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行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来源于网络
上 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刚走出校门的我工作还没着落。这年冬天,跟随同学老金去往山区推销一份报纸,供中小学生阅读的《作文周刊》报。

据了解,当时这份报纸的发行量还是相当可观,无论是办报的质量还是影响力,在同类报纸中均名列前茅,深受小读者喜爱。只是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学生而言,毫无经商头脑,只当成了一次社会实践体验。

从报社发行部负责人那里获悉,该报在平川县的发行量基本覆盖,但边远山区好多地方因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等诸多原因,推广成本太高,费力不讨好,业务人员望而却步,他们只把目标锁定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

老金跟发行部的负责人熟悉,为了鼓励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创业,也为了增大发行覆盖面,他赊给我们前期积压的部分报纸。销出去,回来结算;销不出去,把报纸拿回来就行。

好在这类报纸不是新闻类,没什么时效性,早点晚点,都是范文。学生只要需要,并不看重日期。

拿出地图,经过一番研究,决定第一站去黄河边上一个叫永和的小县。那是一个不足五万人,距离中心城市最远的典型山区县。道路崎岖,路途遥远,中间还要经过两个县域,这里应该就是发行盲区。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个县城里有老金的熟人老乡,我们不但有个可落脚地,还可以借用他们的自行车作交通工具。要知道,报纸这东西死沉死沉的,靠人力背不了多少。

事实证明,基本的社情了解还算靠谱,只是当时那里的实际状况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

一行三人登上发往永和的班车,出行不远,公共汽车就开始爬坡,钻进绵绵群山的吕梁山脉。一路的颠簸摇晃,满车人就开始东摇西晃地打盹。时值冬天,车窗外万木萧条,一片荒凉,除了山,就是沟,景色索然无味,没多一会,我们也进入昏睡模式。

不知摇晃了多久,乘务员喊:全体下车,休息半个小时。睁眼一看,这是到了半路的一个县城,应该是个中转站,有下车的,也有上车的。

我们仨下车放水归来,原地等待发车。本来时间很短,可就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还是节外生枝。

中转站熙熙攘攘,人还不少。耳听到有人在嚷嚷,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围了一堆人,不知道看什么西洋镜,爱凑热闹的老金也凑了过去。原来,有人在地上摆了象棋残局,围了一圈看热闹的。

摆擂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对面蹲着一个戴火车头帽子的年轻人。擂主不动声色,火车头看了一会问谁先走?擂主说红先黑后。火车头执起一枚红子将军,擂主应招化解。火车头还要走下一步时,擂主挡住发话了:想玩可以,先押五元,你赢了我输你五元,我赢了五元就归我。

火车头:“哦,还要给钱呀!我还以为就随便玩玩。”说罢回头望望众人又说:“这黑棋必输啊!怎么会赢?”众人默不作声,只是漠然地看着残局。

那个残局我初步看了一下,红棋只有步步不离将,才有胜的希望。我正琢磨,老金掏出五元放到地上,说他要试试,他要跟火车头对赌。擂主说:“你俩玩可以,都拿出五元,谁输了,再给我两元台费。”

老金执红棋,像火车头演示的那样,提子将军,火车头却没像擂主之前那样应对,他以别的招式化解。老金离车用底炮继续将军,却是把车拉回沉底。那里有人家的空心跑,这就等于送给人家一个炮架子。这一招乌龙走法让火车头和众人都愣了神。还没等我提醒,火车头反应了过来:“谁先吃老帅谁赢对吧!”他提起黑炮吃掉老金的帅。

老金急了:“我现在将你的军呢,你怎么能吃我的帅呢?”一圈人哈哈大笑。

七块钱输得让人肉疼,一分钱还没挣到,先白白扔了七块,车上我数落着老金:“不会下棋凑什么热闹,游戏规则都不懂,就敢打擂!”老金哈哈大笑,说只当交了个学费。

邻座的一位大叔讲:“你吧,就是犯了个低级错误,输得不冤。我早看穿了,那俩货就是一伙的,火车头拉黑牛。而且,那残局提前动了手脚,无论你执红还是执黑,都必输无疑。只是没想到你会送将,人家更省事了。退一步说,即便你能赢,一分钱你也带不走。出门在外,少凑热闹少惹事,江湖险恶!”

