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了这么久,不是为了让孩子上职高的

本人70尾,湖北武汉远城区人士,一个孩子的父亲。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孩子的培养很少焦虑,我们没上什么课后补习班,从不鸡娃,有为数不多的两个兴趣班,一周调节一下,把课上好,辅导把作业做完,按时睡觉。

说起奥数什么的,我经历过,知道怎么回事,现在看孩子也没什么数学天赋,语文倒还是挺感兴趣,所以,本就打算孩子自由生长,学习好读个不差的高中,考个一般的211,运气好一点985更好。

身边清华北大的不多,211/985的不少,看着也不是很幸福。人生的赛道很长,有个基本的学历,然后如果能与兴趣相结合,幸福感强一些,便是可以的了。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本来只要高考一道坎,如今又加了中考一道。

高中录取比例将会适当下降、不少地方不允许中考复读,等到孩子中考的时候,这个趋势会继续收紧。更加厉害的是武汉远城区的初中生不允许报考主城区的高中。

我知道这个初衷都是好事,制造业强国,国家需要更多的职业技术工人,未来大学主要培养的主要是技术突破的高端人才,可是会不会太残酷呢?

这种残酷,现在看起来,是无差别降维打击,对所有人,都是残酷的。

我们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减少压力,可如此一来,真的能达到减负的效果吗?

培训机构现在最黄金的寒暑假不让补课了,是不是就真的能杜绝呢?

打击培训机构最狠的不是我们,而是邻国韩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曾出台专门相关法令,还派了30多个督察组到全国打击培训机构。可看看如今,韩国培训机构依然是巨大的产业,顺便还形成了难以逆转的阶层分化。

在打击最厉害的时候,培训机构转变成了专门针对中上层家庭的一对一上门服务,你总不能查到人家上门吧。所以,家庭的选择是有限的:

1、要么孩子相当自觉,自学能力非常强,什么都不用操心,自己就能把课上学的东西学扎实,课后还能自我延伸。

2、如果不是上面这样的“学霸”,那么父母要拿出时间和耐心,认真地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3、如果上述两项都不满足,那么父母就必须付费购买更为昂贵的教育服务产品。

4、放羊。

第3种,是当前绝大多数鸡娃父母的选择,那么在未来,可能除了这群鸡娃的父母,像我这种本来根本不会去鸡娃的父母,也会更加前赴后继的投入到内卷的大潮中去了,只不过,这种惨烈是无声的。

因为中考就这仅此一次机会,难道我奋斗了这么久,是让孩子去上职高的?

你可能觉得,职高怎么了?

我非常负责任的说一句,职高垃圾比例之大,你简直难以想象。

你以为好的学校真的就是老师教出来的么?这是片面的,好学校之所以好,除了师资力量,更大因素是因为他们掐尖儿,母因子贵,是因为孩子好,所以学校好,而不是相反。

国外的富豪为什么去上常青藤,并不是说能学到什么,更多是个圈层,资源的互补,上了北大的,卖猪肉都有校友帮你融资。

而职高有什么,我们职高发展这么多年,成了差生集中营,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成风,老师大多也都是二三流大学毕业的,都是混,学生上课能不打架就要谢天谢地了。

这样的环境,你的孩子14、15岁叛逆期进去了,你想好好学习,谁特么让你学?教不出孩子也就算了,你别毁啊。

我们总开蓝翔技校的玩笑,可如果仅仅从工资提升角度去看问题,其实未来看,提升人力成本或许能逐步减轻人们对于职业技能的误解。

但人生很多东西,并不是拿金钱能衡量的,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世界,遇到的人,决定你这一生的格局,或许你只不过是国贸里一个很困窘的小白领,但至少你还有变革的机遇。

女孩子本来就成熟的早,如果早期因为家庭或者自己叛逆的原因难以形成好的学习习惯,错过了初中,那这一辈子,需要付出数倍不止的努力。这本身,对于家庭不好的孩子来说,是困难的。

按这趋势,不到十年,很多领域都会是机器操控的,那些你学的职业技能,很快就会变成“屠龙之技”,对比机器人,没有人会去花钱给你上五险一金还要请假发工资的。

到那个时候,是怎样的绝望?

所以,你别跟我说什么职高好,职高收入高,未来会更好,我走了这么多的路,看了这么多这个世界的无奈,不是来听人忽悠洗脑的。

绝大多数孩子起步时都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后来差距那么大?

教育淘汰机制最本质的机理,并不是淘汰孩子,而是淘汰那些对教育理解不透的家长。

这里面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顺其自然自生自灭的,另一种则是太过于重视,最后把孩子毁了的。

追求绝对公平以及素质教育之间,是个死结,是绝对不可能调节的死结。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就改变自己。

毕竟,我奋斗了那么久,又不是为了孩子去上职高的。

以上是一位好友的思考,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奋斗了这么久,不是为了让孩子上职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