑制效应。什么叫重复抑制效应?比如你第一次在你们小区里见到一个明星,觉得很开心。当你第二次在小区里见到这个明星,你会觉得“原来这人住咱们小区,怪了”。等到第三次、第四次见,那种兴奋感就慢慢没有了。这就叫作重复抑制效应。
重复抑制效应会导致什么呢?比如我们看天上的星星,觉得灿烂的星空很漂亮。小孩子心中会想:我想要了解灿烂星空是从哪儿来的。但随着你每天晚上看,看了几十年,重复抑制现象出现了,你觉得星星有什么好看的,失去了好奇心。大家还记得爱因斯坦是怎么说自己的吗?他说,我只是把一个人童年时候的好奇心保持到了现在而已。大家8岁的时候都会关注星空,而他到了50岁依然在关注星空,没有产生重复抑制效应。
而我们的突显网络,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时时刻刻重新观察现在的生活,这就是创造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普通人容易见惯不怪,而具有创造力的人见惯也怪。见惯了,但他依然会认为,这件事情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值得总结经验。
当你能够同时培养注意网络、默认模式网络、突显网络的时候,你才能打开自己的创造力之门。所以,想要拥有创造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这个作者给出了一系列提升创造力的方法。他给了七招,很有意思,这七招都有它的科学依据。
策略一,善待你的ACC。ACC是一个大脑中的部位,叫作前扣带皮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顿悟时刻,比如你猜一个字谜,别人没猜出来,你一下子猜出来了,这种感觉就是所谓的顿悟时刻。其实顿悟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所以很多关于创造力的实验,都是用这种顿悟的游戏在进行研究。
“在观察到一个最终能用顿悟的方式解决之前,人们的前扣带皮层的活跃性增强了。前扣带皮层在突显网络和注意执行网络中都发挥着作用。如果我们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ACC会关闭默认模式网络,打开注意执行网络,以此开启思考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是什么东西点亮了我们头脑当中的ACC,什么东西让我们的头脑中的ACC保持活跃,保持生命力。因为只要它活跃、有生命力,你就会对周围的东西有兴趣,就能出现顿悟的感觉。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是好心情。我特别怕在开会的时候吵架,我不是怕他们发脾气,我是很明确地知道,只要吵架,参会的人就没有创造力,因为吵架的人头脑紧张,他的ACC不管用了,杏仁核开始启动了。当他心情变得不好的时候,ACC就不管用了。所以好心情是非常重要的。
“好心情会提升创造力,坏心情则会增强分析性思维。”就是当你的心情很沉重、很压抑的时候,你可以干吗呢?算账,算那些细节,逻辑推理,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你想要跳出来,有创意地解决问题,想要开开心心地讲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就做不到了。所以每次开会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放松点,别生气,有摩擦也不用生气,因为生气就代表着创造力的下降。
策略二,叫拓宽你的视野。大脑的左半边更倾向于关注细节,而右半边更倾向于关注全局。我们过去认为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发散思维,其实没那么简单。左脑更聚焦,右脑更关注全局。“在危机时刻,我们会关注细节。我们想知道此时此刻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数据可用,我们会变得更相信分析和遵循逻辑,更倾向于选择成功率高的、简单的行动计划。”如果一个人生而谨慎,天天充满了危机感,那么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分析各种各样的细节。
“在放松状态下,系统则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运转。我们的视角会更加开阔,更有可能开始思考更广泛的语境,也更有可能动用右脑。”所以现实生活中,不要总躲在书桌后面,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周边的世界,必要的时候反复这样做。
策略三,非时间及独处的重要性。什么叫非时间呢?这个作者把凌晨4点到早上7点半那段时间叫作非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他抠出来的。别人在这段时间里还在睡觉,而他在这段时间里想干吗就干吗,哪怕他用这3个小时晃悠也行,不存在浪费时间,因为这段时间是他抠出来的。所以他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每天早上4点多钟起来写作,他觉得一点都不苦,反而很愉快,因为他找到了一些非时间。