大叔后面的一句话才是重点,好在只是白扔了七块钱,人没事就好。

自此之后,只要看到有人在路边摆残局,或者用碗碟扣豆豆,我都躲得远远的。那七块钱也算是给我交了学费吧,如此想来也值。

到了永和县城,我们找到了老金的熟人单位,人挺好,帮我们安排了驻地休息。一夜无话,次日一早,我们推着借来的两辆自行车,带着报纸出发了。

出城南,沿着坑坑洼洼的沙石路,一路下坡,感觉还算轻松,可以骑行。心想回来可就辛苦了,那得一步一步推上坡。

一路颠簸,我们来到距离县城较近的罢骨乡。想象中,一个乡政府所在的村子应该不算太小,眼前的一幕让我们心里拔凉拔凉的,见识了什么叫穷山恶水。

这座村落好像挂在一面陡坡上。路旁一座不大的院落里,是几孔用铣好的石头圈的窑洞,简陋的大门柱上挂着乡党委和乡政府的牌子。无需打听,寻着孩子们的郎朗读书声,我们轻松找到山坳里的一所小学校,这就是罢骨乡中心小学。同样不大的院落里,两孔破败窑洞,一孔做教室,一孔供老师办公和生活用。

教室里正在上课,透过多处破洞的窗户纸,隐约可见一个个的小脑袋,还有走来走去的老师身影。

从未做过推销的我,想等下课后再打扰老师,老金却迫不及待敲敲门。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也许是常年都见不到几个陌生人,女老师很热情,问我们有什么事。说明来意后,女老师随手翻了翻我们带的报纸,连连点头,表示认可。她说孩子们确实太需要这些资料了。只是她表示,孩子们大都是外村的,身上不会带钱,只能等周末回家后,周一才能带钱来学校。

如此一说,我心又凉了。老金却说不要紧,让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下报纸,老师欣然答应。

第一所希望小学(网图)

昏暗的教室里,低矮的课桌,当然是那种老式破旧的长条桌。我看到每三个孩子挤用一张课桌,好多孩子的衣服上还摞着补丁,但听到老师介绍这份《作文周刊报》,依然眼睛里放出希冀的亮光。我能感受到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知识的渴望,孩子们无不举手表示想要。

老师人挺好,善解人意,而更多的,我感觉到是她对学生的爱心。她统计了人数后,慷慨解囊,替她的学生垫付了所有报纸的费用,让孩子们下次返校还给老师即可。

看着一群天真的孩子,望着和蔼可亲的老师,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是1991年的冬天,那会的孩子们看上去还不到十岁的样子。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他们也应该是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了,想必他们的孩子也要成家立业了吧。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过去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定然也是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校舍和师资也该有了极大的改善,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买不起几毛钱的报纸而焦虑。

彼时,希望工程方兴未艾,“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贫弱到富裕,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想到此,不由心生感慨,祖国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甩掉贫穷的帽子,祝山区人民一年更比一年富,幸福生活比蜜甜;愿山区的孩子们个个出息,深山里飞出金凤凰。


下 篇

离开罢骨乡,我们迅速赶往下一站,距离县城35公里的桑壁镇。确实不近,冬季天短,我们得尽快赶路。

据了解,那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人口多,也相对集中。由此看来,学校的规模应该不会太小,学生会很多吧。

自行车一路滑行至坡底,基本就是平缓的河槽地带,路也好走了很多。尽管路途遥远,一路骑行,说说笑笑,对三个大小伙子来说那都不是事。大约在下午的四点,我们抵近桑壁。远远望去,一处较为宽阔的地带,一个依山傍水村落出现在眼前。星罗棋布的院落,从平地到缓坡层层向上,很有立体感。直觉告诉我们,这个村子确实具有一定规模,应该还不错。

几个小时的奔波,已是饥肠辘辘,我们得先找个饭店果腹。

走进村庄,可能是冬天天冷的缘故,村道上空空落落,居然看不到行人,只有几个十多岁的少年在路旁追逐玩耍。看到有陌生人进村,孩子们围拢过来看热闹,我们正好打听村镇哪里有饭店。然后被告知,本村没有饭店,只有一处打火烧(烧饼)的。

饥饿难耐,顾不得许多,只要有吃的就行。顺着孩子们的指点,我们折返向村口走去。貌似来的时候也没留意那里有打饼子的呀!热心的孩子们领着我们找到地方,恍然大悟,原来这家店主为了节省投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他在路旁的土坡上,向内开凿了一间房大小的空间。挖去土方,顺势在顶上简易搭建了棚顶,小店就落成了。刚才行色匆匆,骑行擦肩而过而过,难怪没有留意到它的存在。

所谓的店面,三面土墙合围,一面以塑料布遮挡风寒,连门窗都没有。店主是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忙活,见有客人登门,招呼我们坐下,那里只有唯一的一张圆桌,桌上一堆杂物。我们仨面面相觑,彼此读懂了对方眼神中的疑惑,却没法再挑剔,这是唯一的饭店。

吃着烧饼,每人就着一碗开水,因为饥饿,居然吃了不少。进食间,与店家大婶有一句没一句闲聊。

从大婶口中得知,这地方太偏僻,很少有客商过往,生意冷清,所以村子里没人开饭店。她也只是在冬季农闲,开了这么个烧饼铺,挣一点是一点,挣个总比扔个强,大婶如是说。想想也是,既然没人消费,开饭店卖给谁啊!

自小生在山区,长在山区,不曾想,这里的山更高远,更偏僻,说是人迹罕至一点不为过。

遥想此地的先祖能迁到这里扎根繁衍生息,想必当初也是为了避难而为之吧!让人感叹古人的生命力之顽强。情非得已,才如草芥一般落地生根。否则,哪个愿意放弃喧闹的市井生活,远遁到此逍遥呢?

我的猜测并非毫无根据。上大学时,我的现代汉语老师姓冯,从他的介绍中得知,老师的籍贯就是这永和县,为此老师还介绍了他的祖上渊源。

这里地处黄河东岸,隔河相望就是陕北。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凭借一部鸿篇巨制《史记》,奠定了其在史学界的地位,被后人尊为史迁,太史公。《史记》作为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时期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位列“二十五史”之首。既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因而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天汉二年,西汉名将李陵因进攻匈奴而兵败被俘,触怒了汉武帝。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不料殃及自身,遭受宫刑。其后裔为免遭涂炭,四散逃亡。出逃前有约定,家族姓氏分为两支,“司”字加一竖改姓同,“马”字加两点,改姓冯,日后如有相遇,可认作同一族人。

根据这一版本推测,那么东渡黄河散落在永和及周边县的冯氏家族,极有可能可能就是司马迁的后代。冯老师的这一推测是否准确,有待于史学界进一步考证。

收回思绪,我们向大婶打听哪里有客栈可以安歇,被告知同样没有。但大婶讲,可以去坡上最高处的一户人家问问,那家窑洞较多,可以为路人提供临时住宿。

告别大婶,天渐昏黑,我们不敢怠慢,快速找到这户人家。确如大婶所言,这家院子不小,一排建了五六孔窑洞。户主也挺好说话,言明条件有限,只要不嫌弃,可以凑合过夜。

把我们安顿到其中的一孔窑洞,那里有土炕,可以生火取暖。山里缺燃煤,但有取之不尽的柴火秸秆。睡前烧一会,赶紧钻被窝。火炕上并排放了六七套被褥,每一套都是被子和褥重叠打成卷,睡觉时敞开就是。这倒不稀罕,从小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山里人大都如此。

稀罕的是屋里居然还有另外三个外地人,他们熬了点稀粥,正在吃晚饭。闲聊中得知,三位是一家人,老两口和他们的一个儿子。他们从安徽逃难而来,恰逢那年安徽遭了水灾。当问及为何逃到如此偏僻荒凉之地时,小伙子的回答把我们逗乐了。他们听说这里地处黄河岸边,红枣特别多,本想做点红枣生意度日,结果是连个枣屁股都没见到。

原来是冲着红枣来的,只是没找对地方而已。永和的红枣还是远近闻名的,个大肉厚且甜。

一夜无话,次日给房东结算住宿费,很实惠,每人五毛钱。这又让我想起老金霍霍的那七块钱,太败家了!