重要的还不光是非时间,独处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干扰,每天留出90到120分钟的时间独处,你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哪怕你身边就一个人给你打扫卫生,或者就一个人在旁边当你的秘书,实际上都是两个人。两个人就代表着社会,代表着你需要做社会要求你的行为、举动,代表着你的一举一动会被盯着看,而不是从自己出发考虑问题,不是在想自己应该想什么。所以独处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策略四,从陌生之处着手。“同样会激发ACC,开始搜索更广泛的想法,它扩展了我们的搜索参数,提升了模式识别系统搜索的数据库规模。”
策略五,在盒子里思考。我们过去总说“跳出盒子思考”,他为什么说在盒子里边思考呢?他说:“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驱动创造力。”有时候你会发现,限制的条件越清晰、明确,做出的创意越有效。你不要总是讲“随便想”“随便说”,那很难出创意。给了明确的限制条件以后,往往能做出更有效的思考。
策略六,给大脑添加“弹药”。“创造力需要模式识别,但是模式识别需要什么呢?答案是‘弹药’。如果你不能定期向模式识别系统输入新信息,那么大脑就会缺乏在想法之间建立联系所需的弹药。这就是为什么‘机会更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这话什么意思?解读一下,就是别光想,你也得读点书。什么叫作“弹药”?你见得多、看的案例多,就有了“弹药”。未必所有好的点子你都得用脑子想出来,其实一辈子有那么几件原创的事就了不起了,更多的好点子来自“弹药”。
策略七,麦吉弗法。麦吉弗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没事去冲冲澡,转换一下注意力。它来自一个电视剧的主人公,叫麦吉弗。这个主人公的创作者兹洛托夫注意到:“每当自己遇到难题时,所要寻找的答案,从来不会出现在显而易见的地方,比如坐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相反,在开车或洗澡时,答案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为什么呢?“轻微的刺激活动(比如洗澡)会占据你大脑的意识。”洗澡的时候,水流在你身上,难道它不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吗?一定会,但不会占据太多。
“这会让我们的思考进入‘孕育阶段’,把问题从意识转移到潜意识,而依靠潜意识解决问题要高效得多,其速度更快,效能更高,而且几乎有着无限的内存。”好比一座冰山,水面上只看到那么一点点,底下有那么大一座山。潜意识几乎有无限的内存。“也就是说,有意识的大脑,一次可以处理大约7比特的信息,而潜意识可以处理的信息量似乎没有限制。”这就是影响创造力的七个方法。这个作者认为,用这些方法可以“黑入创造力”,就像“黑客入侵”,成为激发创造力的捷径。
最后一句话说得很好:“长久的创造力是一种副产品。”什么的副产品呢?我个人认为,就是你大脑越来越健康的副产品,你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的副产品。你要知道,拥有创造力是一件美好、开心的事,它的副产品是创造了很多的东西。
最后一部分叫心流。在这儿我们就要谈到,为什么尼采对这个作者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实际上,我觉得这本书就是在致敬尼采的哲学。“我教你们如何成为超人。人类是应该被超越的。为了超越人类,你们已经做了什么呢?”这是尼采1883年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原话。
“正如尼采在《瞧!这个人》里所写的:‘在我之前的哲学家中,有谁是心理学家呢?在我之前,根本没有心理学。’人类并不是进化的巅峰,只是随机部分的集合,是本能、驱动力、习惯、历史等的混合体,我们自己就是一种混乱。”尼采认为人类自己就是一种混乱。“但尼采认为,我们可以逃离这种混乱。我们可以用‘权力意志’来代替生存的斗争,为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而战,为掌控、卓越和意义而战。”
尼采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尼采提出的迈向超人的第一步:找到激情和使命感所在,他称之为‘一个有组织性的观念’。尼采对如何采取下一步也非常明确:学会忍受痛苦。巅峰表现需要坚毅力,而这位哲学家坚持认为,忍受痛苦是掌握一门技能的最快方式。”像不像孟子说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尼采自夸说:‘与其说我是一个人,不如说我是一个战场。’这就引出了尼采的第三步:学习和创造力。将信息全部吸收,将其转化成艺术。这就是权力意志,是存在主义的授权。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行动,我们创造,我们独自为自己创造出的产物负责任。这将我们带到了尼采计划的最后一步:心流——尽管他没有使用这个词。尼采当时使用的词叫‘沉迷’。”沉迷是什么?尼采说:“沉迷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必须首先有沉迷,才能提高整个机体的兴奋度,否则就没有艺术的存在。”
你会发现,这本书的结构是模仿尼采哲学来呈现的,作者绝对是尼采的大粉丝。那么关于心流,我们讲过一本厚厚的书,就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写的《心流》。心流会引起我们神经结构的变化。我们过去一直有一个10%大脑的神话:正常状况下,人类只用到了大脑10%的空间。有人就想问,心流状态是否意味着我们整个大脑都在运作?是不是把大脑的所有地方都调动了?
事实上正好颠倒了。“在心流的状态下,反而降低了大脑的利用率。有一个术语描绘这个现象,就是‘瞬时脑前额叶功能低下’。‘瞬时’意味着这种状态是暂时的;‘低下’是‘超高’的反义词,它意味着慢下来、关闭或者停用;‘脑前额叶功能’指的就是前额叶皮层功能。”在心流状态下,大脑的这一部分就停止工作。所以,心流状态不是整个大脑都工作,而是让大脑的很多部分停止工作,没有胡思乱想,没有自我批评,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
“当我们进入心流状态时,对注意力极度集中的需求就会增强,缓慢而大量消耗能量的外部系统(即有意识的活动)会被更快、更高效的潜意识活动(即内在系统)所取代。这是另一种效率的交换。”就是我们的大脑处在心流状态的时候,其实是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的。所以,所有曾经经历过心流感受的人,都会觉得这种感受特别不可思议,特别希望能够再次进入心流的状态。
最后就是怎么样去发现我们的心流触发器。心流触发器分两类,一类是内在的触发器,一类是外部的触发器。内在的触发器包括我们前面讲过的自主性、好奇心、激情、使命感、完全专注、明确的目标,还有一个很重要,叫即时反馈。即时反馈里有一个关键词,叫最小心流反馈。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的心流反馈的时候,你要高兴,要奖励自己,这会给你带来更多心流反馈。如果你不在意这件事情,觉得这个东西不重要,只在乎外部奖励的话,这种心流反馈就可能消失了。但如果你能去发现这个最小的心流反馈,你会变得很开心,这叫内在的触发器。
外部的触发器也有很多,比如严重的后果。有时候,严重的后果会带来心流的挑战。比如苏炳添去参加短跑比赛,这是亚洲人第一次站在决赛的跑道上。你看,大家把这件事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对于运动员、演员来讲,这种高度和压力经常会触发心流。越是在大赛中,越是在高压之下,这个人的心流就越会被激发出来。丰富的环境也可以触发心流,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看看大自然,经常变换生活的环境,就有可能触发心流的力量。
当你找到了心流触发器,你就更容易让自己进入尼采所说的“沉迷”的环境中去。一个人做事,拖拖拉拉、事不关己地做也是做,沉迷进去、认真地做也是做,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超人的一面展现出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思呢?
作者在最后说,你试想一下,读完这本书以后,如果你的效能能够提升500%,你的生活会是什么状态?很多人不敢想象这样的事,觉得人就是这样,怎么可能变化更多呢?其实这是托词,是借口,是自己不愿意努力变得更卓越的理由。实际上,每个人拥有的潜力都是无穷的。
作者还特别贴心地在最后一章里给大家写好了每一天的安排,就是他生怕你只学这些原则学不会,连每日事项都帮你列出来,就是希望能够手把手地教会你生活得更有规划、动力,希望你能够像尼采所说的,成为一个超人,去挑战自己的潜能。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跨越不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本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