去往村中找到学校,果然学校的规模大了很多。却是百密一疏,走时没看日历,今天是周日,学校放假,校门铁将军把门,而老师们都分散在外村。时间太久远,记不清当时是怎么考虑的,也没下功夫去找老师,或许是被眼前恶劣的生活环境吓到,于是当日返回县城。

剩下的报纸,老金好像是留给了他老乡帮忙处理。兜里盘缠告罄,不敢久留,我们选择当日急匆匆返程。

归途的同一车上,偶遇老金胞兄的同学,我们称张哥。相互询问来此贵干,不约而同哈哈大笑。原来大家的目的都一样,都是来跑生意的。张哥努努嘴,身旁有几个大包裹,那里面装的全是皮草。原想这边冬季气候寒冷,想倒腾些皮草生意,来之后才发现山里人生活清苦,哪里买得起皮草。折腾两天无果,只好打道回府。

张哥在体制内上班,工资收入有限,也是穷则思变吧。爱折腾,闲不住的张哥不甘寂寞,彼时正准备下海经商。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从早期的一个计算机培训机构,最终做成了一所颇具规模的科技学院。

早期的这段青涩而失败的从商经历,是我人生中不起眼的一段过往。因为是败笔,年轻时出于怕丢人的心理,多年不愿提及。如果不是因为前些日子,听老金其兄聊到张哥三十年来的创业史与奋斗史,我近乎要忘记,从而勾起我对往事的一段碎片回忆。

岁月催人老,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同行的四人,各自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颇为感慨。

当年,记得比我们大几岁的张哥曾经给我们传授生意经,那些皮草是从俄罗斯边贸市场淘回来的,价格很便宜,建议我们也加入他的生意。那时,只要瞄准市场,机会一抓一大把。

在体制内上班,感觉了无生趣的张哥想摆脱约束,商海冲浪。而我们刚步入社会,缺乏安全感,更多地关注于求稳,急切想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最终,多年后所在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折戟沉沙,被淘汰出局。人到中年,被迫做点小生意,或者打工,毫无章法,更无远见,也是无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起当年张哥的一段话语,到如今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结局,这大概就是人与人的性格、经历、格局不同所致吧。

张哥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于其果敢的魄力,与审时度势,认准方向,斩断后路的睿智与勇气。在时代的每一个节点上,顺应了潮流,当变则变,当转则转,当退则退,当进则进。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从业经验的同时,最终走向人生的辉煌。

遥远的大河之行,时隔三十余载,岁月沧桑,恍如隔世。今日方有感悟, 努力固然重要,努力的方向更重要。

平生遗憾没有贵人帮衬,更无高人指点迷津。以致于想挖一口井,却东一犁,西一耙,挖了无数的坑,半生蹉跎。以今日观之,不是没有高人,而是缺乏听懂仙音的能力与修为。能力不济,自然无遗憾可言。

反躬自问,假如人生可以重来,我能否从善如流,抓住机遇的尾巴?回答很不确定。

我们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修为,但冥冥中命运似乎早有安排。每个人的性格与命运不同,人生轨迹自然相异。邯郸学步,亦步亦趋,适得其反,到头来迷失自我,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从善如流,当择其善者而从之。意在学其精华,为我所用,善莫大焉!

曾文正公有十六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意指凡事要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既不过度担忧还未发生的事;还要不受外界干扰,做好手头的事;更无需留恋和纠结于毫无意义,追悔莫及的过往。这十六字箴言,想来也是曾老夫子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中,结合其自身的感悟引申出的人生感悟吧。

我不是你,你不是他,我们只能属于独特的自己。

努力做好自己,珍惜当下,不任光阴虚度,认真过好每一天;

拿得起,放得下,“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能做到这两点,此生无憾。做到不易,已然悟到,理当作为毕生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河行)